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飞扬之旗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45679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飞扬之旗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经济生活飞扬之旗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经济生活飞扬之旗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经济生活飞扬之旗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经济生活飞扬之旗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飞扬之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飞扬之旗(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概览,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考复习策略,本课时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经济生活的时代背景(总体小康过渡到全面小康)以及生产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发展观。复习时,要把握一个关系,即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要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对于“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复习时要把握一个思想、四大战略,即从指导思想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

2、展能力,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来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科学发展观(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贯彻,指导,【本课线索】,【考点突破】,考点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考点突破】,考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体同等对待。这告诉我们( ) A、全面小康社会

3、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实现 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 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C,【小试牛刀】,(2009高考广东卷)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 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 B、 C、 D、,

4、A,【小试牛刀】,【考点突破】,考点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为什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教材P87),【考点突破】,考点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小试牛刀】,(2012包头三模)中国科学院2011年7月29日发布的一份关注中国GDP发展质量报告称,与以前的绿色GDP相比,中国GDP质量指数

5、并非只侧重考虑资源与环境代价(自然资本),也平行考虑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社会资本),还考虑发展观念与管理水平(行政资本)。这表明GDP的增长,就是国家财富的增加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 中国GDP质量指数比中国绿色GDP指数更科学合理 优化中国GDP质量指数以促进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为目的 我国的GDP充分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 A. B. C. D. ,B,(2012江苏苏中三市二调)2012年我国政府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首次低于8%,这主要基于( )A减少贸易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B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公平C减少货币发放量,促进物价稳定D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

6、与自然和谐,D,【小试牛刀】,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中央政府紧急启动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确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2009年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介绍了4万亿投资的整体安排:农村的民生工程大体上是3700亿;民生工程,主要是保障性住房是4000亿左右;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是15000亿左右;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是1500亿;节能减排、生态工程是2100亿;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是3700亿左右;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恢复重建10000亿。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的上述投资

7、安排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小试牛刀】,参考答案:中央启动4万亿元投资计划,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对农村民生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的投资安排,说明党和国家非常关注民生,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中央对农村、铁路、公路、机场基础设施、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生态环境工程等的投资安排,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中央对农村的投资,兼顾城乡发展;对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资,兼顾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节能

8、减排、生态工程的投资,兼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考点突破】,考点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方式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考点突破】,考点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考点突破】,考点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加快转

9、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2海南)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

10、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能够促进农户增收,是因为 通过分工和协作,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形成产业局部垄断,提高了农产品价格 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扩大了农产品需要 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A. B. C. D.,B,【小试牛刀】,D,【小试牛刀】,(2012河南开封四模)建设中原经济区,河南正在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需要河南( ) 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工业基础地位,优化产业结构 建立以农促工、以乡带城长效机制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

11、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 B. C. D.,2014安徽卷 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 )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 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A B C D,【小试牛刀】,A,持续健康,全面提高,资源,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经济结构,城乡,资源节约,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科学发展观(主题),转变经

12、济发展方式(主线),贯彻,指导,总体小康: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小康,特点: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经济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节约型、 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地位: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 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内涵,第一要义是 ;,核心立场是 ;,根本方法是 。,基本要求是 ;,推进 战略性调整;,全面促进 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 发展一体化;,实施 发展战略;,一个概念 科学发展观 两个阶段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三项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

13、大进展 四条措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归纳,(1)要加上一个总的要求(指导思想),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生产力。(2)要联系教材中关于这一知识的内容,即创新驱动、推进、推进、全面促进等四大举措。当然,要依据材料内容进行取舍,不可全盘照抄。(3)还要适当扩展,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经建中心和改革开放)、坚持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4)因为这类题目具有措施类题目的一般特征,所以回答时,应根据具体题意选择主体如国家、企业、个人等。当然,并不是所有题目都需要从多主体角度来组织答案,而是依据题意来具体分析。,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科学发展的措施类题目解答方法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