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规律自然运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54028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规律自然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运动规律自然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运动规律自然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运动规律自然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运动规律自然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规律自然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规律自然运动(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 动 规 律,-苗腾辉,第四章 自然现象运动规律,第一节 风,空气流动形成风,风是无形的气流。 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来讲,我们是无法辨认风的形态的,虽然在动画片中,我们可以画一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流线,来表现运动速度比较快的风。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通过被风吹动的各种物体的运动来表现风的。因此,我们研究风的运动规律和表现风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研究被风吹动着的各种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具体的表现方法。,图4-1 树叶、羽毛随风扬起选自迪斯尼影片狮子王,一、风的形成,二、动画片中风的表现自然形态的风,大体上有表现四种表现方法。(一)运动线表现法凡是比较轻薄的物体,例如树叶、纸张、羽毛

2、等,当它们被风吹离了原来的位置,在空中飘荡时,可以用物体的运动线来表现。在设计这类物体的运动线及运动进度时,应考虑到风力强弱的变化,物体与运动方向之间角度的变化,迎角时上升,反之则下降;物体与地面之间角度的变化,接近平行时下降速度慢,接近垂直时下降速度快。由于这些因素,使得物体在空中飘荡时的动作姿态、运动方向以及速度都不断地发生变化(如图42)。,图4-2 被风吹起的纸,(二)曲线运动表现法凡是一端固定在一定位置上的轻薄物体(如系在身上的绸带、套在旗杆上的彩旗等),被风吹起而迎风飘扬时,可以通过这些物体的曲线运动表现风(图4-3)。,图4-3 风吹起窗帘,图例解析: 这一组动作表现了风吹动窗帘

3、形成的曲线运动。通过固定在窗户一端的窗帘的运动表现风的存在。在制作过程中,要先算出整个动作的时间,再画出物体转折时的关键动作,然后按加减速的变化确定每张原画之间加几 张动画,形成最终的动作节奏。可做多次循环,使窗帘的飘动更加自然、丰富。,(三)流线表现法对于那些旋风、龙卷风以及风力较强、风速较快的风,仅仅通过被风冲击的物体的运动来间接表现是不够的,一般都要用流线来直接表现风的运动。运用流线表现风,可以用铅笔或彩色铅笔按照气流运动的方向、速度,把代表风的动势流线在动画纸上一张张地画出来。有时根据剧情的需要,还可在流线中画出被风卷起的沙石、纸、树叶或是雪花等,随着气流运动,以加强风的气势,造成飞沙

4、走石的效果(图44)。,图4-4 龙卷风,(四)拟人化表现根据动画影片剧情和艺术风格的需要,有时会把风直接夸张成拟人化艺术形象,在设计时既考虑风的运动规律,又相对灵活,不受其影响,充分发挥夸张和想象力(图4-6)。,图4-6 拟人风的运动形态,三、动画片中风的绘制当我们根据剧情及上述因素设计好运动路线,并计算出这组动作的时间后,可以先画出物体在转折点时的动作姿态作为原画,然后按加减速度的变化,确定每张原画之间需加多少张动画以及每张动画之间的距离。加完动画后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现出物体随风飘荡的运动效果了。,第二节 云、雾,天空的云有高有低,高的有一万多米,低的只有几十米,有时与地面上的雾连成一片

5、。其实,云和雾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它们所在的高度不同。地面上的雾升高后,我们就不称它为雾,称为云。 云是由悬浮于空中的水汽凝结成的小水滴和冰晶,或由两者混合构成。因大气产生凝结的条件不同,形成的云在高度和外形上也不同。云的运动可以显示气流的方向和速度,而云状的演变也表明大气结构情况和天气的变化。动画片中的云多数是在背景中使用,如晴天的云、阴雨天云、早霞和晚霞等。,一、云,(一)云的运动特点云在运动中除总体移动外,本身也瞬息万变的。由于空气的对流运动以及云体内部的运动,使得云的形状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发展扩大,有的缩小消失;有的互相分离,有的互相结合。一般来说,云的运动速度是不一样的。乌云翻滚、风

6、卷残云,其运动速度比较快;比较轻盈的云,其运动速度比较慢。比如慢慢漂移的浮云,速度慢慢地移动,更增加了一种祥和的气氛、一种愉快的心情。在多数动画片中,都是把云画在背景上,除了随着背景移动外,不去表现云体本身的运动,但在有些动画片中,也会直接描绘云体本身的运动,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有时是将云作为拟人化的角色。这里讲的主要是作为自然形态的云体的运动。云的形态可以随意变化,但必须运用曲线的运动规律,动作柔和、缓慢。,(二)云的造型特点动画片中云的造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写实型,另一类是装饰型。写实型可以描线、上色,也可以直接用喷笔将颜色喷在赛璐珞片上(图4-7、4-8)。,图4-7 写实型云的游移

