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高三年级文综历史学科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84965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台区高三年级文综历史学科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台区高三年级文综历史学科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台区高三年级文综历史学科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台区高三年级文综历史学科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台区高三年级文综历史学科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台区高三年级文综历史学科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台区高三年级文综历史学科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台区高三年级文综历史学科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学校:卧龙寺中学命题人:范宏刚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 48 分)1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秦朝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B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D清朝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2学者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 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

2、关系最直接?A赋役制度的变化B以孝道治天下C郡县制度的发展D皇帝制度的形成3老师介绍右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其中说法较为正确的是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4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将A交唐太宗定夺B交兵部出兵攻击C交门下省审议D交内阁裁定处理5钱币蕴涵着丰富的

3、历史信息,以下钱币, 能反映从分裂到统一的时代变迁特征的是A秦半两 B唐开元通宝 C清乾隆通宝 D民国银元6 1922 年 4 月, “直奉战起,且延数周之久,津浦、平汉两路,交通断绝”。1924 年江浙战争爆发时,所有车辆,多被军队扣用,沿路货物,堆积如山,甚至完全腐烂”。 1925年, “某巨商要从山东运一批小麦到上海,车辆被军人扣用,无法输运,乃出运动费11 万元,该商始得以装车。货未销出,已先受重大之损失矣”。上述材料表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是军阀混战阻碍了商品流通内战频繁加重了巨商的负担中国国内市场被严重分裂国内货币与度量衡不统一AB C D7标语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

4、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砸烂公检法”“发展才是硬道理”“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 B C D8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倡导“求同存异” ,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了国际先例“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ABCD9 1789 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 ; 19

5、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废除“大人”、 “老爷”等称呼, 出现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法国和中国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法国和中国的启蒙思想都得到广泛传播C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D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充分发展10 2008 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 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 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 世纪末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海盗” ,他们的支持者是A英国B葡萄牙C荷兰D西班牙11 2010 年开始动工 , 每公里造价平均约3500 万元的

6、西宝客运专线,是一条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铁路。可向其提供所需资金贷款的是A世界银行B世界贸易组织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2达芬奇的著名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自诞生以来,以她无与伦比的美丽,令无数人为之倾倒。请你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她的独特魅力应该在A理性在艺术造型中的体现 B人体在艺术造型中的美化C人性在艺术造型中的觉醒 D艺术开始由世俗走向神坛二、非选择题(13 题必做 37 分, ,14 题 15 题学生选做一题,15 分,共 52 分)13 (37 分)关税自主权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对国家和国际社会有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3 年前后中国

7、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货物单位1843 年前的旧税率(% )1843 年新税率( %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的百分数(% )棉花担2419 556 7702 棉纱担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匹2993 695 7578 二等白洋布匹3253 695 7864 本色洋布匹2074 556 7319 斜纹布匹1492 556 6273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的英国对华贸易年份1840 年1842 年1845 年1850 年1851 年输华商品总值524 969 239 140 216 (单位:万英镑。表中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额)上述材料依据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及胡华中国革命史讲义材料三1

8、928 年起,国民党政府先后和美国、德国、挪威、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丹麦、荷兰、葡萄牙、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波兰、希腊、捷克和日本等国,签订条约或协定,规定对“现行条约内所有限制中国任意订定关税税则权之各条款,一律取消,适用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 但是,由于 , 谈不上真正的关税自主。直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海关行政权和关税自主权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新华网材料四 1930 1932 年,由美国开始,各国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态度,以关税的形式强化了经济的民族主义,致使那次危机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和空前的破坏性。在危机爆发后, 为了及早摆脱困境,各国纷纷出台五花八门

9、的自保措施,力图将灾难转嫁他国 ,韩毅:美国 30 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材料五一九九四年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八条附加第一款规定:各成员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进行谈判,以大幅度降低关税和进出口其他费用的一般水平,特别是降低那些使少量进口都受阻碍的高关税”。中国“入世”的首要义务就是要逐步将中国关税加权平均水平降到关贸总协定要求的发展中国家水平,并将最高关税一般地约束在百分之十五以下, 此外,中国还承诺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取消被禁止的出口补贴。新华网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43 年前后中国关税税率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 8 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税税率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重

10、大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为什么要收回关税自主权?(4 分) 材料中“谈不上真正的关税自主”的原因是什么?( 2 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及原因,( 8 分)据此分析这一时期国际贸易政策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2 分)(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为什么承诺降低关税?(2 分)这是否破坏了我国的关税自主权?(1 分)你认为降低关税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4分)14 【选修 l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

11、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梭伦传( 摘自希腊罗马名人传) 材料二 (王安石 ) 于是上万言书, 以为: “自古治世 , 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12、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 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一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宋史卷三百二十七材料三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

13、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文书第五卷请同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梭伦“挺身而出”后是如何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的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6分)(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争夺利益的措施 ? ( 3分)( 3)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的经济政策体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分)( 4)你从三次改革的成效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15 【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情景一: 康熙帝与中西文化1674 年,康熙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

14、,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 350 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为嘉奖南怀仁,康熙封他工部侍郎。但是据史料记载,康熙帝的统治政策中也有推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重新提倡八股文,允许妇女缠足等内容情景二: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滇平中秋日闻海上捷音瀚海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未襟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

15、屋重,辛苦事亲征。观察以上两个情景,回答以下问题:( 1)情景一所列举的史实是要说明什么观点?对此,你有何看法?(6 分 ) ( 2)参照情景一,请为情景二拟定一个主题。(2 分) ( 3)根据这些诗词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三首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3 分) ( 4)通过以上两个情景,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角度,评价康熙帝的贡献。(4 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D 4C 5A 6D 7C 8D 9A 10B 11A 12C 二、非选择题13(1) 特点 :1843 年前关税税率比较高,1843 年后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4 分) 原因 :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或中英协定关税); 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4 分) 影响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大批手工业者、 农民破产 ; 外国商品特别是英国商品大量倾销到中国; 使中国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 , 发展缓慢 ; 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沦为外国商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6 分) (2) 收回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