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梁希广场概念性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52367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林业大学梁希广场概念性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南京林业大学梁希广场概念性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南京林业大学梁希广场概念性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南京林业大学梁希广场概念性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南京林业大学梁希广场概念性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林业大学梁希广场概念性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林业大学梁希广场概念性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希广场概念性设计,设计目录,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用地性质,交通状况 规划地形态 现状总结,自然环境,气候:南京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热且冬夏长而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点,夏季气温可高达40摄氏度,盛行西南风,号称“长江沿岸三大火炉之一”。南京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每年初夏,受锋面雨带影响,南京进入梅雨季节。年降水量比较集中,年度最佳气节为秋季(911月),日照量较为充沛。,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南京林业大学地处紫金山旁,玄武湖畔,环境优美,绿树环荫,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且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 梁希广场作为一个纪念性的广场,地处图书馆的西侧,其南面为

2、环境优美绿树环荫的西潭与教五楼,北面、西面为老图书馆,再往那边走为学生宿舍楼和食堂,可以说梁希广场在宿舍、食堂与教学用楼的中心点,因此每天都有大量的学生从此经过。,用地性质,梁希广场的用地性质为绿地,以给在校学生与老师提供一个休息、调养身心的环境为目的。,调研报告,时间:2011.3.18 地点:梁希广场 天气:919 白天:和风 45级 夜间:多云 34级 调研时间:9:00 10:30 13:0017:00 温度:9 11,人流量分析,人流量分析,总结:在上午这段时间9:359:43的时候人流量比较多,在9:41左右人流量最为密集,为5070人min。因为这段时间正是上下课的高峰期。但几乎

3、没有人在梁希广场逗留,只有在9:5410:18这段时间有班级在梁希广场从事植物的辨认与分析。,车流量分析,车流量分析,人流去向分析图,日照分析,下图是我们对梁希广场日照分析,时间段是从中午12:0017: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对照分析,对照分析,车流量分析:主要以机动车为主,其中小汽车居多,不定时,就有小汽车经过,并且有部分车辆停留在梁希广场的周围,在梁希广场的北面还停留大量自行车,不但从视觉上影响了梁希广场的美观,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的通行需要。,对照分析,梁希广场与西潭相隔数十米,但却是迥然不同的一种状况,在各个时间段,会有学生经

4、过并做短暂逗留。不时会发现有学生在读书,有老人带着孩子嬉戏。两者相比较,西潭绿树环荫,并有波光粼粼的水面与造型优美的廊架,环境更优美。私密性比梁希广场更好,更能吸引人们在此逗留。,人们的去向分析总结:人们主要的去向为教五楼、食堂、宿舍楼、图书馆、西潭。其中以教五楼、食堂为主,尤其是在上下课的时间段。 由于人们要赶着去上课或食堂,都是从梁希广场旁匆匆而过,并不做短暂的逗留。,规划地的形态,梁希广场为近正方形形状,以对角线为中心的对称式设计,中心为梁希铜像雕塑。长,宽,面积较小,地势起伏甚微,由铺装、雕塑与绿地组成。植被较少,且形式单一。 六、现状分析 综上可以看出,梁希广场并不能实现它作为绿地让

5、人们休息、调养身心的作用。只能简单的起到绿化的作用。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私密性决定的,并且整个空间过小等诸多原因决定的。由于其地处宿舍、食堂与教学用楼的中心点,学生经过时大多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并不会在梁希广场作较多的逗留。另外,它的与相邻数十米的西潭相比,吸引力不足。,总结,通过对梁希广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用地性质,交通状况,规划地形态,现状总结的分析,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该广场。通过对人流量的分析,我们大概能清楚广场的使用率有多大。广场上栽种的植物比较多,周围又是图书馆,这能给在图书馆看书的同学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疲劳,同时又像是周围都是硬质材料中添加了一些软化剂,使图书馆周围的环境显得不那么生硬。交通方面,广场的位置设置的很好,周围交通很方便,四条路交错,很方便行人车辆的通行。总之,广场的设计符合设计规范,绿化环境的同时也能满足师生的使用功能。,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