2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94340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6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一、导入语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一、导入语,导入的作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理想的导入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创造的结晶。它好比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愤悱状态。,导入的作用

2、与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复习相关知识,引向新的学习内容 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实习生的导入案例我的信念,案例1: 通过提问“同学们长大后有没有谁想当科学家的?”“想不想像杨利伟一样遨游太空?”“想不想自己做一只长江七号?”引出“那么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必须经历种种困难,你们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玛丽居里的

3、我的信念。” 案例2: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三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航天英雄杨利伟把中国人千年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2005年10月,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的家神舟六号飞船生活了五天;2008年9月,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飞天。你们知道这当中凝聚了多少科学家的心血吗?你们知道这当中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吗?” 等待学生回答。 师:“我们都知道想要实现飞天梦想必然要经历种种困难,你们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 学生踊跃回答。 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看看她的信念又是什么?”,实习生的导入案例我的信念,案例3:

4、投影显示: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罗曼罗兰 师:“同学们,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一句话: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那么你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坚定的信念呢?” 学生踊跃回答。 师:“那么你们想知道一个成功的人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念吗?一位成功的科学家又需要什么样的信念吗?” 生:“想!” 师:“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导入的方法,直接导入 直观导入 趣味 导入 实验导入 问题导入 情境导入,温故导入 悬念导入 经验导入 观念冲突导入 练习尝试导入法,1.直接导入 定义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通过

5、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 这种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定向,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总的概念和基本轮廓它能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和质量,适合条理性强的教学内容案例 今天,我们学习茶花赋,作者杨朔。这篇文章发表于1961年。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个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有的同学就问,祖国这么大,怎么表达?对于这样一个主题,怎样才能表达得具体形象,写出新意呢?,又如:对数概念的导入 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一开始他提出今天本节课的课题是“对数”,接着说:“对数的发明人纳皮尔讲:我要尽可能来免除计算的困难和繁重,许多人被讨厌的计算吓得不敢学

6、数学了法国的拉普拉斯说得好:对数可以把几个月的计算减少到几天完成,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一倍同学们学习对数有这么大好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并牢固掌握它吧! ”评价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直接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但这种导入把握不好,容易平铺直叙,流于平淡,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还可能造成“导而不入”的情况,效果不尽人意。,2.直观导入 定义指教师通过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媒体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行演示的一种导入方法。案例讲授生理卫生课中骨的构造时,先发给学生已经锯开的长骨(棒骨)让学生观察。教师一边提示学生观察

7、的重点:“大家观察时注意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骨端和骨中部的结构是否一样?长骨骨质的外面有什么样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的部位如何?骨腔中有些什么物质。” 利用了直观演示、联系、对比等多种方法。 评价直观导入具有生动形象、具体感性的特点,它在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想像、培养学生观察力、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的同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提问或叙述,以指明学生的思考方向。,3.趣味导入 定义指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爱听故事、爱听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

8、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情境引出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案例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用手抓飞行中子弹的事吗? 同学们神色惊讶,表示不可思议:子弹飞得那么快,能用手抓住吗?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感觉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课题“运动和静止”就要探讨这个问题。 评价采用故事导入时,教师要注意导入的效果不仅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有关,还与讲故事的方式有关。,3.趣味导入,案例:解任意三角形的导入 一位教师如此开场白:“我的法力无边,能不过河而测河宽,不爬山而知

9、山高,不接近敌阵地而知晓敌我之间的距离”学生被这些话深深地吸引,教师接着说:“我的法是数学方法,我的宝是正弦定理”,同学大笑 评价:这样顺势导入新课,妙趣横生,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再如用这样的趣味问题“两父子的两父子,三个馒头吃整个,为什么?”导入集合交并计算的概念,4.实验导入 定义指教师通过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案例教师用小刀切下一小颗钠,问:“这表明钠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然后让同学们观察钠的颜色,问:“钠的颜色如何?是否具有金属光泽?”再将一小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产生燃烧,迅速熔成小球,直

10、至最后消失,问:“钠的比重如何?燃烧说明钠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向反应后的溶液滴入几点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问:“这说明生成了什么性质的物质?” “这就是我们本堂课的学习内容: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希望通过学习,大家都能掌握钠的性质,知晓上述问题的答案。” 评价实验导入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4.实验导入,案例:等比数列前项和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入一场景就业面试场景:老板与大学生对话老板:在一个月内(按30天计算)每天

11、给你十万元钱,但在这个月内你必须第1天给我回扣1分钱 ,第2天给我回扣2分钱, 第3天给我回扣4分钱,即每一天给我回扣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那么同学们这份合同能签吗?并说出理由评价:利用多媒体演示现实生活中就业面试场景,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这道数学问题,从而导入本课题来解决这个问题,5.问题导入 定义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疑问,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事物的直接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问;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从侧面提问设置悬疑;可

12、以由直接问句形式来呈现,也可以由“谜语”等形式来呈现。 案例1 : 教师:同学们,咱们班最近参加了拔河比赛,你们说,拔河,从拉绳来看,蠃方一端的拉力大,还是输方一端的拉力大? 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赢方一端的拉力大! 教师:不对!拉绳上两端的拉力一样大! 学生:为什么?为什么?同学们睁大眼睛惊奇地问道。 教师:因为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一定律。 评: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使学生暂时处于一种“愤、悱”状态,并且要以疑激思,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案例2: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在教学岳阳楼记时设计的导语: “范仲淹的岳阳楼

13、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多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宋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评:这样设疑导人,以疑促读,既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的认规律,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阅的热情。,5.问题导入,案例3:对数概念的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我国政府在1980年提出要使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翻两番, 因此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增长率是怎样算出来的吗?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本节课我就来和大家共同讨论这个问题评:通过这样实例导入很容易牵动学生思维,在他

14、们不会解又急于解决的心理之间制造一种悬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6.情境导入 定义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或者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案例黑板正中挂着周总理的遗像,上面披着黑纱,下面配一朵白花,两边挂满了 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们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图片。教师一改往日的着装,身穿白衬衫、黑色西服。录音机里播放着低沉、凝重的背景音乐。教师双眼噙满泪水,用震颤并且略带沙哑的声音说:“1976年1月8日,是亿万人民

15、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一位伟人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东方天空中一颗巨星陨落了。噩耗传遍全国。神州悲歌恸地。1月11日,人民群众涌向天安门,涌上十里长街。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这感人场面;灵车缓缓驰过,十里长街泪水洒,亿万颗心紧相随。人们声声呼唤:总理阿,请你留下!”此情此景使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十里长街,个个悲痛万分,潸然泪下,唤起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和无尽思念。 评价情境导入以“情”为纽带,给学生以情感的体验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此外,情境导入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素养。,6.情境导入,案例: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教“统计初步”时,设计以下导入语: 孙老师为了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取一人参加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跳10次,成绩如下表: 甲:5.7 5.8 5.6 5.8 5.6 5.5 5.9 6.0 5.7 5.4 乙:5.9 5.5 5.7 5.8 5.7 5.6 5.8 5.6 5.7 5.7 怎样比较两人的成绩高低,选谁参加比赛?孙老师经过科学的数据处理,选出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是怎样计算的呢? 评价:这样的导入使学生思维活跃,对探求新知识兴趣昂然,让师生很顺利地完成此节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