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课件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52422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课件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课件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课件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课件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课件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课件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课件张(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狼,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重点)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的特点;理解文章主旨。(难点) 3.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重点),新课导入,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或又重蹈覆辙?狼是否变善良了?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蒲松龄的狼。,作者名片,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创作出了杰出的文

2、言小说集聊斋志异。,背景链接,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原文共三则,本文选的是第二则,写的是一个屠户半路遇狼、杀狼的故事。明末清初时,汉人有双重的人生态度:一方面是抗清反满的遗民态度,另一方面则是高压之下对清朝异族统治者的臣服。蒲松龄受到这种双重人格的影响,所以有了聊斋志异一书。蒲松龄醉心科举,一心想求取功名;他才华横溢,然而屡试不第。,强烈的反差使他愤愤不平,这种情绪贯穿他的一生,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取向以及评判。从某种意义上说,聊斋志异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全书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现实生活,表露作者情感。,课文朗读,听课文朗读,疏通生字词。,字词学习,生难字,缀行( )

3、 大窘( ) 倚( ) 眈眈( ) 瞑( ) 尻尾( ) 黠( ) 苫蔽( ) 假寐( ),zhu,jin,y,dn,mn,ko,xi,shn,mi,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字词释义,即“一个屠户”,仅,只,连接、紧跟,即“ 以骨投( 之) ” ,状语后置,把骨头投给狼。,动词,停止。,跟从,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4、。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处境困迫,为难,遭受它的攻击,看,视,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解除,卸下。,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会儿,径直离开,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闭上眼睛,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突然,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屁股,假装睡觉。寐,睡觉。,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狡猾,一会儿,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止,只是。笑,动词做名词,笑料。耳,语气助词,罢了。,古今异义,场主积薪其中( ) 少时( ) 一狼径去( ),古义:柴草 今义:工资,古义:一会儿 今义:数量小,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屠自后断其股( ) 盖以诱敌(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止增笑耳(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古义:原来是 今义:覆盖;盖子,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古义:多少 今义:一门学科,一词多义,止有剩骨( )

6、 一狼得骨止( ),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副词,通“只”,仅仅,动词,停止,名词,神情、态度,动词,打算,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恐前后受其敌( ) 狼不敢前( ),动词,敌对,这里指胁迫、攻击,名词,敌人,名词,前面,动词,上前,以刀劈狼首(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盖以诱敌( ),介词,用,连词,来,介词,用来,词类活用,一狼洞其中(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做动词,打洞,名词做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狼不敢前( ) 止增笑耳( )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做动词,上前,动词做名词,笑料,名词做动词,敌

7、对,这里指胁迫、攻击,文言句式,省略句: 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屠”) 一狼洞其中(“洞”后面省略介词“于”) 投以骨(“投”后面省略宾语“之”) 乃悟前狼假寐(前面省略主语“屠”),倒装句: 投以骨(状语后置,应为“以骨投”) 判断句: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也”,判断句的标志)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判断词“盖”,揭示了“前狼假寐”的原因),课文解读,齐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屠户,_狼,_狼,_狼,_狼,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遇,惧,御,杀,一、遇狼,1、请结合课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时间:晚,地点:途中

8、,人物:一屠,二狼,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四要素,1、第1、2段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体现在哪?,凶恶贪婪,2、屠户表现得怎么样?体现在哪?表现了屠户怎样的心理?,投、复投,缀;止,从;止,至;并驱如故,迁就退让,害怕、侥幸,二、惧狼:,三、御狼,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奔倚其下,弛担持刀,3.狼的表现呢?,眈眈相向,四、杀狼,请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 2.前狼假寐的姿势: 3.前狼假寐的神态: 4.前狼假寐的目的: 5.后狼径去的目的: 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犬坐于前,目

9、似瞑,意暇甚,诱敌,意将隧入以攻其后,阴险狡诈,愚蠢,请结合课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勇敢且果断),请结合课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勇敢机智且细心),1、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这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议论,学习最后一段,3、“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像恶狼的恶人就应该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

10、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深入探究,本文的主角是狼还是屠户?为什么?,结构梳理,开端遇狼缀行甚远 发展惧狼一止一从 发展御狼眈眈相向 高潮、结局杀狼两狼毙,议论:止增笑耳,情节发展,狼,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屠户 狼,艺术特色,1.情节曲折,内容丰富。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结构紧凑,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交代得都很清楚。随着情节的展开,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与屠户对狼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2.语言简洁,形象生动。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一开始屠户的害怕

11、心理和对狼的本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拓展迁移,和狼有关的成语,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贪虎视 狼贪鼠窃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狼烟四起 狼眼鼠眉 狼子野心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如狼似虎 引狼入室 羊狠狼贪 鹰视狼步,课后作业,1、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阅读狼三则中其余两篇,并说一说读过之后有什么启发。,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朗读课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参考答案: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二、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

1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参考答案:“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告诉我们面对残暴的敌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参考答案:1.名词用作状语,向前。2.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3.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四、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出几个来吗?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如狼似虎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子

13、野心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参考答案:杯盘狼藉 狼烟四起 豺狼当道官虎吏狼 虎狼之势 驱羊战狼通过大多数成语可以得知,“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阴险狡诈、贪婪、凶狠“狼”在人们心目中的“恶人”形象,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如对待朋友要摒弃“狼”一般的冷漠无情,对待恐怖分子一类的穷凶敌人则该像“狼”一般的凶狠无比。,五、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

14、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很害怕,担心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他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看着屠户。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