7、,图4-8 云朵的运动,表现装饰型云的运动可以先画原画,再加动画;也可以画好设计稿以后,一张张地顺序画下去。云的形状要不停地变化,否则容易呆板,但动作必须柔和,速度必须缓慢(图4-9)。,图4-9 装饰型的云,画云时线条要圆顺,动作要柔软缓慢。云层要清楚,阴雨天的云浓密灰暗,并随着气候、季节和早晚的不同而变异。另外,传统的动画制作云或雾时,是可以用喷笔在化学板上喷成云块;拍摄时,固定在移动轨道上,逐格缓缓移动,产生缓缓移动的效果。雾不能喷得太厚,并且要有变化,有些地方可喷得稍厚一些,有些地方喷得薄一些,否则不能造成动的效果。现在的电脑软件制作可以很好地模拟真实的云的 效果。,(三)云的制作特点

8、,雾的3个形成条件分别是:冷却、加湿、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雾通常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在城市中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雾,而这种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二、雾,表现雾一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把雾处理成带状,用透明颜色涂在赛璐珞片上;另一种办法是用喷笔将白色直接喷在一块长玻璃或长赛璐珞片上。,第三节 雷电,打雷闪电,往往发生在空气对流极其旺盛的雷雨季节。雷雨云是带电的,一边带有正电,一边带有负电。当带电的云层正负电荷之间,或是云层与云外物体的正负电荷之间的电磁

9、场差大到一定程度时,正负电就会互相吸引,产生火花放电现象。火花放电时产生的强烈闪光,叫闪电。放电时温度很高,使空气突然膨胀,水滴气化,发出巨大的响声,就是打雷。闪电的光带有比较垂直的和比较平斜的。地方性的雷雨云,一般是垂直发展的,闪电的光带自上而下,叫“直雷”;地区性的雷雨云,往往有个平斜面,因此,闪电的光带比较平斜,叫“横雷”。,一、雷电的形成,闪电的速度很快,由一个“先导闪击”开始,紧跟着是“主闪击”,接着主闪击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的放电,数目可达20个以上。由于整个放电过程一般只有半秒左右,所以肉眼无法区别,只能感到一系列明显的闪烁。相比之下,雷声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有时甚至可达1分钟之久。

10、动画片中出现闪电的情况不多,有时根据剧情的需要,为了渲染气氛,也要表现电闪雷鸣。动画片表现闪电时,除了直接描绘闪电时天空中出现的光带以外,往往还要抓住闪电时的强烈闪光对周围景物的影响加以强调。发生闪电的天空总是乌云密布,周围景物也都比较灰暗。当闪电突然出现时,人们的眼睛受到强光的刺激,感到眼前一片白,瞳孔迅速收小;闪电过后的一刹那,由于瞳孔还来不及放大,眼前似乎一片黑;瞳孔恢复正常后,眼前又出现闪电前的景象(图4-10)。,图4-10 闪电效果,二、闪电的运动规律一般闪电是这样表现的:正常(灰)亮(可强调到完全白)暗(可强调到完全黑)正常(灰)。在半秒钟的放电过程中,闪电次数很多,而我们只有1

11、2格胶片,所以只能加以简化,在十几格胶片中,闪烁两三次。三、闪电的制作特点表现闪电的镜头,一般要画3张景物完全相同而明暗差别很大的背景:(1)灰,阴云密布的日景;(2)亮,在强烈的电光照耀下的非常明亮的日景(冷色调);(3)暗,阴云密布的夜景。另外,还可加上1张白纸和1张黑纸,拍摄时交替出现,每张拍一格或两格。如果是白天,其顺序大体如图4-11所示。,图4-11 闪电的拍摄规律,如果是夜晚,其顺序可以 调整为。,四、闪电的两种表现方法(一)直接出现闪电光带闪光带一般有两种画法,一种是树枝型(图4-12),另一种是图案型(图4-13)。,图4-12 树枝型的闪电光效,图4-13 图案型的闪电光效

12、,(二)不出现闪电光带不出现闪电光带只表现天空中电光闪亮的效果。,图4-14 通过景物表现闪电,五、制作要点原画在摄影表上填写闪电效果的位置和张数。摄影师拍摄或扫描时做特技的效果处理,但是背景必须有两张,一张是雷雨时的暗色天空或景物,另一张是有闪电光亮效果的天空或景物。这种景物亮部和暗部的对比必须强烈,构图的位置及画面中的景物应完全的相同。另外还需准备一张白纸和一张黑纸。在电脑动画影片中,亮光表示雷电的方法是在该画面上罩上一层透明的白色光。一次闪电大概需要56帧画面,也可一次闪电后间隔68帧后紧接第二个闪电六、闪电中人和物的处理方法,图4-15 人物在闪电中的处理效果 选自短片当蝙蝠静下来的时

