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63779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1.公民的政治权利,(二)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是什么),(2)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课堂学习:你来说,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课堂学习:关注政治生活-你来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的权利),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含义

2、:,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请从该宪法规定概括出行使选举权利的资格。,可见,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人人都享有的。(既有广泛性,又有条件性),条件: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资格: 首先是我国公民(国籍条件); 必须是年满18周岁(年龄条件); 依照法律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政治条件); 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能力条件)。,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课堂学习:你来说,(4)政治自由(依

3、照法律规定进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A.内容:B.意义:C.保障:D.要求:,通过语言表达意思,以出版物形式表达,法定程序、持续性,聚集在一定场所,列队行进表达,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4)政治自由,A.内容: B.意义:C.保障:D.要求:,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政治自由,A.内容: B.意义:C.保障:D.要求:,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

4、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公民应在法律的范围行使民主自由。,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享受着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封建社会,国民党统治时期,焚书坑儒,文字狱,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严格限制,广泛真实,更加充分,我国公民将更充分地享有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自由权,昨天 今天 明天,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监督权,课堂学习:你来说,犯罪举报中心,(5)监督权,A.含义:B.内容:C.要求: D.意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谁监督,监督谁)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

5、权、控告权(怎么监督)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你知道吗?,为了保护检举人,我国刑法第138条规定:“严禁用任何方法、手段诬告陷害干部、群众。”对检举人打击报复的要严加惩处。,孪生兄弟,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东山岛军事演习,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底线:1.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2.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3.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图片说明我国公

6、民履行了什么义务?,B.遵守宪法和法律,重要性,全国普法日:12月4日,普法进入课堂,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重要性,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三)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怎么样),中纪委报告显示,从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861917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46150人。在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中,县(处)级干部28996人,厅(局)级干部2422人,省(部)级

7、干部98人。特别是查处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等一批腐败分子。,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政治学道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地位,(2)内容,A.公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一律平等; B.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3)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则? A.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而不是立法平等; B.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 C.反对一切特权; D.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理论上平等,现实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a. b. c.,某市级领导在人大换届选举中涉嫌贿选被依法逮

8、捕,在法庭上,他辩护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合法权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又是市级干部,应该从轻处罚”。,市民王某因房屋拆迁久未安置,房价又节节攀升,一直只能租房居住。为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王某在公共场合设置路障,并用高音喇叭向路人播讲个人遭遇,以期引起政府重视。,周某的辩护是否合理?王某的做法是否可取?他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违反了什么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A.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

9、体; C.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如何坚持: 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注意:(1)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2)权利与义务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你认为这两个观点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这两个观点不同。 (2)观点一揭示出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关系,即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确保权利的实现。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3)观点二是错误的。权利即公

10、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义务是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二者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在法律上是相对应的,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在生活中是完全对等的。,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中国冠军跳水运动员田亮和郭晶晶为我国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赛场上获得了很多荣誉。在雅典奥运会后,有商人看到了商机,力邀他们两人签约娱乐公司,出唱片,拍电影。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国家体育总局禁止运动员在役期间签约娱乐公司。郭晶晶服从规定按时回到了国家队参加训练;但田亮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参加商业活动,拒绝回国家队参加训练。国家跳水队在警告无效后,宣布开除田亮出国家跳水队。,田亮为什

11、么被开除出国家跳水队?,大郅的检讨,大郅回归,“一个曾经的莽撞少年已经变成了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大郅回来了,大郅不会令你们失望,看我的实际行动吧!”王治郅在自己的公开道歉信中这样结尾。,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三者利益关系: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把三种利益结合起来。 (2)如何坚持: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权利,义务,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含义 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包括哪些) 政治 自由,主体,内容,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含义 地位,参与政治生活,本课小结,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