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讲义李赵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49157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1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李赵宏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李赵宏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李赵宏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李赵宏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李赵宏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李赵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讲义李赵宏(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李赵宏,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第二节 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第三节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第四节 教师在教师集体中的道德规范 第五节 教师在自身建设中的道德规范,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节 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第二节 在教育职业中的 道德规范 热爱教育 乐于奉献 教书育人 尽职尽责 严谨治学 提高水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四节在教师集体中的道德规范尊重同事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维护集体荣誉,第三节 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学相长,第

2、五节 在自身建设中的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一、爱国守法 (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二、爱岗敬业 (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三、关爱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四、教书育人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五、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六、终身学习 (时代要求 职业特点)P67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一、爱国守法 1.是教师职业道德之首; 2.是公民基本道德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具体表现; 3.是公民基本的道德,也是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国家对公 民的基本要求; 4.作为职业道德规范,它反映和调整的是公民(教师职 业)和

3、国家及其法律的关系问题。,具体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二、爱岗敬业1.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2.我国职业道德的首要规范,是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直接表现;3. 包括:A.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教师就应该爱教、爱职、爱生。B.敬业就是一个人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就应该忠诚与教育事业,认真勤奋工作、精心培育学生。C.爱岗是敬业的前提和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表现和必然要求;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创造

4、性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好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并在创造性工作中体验快乐和幸福,从而更进一步热爱教育事业,更加精益求精的工作。爱岗敬业需要教师自觉地履行。:,具体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三、关爱学生 1、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 2、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感情基础和前提,也是构成教师完美人格的必要因素。 3、教师的爱是无私的广泛的,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是“严爱”、“慈爱”和“友爱”的有机统

5、一。 具体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视频:如何爱生 (13/10),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四、教书育人 1、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务”,是判断教师道德是非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2、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特征,表现了教师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根本所在;是对教师基本职责的概括,指出了教书育人是为师从教的基本职责和任务,向世人表明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神圣的天职; 3、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4、古

6、今中外许多典籍著述和先哲大师一直强调教书育人。 具体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五、为人师表 1、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2、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关键。 具体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

7、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视频:1, 2,,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六、终身学习 1、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2、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3、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识和要求; 4、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具体要求: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第二节 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一、热爱教育、乐于奉献二、教书育人、尽职尽责三、严谨治学、提高水平,第二节 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一、热爱教育、乐于奉献 1.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劳动是艰辛的、所从事的事

8、业又是意义深远的。 (光荣与自豪)热爱教师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对教育对本职工作的深厚感情 。 (爱教 爱校) 2.乐于奉献是对人们教师的本色教师的工作是清苦的,是平凡的,是光荣而神圣的,教师对职业要又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国家、社会的大业为己任,要乐于奉献,为教育、为学生倾洒心血和汗水。,第二节 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二、教书育人、尽职尽责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育和教学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

9、一代新人。这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有是教师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调整教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的道德要求,概括了教师劳动的全部内容,也是教育行为的宗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宁 馨,教书是指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育人是指教师通过课上课下教学活动和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一些显性的或潜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者结合的结果必然是学生德才兼备。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教书育人是从古到今,教书育人始终是教师和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根本道德责任;在今天,教书育人更成为向社会

10、提供高素质的新型合格人才的最有效途径。,第二节 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二、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 2.兢兢业业,扎实练就基本功 1)苦练教学基本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等) 2)全面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四有”新人教书育人,忠诚人们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它统帅、制约着师德的一切行为规范和范畴,是教师道德实践中的根本范畴。 视频:全国优秀教师桂贤娣(3#),第二节 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三、严谨治学、提高水平(一)意义1.严谨治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所必需的教师的学风教风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学风;在形成学生的良好学风方面,教师

11、学风的影响力是巨大无比的。,2.严谨治学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需的 严谨治学本身就是教师提高素质的内在自觉和过程,它既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所必需的,又是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严谨治学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的 学生的学风问题和教师的自身素质等是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没有对学生严谨的要求、指导和培养过程,就达不到良好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严谨治学的保证,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育质量。,第二节 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三、严谨治学、提高水平 (二)基本要求 1好学不倦,精通业务好学不倦,勤奋刻苦是为人师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争取教书育人资格的基本条件,是教师顺利承担或完成教书育人

12、任务的基本保障。教师应当有志于学、勤奋钻研、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提高自身的学识素养和多方面的能力。 2把握规律,科学施教教师把握规律的目的在于科学施教,而科学施教要以把握规律作保证。教师要及时总结和提炼经验,要主动自觉地汲取前人对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并使之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3严以律己,精益求精教师要对自我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并时刻自我照察,自我督促;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完成教育任务。 4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视频:解读与案例6.20,宁 馨,第二节 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三、严谨治学、提高水平 热爱科学、刻苦攻读、勤奋求实、学而不厌是教师爱岗敬业精

13、神的体现。如果教师有爱岗敬业精神,他必然有严谨治学的要求;如果教师有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他必定是爱岗敬业的好教师。 教师的严谨治学在思想深处是由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支配的。 通过严谨治学体现爱岗敬业精神还表现在教师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勇于改正自身缺点和错误。 严谨治学的胡适 求真唯实严谨治学的楷模-亚里士多德 国学大师,一、热爱学生 二、尊重学生 三、了解学生 四、公平 地对待学生 五、严格要求学生 六、教学相长,第三节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一、热爱学生 (一)热爱学生的意义1.爱是学生的需要爱是人的基本需要,成长中的中小学生这种需要更强烈、更迫切,这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特征。

14、教育爱是一种社会爱,它是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2.爱是教育的桥梁学生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教师,从感情上缩短彼此的距离,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3.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感的重要手段师爱是培养和陶冶学生正确态度、高尚情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只有把爱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才能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出爱的感情,并使之升华。,第三节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一、热爱学生 (二)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1.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要关心其精神生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也是引导学生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2.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施以爱

15、心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爱学生的重要标志。3.保持对学生稳固而持久的爱一是不能因为个人情绪的变化而迁怒于学生,二是不能因为学生的更替而影响自己对新生的感情。要保持对学生稳固而持久的爱,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好地控制自己,以利学生的成长。,第三节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二、尊重学生 (一)尊重学生的意义1.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者是对教师提出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要求。2.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调动起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P79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 (二)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1.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在人的成长中起

16、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对于后进生更要主义尊重;充分地信任学生,也是尊重学生自尊心的体现。 2.尊重学生的个性 P81 视频:小学的尝试3.尊重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三节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三、了解学生 (一)了解学生的意义1.了解学生是教师培养爱生之情需要教师要教育学生,就得全身心地爱他们,而要真正地爱学生,就必须全面的了解学生。2.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客观需要了解学生是在实践中做到热爱学生的起点,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对学生有切实的了解,教育才会有针对性,爱才能爱到实处。 (二)了解学生的基本要求1.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要教育学生,就得全身心地爱他们,而要真正地爱学生,就必须全面的了解学生。2.克服某些心理效应的影响,深入地了解学生应当乐于接近学生、善于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体察入微;克服“第一次效应”、 “成见效应” 、“定势效应”、 “光环效应”、 “自己人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