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2016年1月修订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背篇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53534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莱阳市2016年1月修订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背篇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莱阳市2016年1月修订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背篇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莱阳市2016年1月修订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背篇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莱阳市2016年1月修订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背篇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莱阳市2016年1月修订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背篇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莱阳市2016年1月修订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背篇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阳市2016年1月修订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背篇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莱阳市经典诵读之古诗词必背目录一年级(下)1、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3、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5、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6、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7、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8、 春游曲二首(节选)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9、 京师得家书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10、 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11、 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12、 溪村雨洗山光绿净,波涵天影清空。13、 初夏睡起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14、 山亭夏

2、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15、 村行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16、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三字经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ch )。子不学,断机杼(zh ) 。窦(d ?u) 燕(y n) 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du ?)。2、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 (zhu ?),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t )于长,宜先知。3、首孝弟 (t ),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

3、,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4、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y n )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x n ) ,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w n) 。5 、稻梁菽 (sh ),麦黍 (sh ) 稷(j )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sh ),此六畜 (ch ),人所饲 (s ) 。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w ) 欲,七情俱。 匏(p o) 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6 、高曾 (z n ) 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xu n) 曾。乃九族,人之

4、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d ) 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7、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 ),明句读 (d ?u)。 为(w?i) 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 (y n ) ,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8 、 孝经通, 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m?) ,有训诰 (o) 。有誓 (sh ) 命, 书之奥 ( o) 。 我周公,作周礼 。著 (zh ) 六官,存

5、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 颂,号四诗,当讽咏。9 、 诗既亡, 春秋作。寓褒(b o) 贬(bi n) ,别善恶。 三传 (zhu n) 者,有公羊 。有左氏 ,有榖 ( ) 梁 。 经既明,方读子。撮(cu ) 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x n) 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二年级(下)1、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2、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3、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5、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6、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

6、低。7、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8、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9、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10、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11、 归家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12、 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13、 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14、 咏绣障日暮堂前花蕊娇 , 争拈小笔上床描。15、 生查子独游雨岩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16、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17、 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千字文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z a) ,辰宿 (xi ) 列张。2、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7、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3、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4、剑号巨阙 (qu ),珠称夜光。果珍李柰 (n i) ,菜重芥姜。 5、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6、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ch n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7、吊民伐罪,周发殷 (y n) 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8、爱育黎首,臣伏戎 (r ?n )羌(qi n )。遐迩 ( r) 一体,率宾归王。 9、鸣凤在竹,白驹 (j ) 食场(ch n )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10、盖此身发 (f ),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11、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12、罔(w n ) 谈

8、彼短,靡 (m ) 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li n ) 。 13、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14、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15、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16、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17、临深履 (l ) 薄(b ?) ,夙(s )兴温凊 (q n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18、川流不息,渊澄 (ch ?n )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19、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20、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21、乐(yu a)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22、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9、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23、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qi ) 磨箴(zh n)规。 24、仁慈隐恻 (c a),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25、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26、坚持雅操,好 (h o) 爵自縻 (m )。都(d ) 邑华夏,东西二京。 27、背邙 (m n ) 面洛,浮渭据泾 (j n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28、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sh a) 傍(p n ) 启,甲帐对楹 (y n ) 。 29、肆(s ) 筵(y n)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bi n)转疑星。 30、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31、杜稿钟隶,漆

10、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ji ) 槐卿。 32、户封八县,家给 (j )千兵。高冠 ( u n)陪辇(ni n),驱毂 ( )振缨。 33、世禄侈 (ch? )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l a) 碑刻铭。 34、磻(p n)溪伊尹,佐时阿 ( )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35、桓公匡 (ku ng)合,济 (j ) 弱扶倾。绮 (q ) 回汉惠,说 (yu a) 感武丁。 36、俊乂 (y ) 密勿,多士寔 (sh ) 宁。晋楚更 (n )霸,赵魏困横。三年级(下)1、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2、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4、悯农(之一)锄禾日

11、当午,汗滴禾下土。悯农(之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5、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6、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7、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8、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9、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10、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1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12、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13、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14、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15、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16、忆西湖迎薰阁外绿波肥,十里荷香人未归。孟子(节选)人性善告子曰: “性犹湍 (tu n) 水

12、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 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孟子曰: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s n ) ;激而行之,可 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 子上 )牛山之水牛山之木尝美矣, 以其郊于大国也, 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 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ni a)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zhu ?) 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 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

13、木也, 旦旦而伐之, 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w )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 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 矣。( 告子上)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b ) 也。一箪(d n)食,一豆羹 (n )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 (h ) 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 (c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

14、于 我何加焉?( 告子上)心之四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p )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 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告子上)今人乍 (zh )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 (ch ) 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 (n ) 交于 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y o)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 (w ) 其声而然也。由是观 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w )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 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 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 丑上 )浩然之气曰: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5、。 ”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s i) 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n i) 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 有不慊 (qi a) 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 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m n) 其苗之不长而揠 (y )之 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 ( o) 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公孙丑上)四年级(下)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2、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3、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5、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6、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7、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