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52752489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7.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项脊轩志,赏析 示例,作家名片,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归有光于嘉靖十九年(1540)考中举人。以后参加八次会试,都没有考中。后来在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的安亭江边教书授徒达二十余年之久。到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才考中进士,任长兴(今浙江省长兴县)知县。隆庆四年(1570)任南京太仆寺丞。著有震川文集。,背景探秘,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归有光35岁中举后,徙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讲学,不复回故里。由此可以

2、推知,他18岁写此文,35岁左右可能在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了附记,其间相距十六七年。,启迪智慧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写了哪些悲喜之事?提示:本文以悲喜的情感为线索,围绕这条线,作者写了“五喜五悲”。五喜:修缮后,不上漏,室始洞然,一喜;兰桂增胜,二喜;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庭阶寂寂,小鸟来食,三喜;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四喜;补记一段,夫妻欢乐,五喜。,第二段,作者用“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承上启下,写了五悲:诸父异爨,庭中多墙,一悲;祖母对自己生活的关心,祖母对自己的厚望到现在还没实现,二悲;轩四遭火,三悲;妻死室坏而

3、不修,四悲;妻子所种之树,现已亭亭如盖,但物在人亡,五悲。,2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提示: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情感,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寥寥数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例如写对母亲的怀念一事,由老妪说出极为自然。作者没有让老妪说出有关母亲的什么动人的大事,只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可谓平淡之极,但对于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温暖,又多么让人怀念!所以,“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读者读之,亦泣,正所谓,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3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色?提示:本文在表现

4、手法上最大的特色是多用白描手法,对一事一物一人皆平实说来,不事雕饰,用语极为清新淡雅。正是这不事雕饰,使得文章自有一股真挚动人的情韵。例如写老祖母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中,作者无意于雕琢,只是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既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之情,又准确地勾勒出一位慈祥、平易的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的老者的形象。,4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提示:文章结尾饶有余味。“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似乎看到了妻子的音容笑貌,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是一番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这一句话,托物寓情,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画龙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