13、候,图例解析: 图4-15是表现人物的特写,角色紧张,露出惊恐的神情。4张原画分为正常、亮白、暗黑、正常,另外又加了一张 有色的效果图。原画可进行多次循环,也可穿插拍摄,效 果会更强烈、分明。,第四节 雨,在动画片中,经常出现下雨的镜头。雨产生于云,云里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互相碰撞,合并增大,形成雨滴。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便从天上掉下来,成为雨。雨的体积很小,降落的速度较快,因此只有当雨滴比较大或是距离我们眼睛比较近的时候,才能大致看清它的形态。在较多的情况下,我们眼中看到的雨,往往是由视觉的暂留作用而形成的一条条细长的半透明的直线。所以,动画片中表现下雨的镜头,一般都是画一些长短不同的直线掠过

14、画面。雨从空中降落时,本来是垂直的,由于风常常伴随着它,所以我们看到的雨点往往都是斜着落下来的。,一、雨的运动规律,图4-18 雨滴落下 选自短片 当蝙蝠静下来的时候,图例解析: 图4-18中,雨由一些长短不同的直线斜着从空中落下来,距离我们眼睛比较近的雨,大致能看清它的水滴形态。,二、雨的两种表现方法 (一)用动画表现下雨 下雨时,往往有一片比较广阔的雨区,为了表现远近透视的纵深感,可以分成三层来画。,图4-19 雨的分层画法,绘制一套可供多次循环拍摄的雨,前层至少要画1216张,中层至少要画1620张,下层至少要画2432张,也就是说,至少要比雨点一次掠过画面所需要的张数多一倍。可以画两组

15、构图有所变化的动画,循环起来才不会显得单调。单个雨滴画成直线,动画轨迹设计成稍稍交搭的(图4-20)。为了真实感,雨的动画几乎需要拍单格。在表现地面雨滴时,可以增加雨滴溅起水花的效果来表现随意的效果(图4-21)。,图4-20 雨滴的设计轨迹,图4-21 雨滴落在地面溅起的水花,用两次曝光或多次曝光的办法拍摄,先拍其他景物,然后拍雨。拍雨时,底层放一张浅色天片,打较强的光;两张赛璐珞片均置于上层,甲层赛璐珞片固定不动,乙层赛璐珞片向左逐格移动,移动距离根据雨点降落的速度来决定。移动距离大,雨点降落速度快;距离小,速度慢。移动方向不能搞错,否则雨点就会向上飞,而不是向下落。曝光度的多少应与天片光

16、的亮度联系起来考虑。如果觉得一层雨太单薄,可以把片子倒回去,再拍一次或两次。但应注意改变规格,使每层雨点的大小有所变化。,二、暴风雨的表现方式 暴风雨的特点是速度快,雨滴设计可为倾斜一些,但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阵阵狂风,难度较大。,(二)传统特技方法表现下雨在两张赛璐珞片上涂满黑色(要涂得厚一些,使之不透光),然后用竹笔刮出一条条透明的直线。,第五节 雪,一、雪的两种表现方法,三层雪花各画一张设计稿,画出雪花飘落的运动线,运动线呈不规则的“S”形曲线。雪花总的运动趋势是向下飘落,但无固定方向。在飘落过程中,可出现向上扬起的动作,然后再往下飘。有的雪花在飘落过程中相遇,合并成一朵较大的雪花,继续飘落

17、。前层大雪花每张之间的运动距离大一些,速度稍快,中层次之;下层距离小,速度慢,但总的飘落速度都不宜太快。绘制一套雪花飘落动作,可反复循环使用。每张动画一般拍摄两格,为了使速度有所变化,中间也可拍一格。为了使画面在循环拍摄时不重复,在动画设计时应考虑每一层的张数不同,错开每一层的循环点(图4-23)。,图4-23 雪的分层,(二)设计稿的具体画法在画下雪动作时,应该先设计好雪花的运动线,使每一朵雪花都按照指定的轨迹运动。再确定每朵雪花的位置,标出两个位置之间所需画的张数,动画只需要按照雪花的运动路线顺着波浪形曲线运动的方向,一张一张画出雪花的中间画来即可。因为雪花飘落的速度较慢,画好一套雪花动画,可以反复地循环运用。一般每层可画9张,从1到9,中间加7张,不必加动画,可以按照设计稿上的位置,用毛笔蘸白色一张一张地直接把雪花涂到赛璐珞片上。为了便于看清楚,在设计稿上可使用多种彩色铅笔分别标出每张雪花的位置。所有自然现象的轨目都是等割的,这样不至于造成速度上的忽快忽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