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八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754032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3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级八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4级八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4级八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4级八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4级八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级八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级八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级八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点评,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答案】D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易读错的字音的辨析能力。辨析句子中的字音是否正确,同学们在平时的积累中切忌“认字认一边(半)”,还要注意同音相混、语音语调等现象。A项“靥”应读“y”;B项“簇”应读“c”;C项“酵”应读“jio”。学生平时应多注意对重点字音的朗读训练。,2.【答案】A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识记教材所涉及的常用汉字字形的能力。辨析词语中的字形是否正确,同学们应在平时的积累中注意同音相混、形似相混、语义不明而混、自造简化

2、字等现象。B项中“暗然失色”的“暗”应为“黯”;C项中“篷蒿”的“篷”应为“蓬”;D项中“妒嫉”的“嫉”应为“忌”。,3.【答案】C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尴尬的意思是神色、态度不自然。 4.【答案】D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D项的“以泪洗面”的意思是形容极度忧伤悲痛,终日流泪,与语境不符,应用成语“潸然泪下”,5.【答案】B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中的语序不当。应为“这次选举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争夺最激

3、烈和竞选费用最高的一次选举” 6.【答案】示例:世界上没有两条相同的路,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生。 【解析】本题考查仿句能力。仿句与原句内容相近、结构相同、修辞相同,语句通顺即可。,7.【答案】(1)莫言出席诺贝尔奖新闻发布会,称将继续努力写作。(3分) (2)示例:家庭教育(父母的正面引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成功离不开生活的体验。应向大师学习,甚至模仿大师,但不能拘泥满足于大师,而应在学习模仿之后创新“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3分) (3)主要信息:欧美发达国家诺贝尔科学奖获得人数远远超过亚洲(中日)国家;或者:美日欧获诺奖人数远远超过中国;或:美国获诺奖人数第一,中国排名靠后。(2分)

4、 我的看法:围绕“努力”、“奋起直追”等来谈,言之成理即可。(2分),【解析】(1)小题考查从新闻中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应抓住人物(“莫言”)、事件(“出席诺贝尔奖新闻发布会”及“继续努力”)来概括,并注意语言简洁。(2)小题理解感受的能力,“材料一”体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材料二”体现了生活体验的作用,“材料三”体现的是学习与创新的关系,只要抓住这几点来谈启示即可。(3)小题考查解答图表数据的能力,要先对图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大方向;其次要重视数据的变化,将不同数据进行比较,将数据与文字结合起来比较,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8、略,9、

5、(1)通“嘱”,嘱咐,嘱托;(2)景象,景观; (3)国都;(4)没有。 10.(1)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2)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11、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12、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补充,1、“先天下之忧而

6、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2、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三、现代文阅读(40分),13.【答案】以清新优美的景物描写,烘托出党的富民政策后青草湖农民的自在、喜悦,侧面表现了青草湖今天的美好生活。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从文中浓墨重彩的描写不难看出极富

7、有情感色彩,结合青草湖农民过去苦苦挣扎的生活困境和现在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难看出青草湖的可喜变化和农民的内心世界。,14.【答案】(1)用了一连串精彩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放鸭姑娘的朴实美丽。(2)细节描写,揭示出放鸭姑娘的羞涩和难为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的理解和品析能力。这个比喻,既写形象又写声音,很容易看出是在表现农家姑娘的朴实美丽;描写很细微,是细节刻画,结合人物的内心不难看出放鸭姑娘的羞涩和难为情。,15.【答案】写那个好吃懒做、济公肥私的主任,是为了在对比中烘托出李老壮的勤劳、老实、本分、憨直的性格,表现青草湖农民的痛苦挣扎。第一次,是队里将自己辛辛苦苦养的鸭子没收了,李

8、老壮偷鸭,是为了拿回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能算偷;第二次,是在鸭群被暴风雨冲散后,鸭群没有了主人后才赶进自己的鸭群的,只有单纯的羡慕,没有据为己有的意思,也不能算偷。两次偷鸭,折射出一个农民对劳动成果的特殊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对比的作用和特定背景下人物行动的具体分析能力。写好吃懒做的主任,勤劳本分的李老壮,明显有对比的作用,并以此来表现特定背景下青草湖农民的苦苦挣扎。两次偷鸭,结合具体情境,人物的基本性格来分析,不难看出,这样写是在表现一个农民对鸭子的特殊感情。,16.【答案】可能是为了和苇林发展关系,借此了解家庭情况;也可能是为了学到更多的养鸭致富经验。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故事

