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枝头阅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50060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落枝头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花落枝头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花落枝头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花落枝头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落枝头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落枝头阅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彩俗漫笔( 8 分)上海采风月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筷落的风情小说,说的是台湾一巨富在上海太平洋饭店用膳,一服务小姐不小心拂落巨富的筷子,而另一窈窕女郎只用“筷落快乐,快快乐乐”一句简单的话,就化干戈为玉帛,不但平息了巨富的怒气,还使巨富胃口大增。窈窕女郎的神奇法宝,就是利用中国人爱“讨口彩”的习俗,说了一句好“彩”。彩是我国民间常见的文艺形式,除了口彩、彩词、彩调外,还有一些工艺品,也带有浓重的吉祥如意、大顺大利等意思,很讨人喜欢。我国史籍中有很多关于彩的记载。封神演义这部记录殷商时期历史的小说,里面有一个讨口彩的故事。该书第26 回中写道:“比干挖出心后向北出走,路遇一卖无心菜之妇人,

2、比干曰: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曰:人若无心,即死。 比干大叫一声,撞下马来,一腔热血溅尘埃。 ”比干是宰相,位极人臣,尚且向卖菜妇讨口彩,可见那时彩俗很是流行。据宋元语言词典记载, 宋朝人是很作兴彩的:有将柏树叶插在桔子上以示“百事吉” 的;男女婚嫁时,女方家的回礼必定要有鱼和筋(筷子),取意为“如意注定” ,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随着历史的前进。彩也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活动中有 “剪彩”这一隆重仪式,那布必定是大红色的。且中间要结成一朵或几朵球花,持彩者定是天真烂漫的可爱少女,剪彩者当然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或权重位尊的官员,且必定伴以鼓乐喧天,爆竹齐鸣。 这一派耗心费力、 着意

3、经营的既庄重肃穆又欢天喜地的气氛,无非是表示吉庆,祝贺顺利,并没有超出讨彩头的传统习俗。在经济活动中更看重彩,开业选日子要选带“8”的那天, 因为“ 8”与“发”同音。据说1988 年 8 月 8 日是公司、企业开张最多的一天,原因在于这个百年难逢的日子隐喻着四个“发”,而店铺、商品的名称还讲究带彩,凡吉祥如意好听悦耳的词语都被用上了。如广州有一道菜名竟是“好市生财”,其用料一为干蚝豉,二为生菜,平常不过的东西。 娱乐活动中也往往借彩助兴,舞龙灯有唱彩词的习惯,新屋上梁有抛彩唱上梁歌的风俗。 日常生活中, 凡带彩头的话人人喜欢,不吉利的事要说出吉利的意义来。打破了碗,用“岁(碎)岁平安”来安慰

4、。婚丧喜庆更离不开彩。洞房花烛夜,你如果送上些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以祝“早生贵子”或“连生贵子”,你一定会大受欢迎,会被热情款待的。老人过生日,你最好送一幅画有蝙幅、梅花鹿、俊鸟的中堂,因为这里含有福、禄,寿齐全的意思, 所以一定会赢得老寿翁的开心大笑和丰厚赏赐。甚至办丧事也离不开彩,八个抬棺的人被尊为“八仙” ,出殡路上拾回的几枚卵石要当作“金银财宝”供奉,等等。彩还对其他文化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的美术作品中,年画是相当普遍而重要的一种, 它从内容到表现方法都借鉴了彩俗。如画莲塘里跃出的一条红鲤鱼,就题作连年有余,除了这吉祥如意的标题,那大红大绿的色彩,那线条分明的造型,那喜

5、庆热闹的基调,无一不在迎合着中国人爱彩头的心理。传统戏曲为什么大多以“大团圆”为结局,这也不能不是彩俗的反映。彩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既表现了劳动人民幽默风趣的乐天性格和顽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又寄托着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和大胆向往。比如某人用一只缺了口的碗吃饭,便可以听到这样有趣的话,“缺口招财, 边吃边来”。这在风趣的祝福或祈盼的话语中,追求在脉动,向往在飞翔。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盛产优质木材的广西柳州近年推出了一种出口创汇的工艺品掌心大小的木雕小棺材,本来棺材是人见人厌的东西,但由于变形加工,使它隐喻着“升官发财”的吉祥意思,结果小棺材销路很好。这就充分显示出彩俗还

6、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魅力。彩俗虽然在我国古今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它却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真诚善良、酷爱生活的纯洁美好的心灵。也正是由于如此,彩才在人民群众中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11.文章第段说“彩也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请问是哪些方面?(2 分)12.“既表现了劳动人民幽默风趣的乐天性格和顽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又寄托着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和大胆向往。”这句话的两个分句可以互换吗?为什么?(2 分)13.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举“掌心大小的木雕小棺材”的例子?(2 分)14. 由现象到本质是提炼文章主旨的有效方法,本文现象是什么,主旨是什么?(2 分)参考答案 :11.

