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教师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51459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传(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武传(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武传(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武传(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武传(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武传(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教师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石中 学导学 案苏武传高中语文必修 412. 苏武传学习目标:【我学习,我明白 】1、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理清文章脉络。2、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传主的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3、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能说出本文典型环境、细节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课文 1-3 自然段【我自主,我快乐 】 【链接导学 】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 年)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后汉书 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 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

2、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 记后传 ,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 书 。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 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 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 “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 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 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

3、的伦理道 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 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 史通 六家 ) ,则是其特色。 (一)课前预习: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梳理思路,把握大意。(要求:有圈点 批注,做重难点记号) 1. 注音或写字当 d ng 旄 m o 节厚赂 l 昆 h n 邪 y?王厩 ji 窥 ku观 置币遗 wai 单 ch n于浞 zhu野侯 没 m 胡中 阏 y n 氏 zh 徙 x 使牧羝 d 更 g ng 嫁斧钺( yua) 汤镬( hu)且( j)鞮( d)秩訾(z)旃(zh n)毛2. 指出文中的通假现象,并解释畔(通“叛”,背叛

4、)主背亲旃(通“毡”,毛织品)毛去(通“弆”,收藏)草实亡(通“无”,没有)人之地安所见(通“现”,表现)法令亡常(通“无”)亡罪夷灭者(通“无” )父子亡功德(通“无” )今日之驩(通“欢”,欢聚)泣下霑衿(通“沾”,沾湿) (通“襟”,衣襟)与武决去(通“诀”,辞别)前以降及物故 ( 以:通 “ 已” ,已经)3. 重要词语第一自然段以(因为)父任数(屡次)相当(抵押)嘉(赞许)其义遗(送给)单于第二自然段没(陷没)胡中所将(带领)降者阴(暗地里)相与会(恰逢)武等素(向来)私候(拜访)胜许(答应)之第三自然段独(只有)告(告发)之生得(被活捉)治(审理)其事恐前语发(暴露)以状(情况)语

5、武果引(招供)张胜宜皆降(使 , 投降)之【我的评价与反思】 _ _(二)课堂自测:自主完成下面内容,积累文言知识,学会举一反三。1. 句子翻译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 匈奴使 留在汉 者(定后) 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单于益 骄,非汉所望 也(否定判断)单于更加倨傲,不是汉朝所期望的。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事情已这样,这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

6、的处罚呢?2. 当时匈奴与汉关系怎样?“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3. 苏武为什么要出使匈奴?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我的评价与反思】 _ _二、质疑探究(课前预设 +课内生成)【我探究,我进步 】【教师示例】 1【课内生成】三、交流展示【我展示,我自豪 】四、达标测试 10 分) 【我达标,我收获 】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一项是: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赠送) B、武帝嘉其义(嘉奖) C、

7、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抵偿) D、武与副中郎将 , 百余人俱。 (副词, 一同)动词,一同出发 2、下列划线字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 A、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答其善意 C、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D、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3、解释加线的词。 (1) 稍(渐渐)迁至栘中厩监 (2) 汉天子,我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行也 (3) 武帝嘉(赞许)其义 (4)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使者所持信物)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5) 置币(财物)遗单于 (6)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起事)五、拓展提升【我提升,我幸福 】 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 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

8、用金、铜、 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 等。先秦符节的种类甚多,形状各异,用途有别。已知最早的符节是战国时期的,有的用 以征免税收,如作竹节状的错金“鄂君启”铜节;有的用以发兵作战,如作虎状的“辟大 夫”铜虎节等;有的用以驿传邮递,如作龙首状的“王命传”铜龙节。此外还有作牛形、 鸾形、燕形和凫形的。 现存战国时期的符节, 除陕西长安出土的错金 “杜”铜虎符称符外, 其他大都称为节而不称符。汉代亦用虎符,大体沿袭秦制。秦虎符文字错金,汉虎符多错 银。西晋虎符通体有虎斑条纹,不能容字,故于背缝处凸起长条形窄台刻背文,肋间之字 移于胸前或符阴。西晋

9、男符亦错银,唯太守符凿款,东晋以后则皆凿款。唐代改用鱼符, 为符制上的一大变化。武周时一度用龟符。鱼符和龟符皆可系佩,与后世的牌区别不大。 宋以后皆用牌。历代符节种类繁多,其铭文反映当时的政治、军事制度。 执持旄节。 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 ?叙传下: “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 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教师教后反思 】_ _金石中 学导学 案苏武传高中语文必修 4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课文第4-6 自然段【我自主,我快乐 】 【链接导学 】苏武牧羊的故事 公元前 100 年,汉武帝

10、派苏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匈 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 中侧耳不应。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 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 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 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19 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一片苍凉的广袤之中,一人独立,他看到的只有满眼的荒野;他听到的,只有那猎猎 的西风;与他为伴的,只有那寂寂的羊群 【思考】天上飞的,是一只南去的鸿雁呵,

11、他为何凝望着大雁一直目送它到天的尽头? 他怀里紧抱的是什么?为何不忍释手片刻? (一)课前预习:结合课下注释,梳理思路。1. 重要词语积累第四段受辞(受审讯)屈(使, 受损)节辱(使 , 受辱)命引(抽出)佩刀舆(名词作动词:抬,扛)归营壮(意动用法)其节收系(逮捕监禁)张胜第五段使(派遣)使晓(使动,使知道)武会论(会同判定)虞常当(判处)死举剑拟之(击打)明日复然(也会这样)身膏(使肥沃)草野君因(通过)我降斗(使相斗)两主第六段白(禀报)单于幽(禁闭)武绝(断绝供应)不饮食牧(放牧)羝羝乳(生子)别(分别隔离)其官属去(通“弆”,收藏)草实杖(执、拄着 )汉节能网(结网) 檠(矫正) 弓

12、弩2. 给下面句子断句单于使卫律 / 召武受辞自抱持/ 武使(汝) / 决人死生(卫)律知 / 武终不可胁别/ 其官属常惠等 / 各置他所掘野鼠/ 去(j )草实/ 而食之【我的评价与反思】 _ _(二)课堂自测:自主完成下面内容,学会举一反三。1. 翻译句子(1) 虽生何面目 以归汉?虽,即使以,相当于“而”金石中 学导学 案苏武传高中语文必修 4(2)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 候问武,而 收系张胜。(3)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为降虏于蛮夷 ,何以汝为见 ?(4) 乃幽武置大窖中, 绝不饮食。(5)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2. 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

13、杀,后来又想方设法活下去。这是否矛盾?答: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 重负国 ” 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

14、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我的评价与反思】 _ _二、质疑探究(课前预设 +课内生成)【我探究,我进步 】【教师示例】 1对比论证是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不同状况的对比来 证明论点的方法。使用对比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事件的特点。 本文为了突出苏武坚守民族气节, 多处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试找出三处进行分析。张胜:苏武的副将,导致苏武被拘的人。(头脑简单,糊涂谋反,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