9、情节的猜想能力。只要合情合理即可。,17.【答案】李老壮:饱经沧桑,勤劳本分,老实正直,憨厚善良,是传统的勤劳致富的农民代表。放鸭姑娘:热情开朗,朴实美丽,有魄力,有心计,重视科技,是新型的科技致富的农民代表。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结合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和具体行动,不难看出两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农民,一个保守,一个新潮。李老壮更多的是勤劳本分,老实正直,憨厚善良。而着墨不多的白描中,放鸭姑娘却留给人热情开朗,朴实美丽,有魄力,有心计,善于重视科技的特点。,18.【答案】君子应该做到理直不气壮。作者先讲“理直气壮”的危害,批驳了传统的“理直气壮”,而后顺势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10、。像这样一反传统的观点,采用先破后立,很有说服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把握和论证方式的分析。从标题和第段总结词“所以”后面,可以迅速找到全文论点。后一问,结合第段的具体内容,稍加分析,不难看出采用了先破后立的方式引出论点。,19.【答案】东吴丞相顾雍平和对待当年陷害自己的奸臣的事例,周作人和气对待蒙骗自己的雇工的事例;两个事例的共性是,得理饶人,理直并不气壮,都是正面事例。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用人物加上事件的归纳格式,不难轻松理出答案。分析论据,只要从论点和论据的性质来分析,不难看出共性所在。,20.【答案】事例论证,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

11、,事实胜于雄辩,用准确的事例论证论点,使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判断能力。第(2)(4)段都是已有的事实,属于明显的举例论证。作用是增强论证的说服力。,21.【答案】补充事例,如有的老师、家长在育人上的得理不饶人,穷追猛打,不是本着治病救人的胸怀。从上下文内容的连贯性上看,放到文中第段之间比较合适,因为第段末句论证了小人常常以势压人,而第段却从正面去举例论证了君子以理服人,两段内容上有脱节,应该先列举反面事例,再叙述周作人的正面事例。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补充和内容的连贯性的把握。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不难看出,要先反面举例,再正面举例,结构才紧

12、凑,论证才有力。,22.【答案】“理直不气壮”好,因为理直气壮未必在“理”字上下功夫,而是以气势压人、在气势上不饶人,是对人的打压,不是明是非、辨善恶,让对方心服口服,进而改正错误。君子理直不气壮,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化解纷争的至高境界。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深入理解,可以结合文中阐释“理直不气壮”的现实意义的句子摘要作答,也可以结合文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合适的答案来,言之有理,言之扣文即可。,请以“坚守,只为 (等待花开、梦想成真、桃李芬芳、一段友谊等)”为题,,【思路点拨】这是道半命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相对要灵活些,只限定了一个相对的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

13、意、结构的自由空间留给了考生。因此考生可写的内容更多,切入的角度也更多。但应该选用自己深思过的,有深厚体悟的,同时又熟悉相关素材的来写,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要关注横线上所选词语的内涵,注意“坚守”与所选词语二者之间的联系,引向真实具体的生活情景,叙写成一个有关坚守的故事来,可以是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他人的故事,重点要放在写如何坚守的过程上来,才能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貌。,请以“请留下一片芳香”为题作文,600字左右,要有真情实感。,【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引文是我们思考的突破口,抓住它,思考这个世界上所缺少的不是物质是精神,人类的精神花园正面临着一场危机。面对他人,他物,我们往往缺乏一份必要的关注,温暖的目光,热情的双手,善良慷慨的心肠。引言中的“春暖花开,芳香四溢”和题目“请留下一片芳香”富含有内涵,具有引申和象征意义,结合生活思考,此题意在引领人们要抛却私心,关注他人他物,给世界一份温暖,一份关爱。据此不难找到相关的素材。以此为基点可以写成感悟类散文,也可以写记叙文,写出我们的独到体验或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