7、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娱乐活动、日常生活、文化艺术。(答完整得2 分,漏点得 1 分) 12.可以,因为“既又”表示并列复句,只要两个分句之间不是顺接关系,就可以互换。13.照应开头“还有一些工艺品,也带有浓重的吉祥如意、大顺大利等意思,很讨人喜欢。”的句子。14.现象是彩俗。主旨是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真诚善良、酷爱生活的纯洁美好的心灵。黄州快哉亭记苏 辙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父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

8、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注:盖:大概。有提示缘由的作用。亭之所见:在亭上能看到的。一舍:三十里。鱼龙:泛指水中动物。动心骇目:使心振动,使视觉惊奇。乃:竟然。称快世俗:使世间普通人称为快事。15.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16.把文中描写 “ 快哉亭 ” 下江中景物变化的句子抄写在下面。17.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中写“ 快哉亭 ” 命名的两方面缘由。参考答案:15.三十里为 “ 一舍 ” 房舍抬全16.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17.在此亭上可以欣赏远近

9、、昼夜变化倏忽的景物;可以凭吊往古流风遗迹。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西一舍一舍:三十里。 B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玩:嬉戏。C使其中不自得中:内心 D收会计之余会计:管理钱粮财物等。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不以物伤性不赂者以赂者丧D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15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围绕“快哉”二字着墨,表面上赞赏迁客张梦得“自放山水之间”,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寓有自我劝谕之意。B先写江流之胜,再点明筑亭始末及命名

10、由来。这种从大处着眼的笔法,使行文不同凡响,也是览观胜景而“快哉”的需要。C前人认为开篇“谪居”二字,引起全文议论,其中,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而无往不快的思想,颇含人生的哲理。D作者凭吊赤壁“流风遗迹”,联想到此处发生的楚王宋玉论风、曹操孙权争雄的故事,既点明题目“快哉”二字出处,又使人生快意添上了怀古的内容。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江流之胜。(3 分)(2)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3 分)(3)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3 分)17. 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3 分)耆卿

11、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者也。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己。”此论陋极。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选自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答案:13B 玩:观赏。14C/C 以,因为,均是介词。第二句见六国论。A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而,因而,连词,表原因;拔剑撞而破之:而,并且,连词,表递进关系(句见鸿门宴)。B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乃,才,副词,表条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副词,竟然,却(句见石钟山

12、记);D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乎,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乎,助词,作形容词词尾(句见五人墓碑记)。15D“楚王宋玉说风”的事,发生在楚国宫苑兰台,不在赤壁。16( 1)在靠近他住宅的西南面建了一个亭子,来欣赏江流上的景象。(扣分点:即译为靠近,1 分;以译为用来,1 分;胜译为风景景象, 1 分)(2) 他们遗留下来的风尚和真迹,也很能使后世的人称为快事。(扣分点: 流风译为遗留下的风尚;遗迹译为遗留下的真迹,快译为使称为快事;各1 分)(3)让自己在山水之中放纵情怀,他的内心应该有一种自得之乐的见识远远超过一般人。(扣分点:自放译为让自己放纵情怀;其中译为他的内心,过人

13、译为超过一般人;各1 分)17情之至者 / 词亦至 / 只是情得其正 / 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 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 耆卿辞余于情/ 解人自辨之。 ( 3分。多断、少断、错断一处扣0.5 分,扣完为止)译文参考:长江流出西陵峡,才来到平坦的地势,它的水势流泻无拘恣肆阔大。它汇合南来的沅水湘水和北来的汉水沔水,它的水势更加强大了。到了赤壁矶下面,江水漫流汹涌,江面和大海相象。清河县的张梦得先生贬官到黄州,在靠近他住宅的西南面建了一个亭子,来欣赏江流上的景象,因而我哥哥子瞻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快哉亭”。大约站在亭中眺望,(可见)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内的范围。(中间)波涛汹涌,风云聚散。白天

14、船只在它的前面来往隐现,晚上鱼龙在它的下面悲吟清啸。(从前没有亭子歇息,)江景变化迅速,使人怵目惊心,游客不能久呆看个畅快。现在却可以在亭子里的几案旁坐位上欣赏这景色,纵目饱览。向西眺望武昌一带群山,丘陵高低起伏,草木排成行列,水雾消失,太阳出来,渔翁樵夫的房屋,都可以用手指点着数清楚。这就是取名“快哉”的缘故啊!至于那长江岸边,古城遗址,曾是曹操、孙权窥伺对方的地方,周瑜、陆逊驰骋的所在,他们遗留下来的风尚和真迹,也很能使后世的人称为快事。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陪伴到兰台宫游玩,有一阵凉风呼呼吹来,襄王敞开衣襟,对着风吹,说:“这阵风痛快呀!它是我和老百姓共同享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

15、王您的雄风罢了,老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呢!”宋玉的话大概含有讽谏的意味。风没有雄雌的差异,但人有得遇和不遇的区别。楚襄王快乐的原因,和老百姓痛苦的原因,这是由于人境遇不同,和风有什么关系呢?读书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得意,那他到什么地方才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外物的影响伤害自己的心绪,那他到什么地方会不快活呢?现在,张先生不为贬官烦恼,利用管理钱粮财务的公余时间,让自己在山水之中放纵情怀,他的内心应该有一种自得之乐的见识远远超过一般人。(即使)把编蓬作门破瓮当窗(处在贫陋的环境中),也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何况能在长江的清流里洗涤,和西山的白云致礼为友,穷尽耳目所能充分欣赏到的长江

16、美景,从而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满足呢!不这样的话,那么(会有)群山深谷,深林古树,清风吹指它们,明月照耀它们,这些都是诗人和游子触景悲伤致颜容憔悴而不能承受的景象,看到这些,哪里(还会)是快乐的呢!沈周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郡守欲荐周贤良,周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没,或劝之仕,对日:“ 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 ” 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成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 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 !” 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