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知识的复习与运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743257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9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知识的复习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点知识的复习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点知识的复习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点知识的复习与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点知识的复习与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知识的复习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知识的复习与运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知识的复习与运用,一、重点知识梳理 (一)经济常识中的重点知识(共30条) 1.科学发展观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和必要性 5.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实现?) 6.适度消费的含义和意义 7.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 8.人们在生活中常见消费心理 9.产业结构调整(原因、措施、格局、目标) 10.正确对待择业问题 11.劳动合同制度 12.财政的含义 13.国家安排财政收入的原则 14.公民要依法诚信纳税 15.货币借贷的含义 16.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职责和主要任务 17.保险及其职能 18.投资理财的原则 19.社会主义

2、根本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0.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及其重大意义 2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2.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23.效率与公平 24.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意义,25.市场的含义及市场交易的原则 26.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和道德建设 27.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目标和手段 28.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29.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30.我国实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必要性,(二)政治常识中的重点知识(共38条) 1.政治的含义和核心 2.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3.思想政治素质的地位和作用 4.我国政权的对内对外职能 5.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6.人民军队的地位和建设目

3、标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内容及优越性 8.人大代表的主要职责 9.全国人大的地位及主要职权 10.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11.国务院的地位及主要职权 12.我国政府建设目标 13.公检法三者的关系 14.公务员要依法接受人民监督 1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 17.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18.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19.依法治国的内涵、地位、作用 20.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2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22.公民政治参与的含义及主要形式 23.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 24.我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25.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 26.

4、国家主权的特征和基本内容 27.“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及实行“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 28.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内涵 2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30.国际组织的含义及作用 31.当代国际关系的合作与竞争 32.联合国的作用及中国对联合国事业的重要贡献 33.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4.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35.民主党派及其性质 36.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3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8.青年学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哲学常识中的重点知识(共26条) 1.哲学史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5、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具有可知性 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5.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地位、要求、原理依据 6.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7.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8.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9.实践与认识、理论、真理的辩证关系 10.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2.实事求是的含义和地位 13.新事物与旧事物的辩证关系 1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6.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次矛、矛主次) 17.科学思维方法 18.真理的含义 19.真理的客观性 20.真理是发展的,21.在实践中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弘扬科学精神 22.人民的根本利

6、益是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24.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及其辩证关系 25.劳动和奉献是创造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26.要坚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二、重点知识的运用与举例 (一)运用于方案设计的重点知识与举例 1.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 2.响生活质量主要因素的相关知识 3.解决劳动争议主要方式的相关知识 4.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 例题:薛某(农民)被某劳务公司安排在建筑工地上班过程中,被楼上掉下的材料砸伤手臂。请选择一种维权方式,帮助薛某设计解决此事的维权方案。 答案示例:薛某可以带上劳动合同和相关工伤医疗支付凭证,与劳务公司负责人进行协商,要求给

7、予工伤赔偿,如果不成可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请仲裁。,(二)运用于评价的重点知识与举例 1.人们在生活中常见消费心理的相关知识 2.正确对待择业问题的相关知识 3.公民要依法诚信纳税的相关知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建设 5.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相关知识 6.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7.劳动和奉献是创造人生价值根本途径的相关知识 例题:张同学看见其他同学夏天都买软饮料喝,为了彰显个性而故意购买酒精饮料导致身体不适。运用常见消费心理的知识,对张同学的消费行为加以评析。 答题思路:首先指明张同学的消费行为,然后说明这种行为是什么消费心理导致的,最后运用相关知识加

8、以评析。,(三)运用于分析说明的重点知识与举例 1.经济常识与政治常识共用材料的重点知识,2.运用哲学分析说明的重点知识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6)实践与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7)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8)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例题: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评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答案示例:

9、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要功夫深”是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铁杵磨成针”是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所要实现的目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揭示了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发挥越充分,所要达成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从这个层面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其合理性。但是,要实现“铁杵磨成针”的目标,只强调“功夫深”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够的,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主观能动性能否正确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客观的程度,主观越是符合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就越是

10、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挥,“铁杵磨成针”的目标也更加容易达成。从这个层面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又有不合理的一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功夫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铁杵磨成针”的目标。因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虽然看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但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尊重客观规律这一前提条件,具有片面性。,(四)运用于论述题的角度选择与举例 1.运用经济常识论述的题目举例 (1)论述市场经济需要法制建设也需要道德建设。 (2)论述党和国家重视和改善民生的必要性。 (3)结合我国实际

11、,论述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结合国内外实际,论述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必然性。 (5)结合我国实际,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运用政治常识论述的题目举例 (1)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2)论述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3)论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 (5)论述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要求 例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的必要性。,答案示例: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近年来,国家坚持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重视解决民生

13、问题,就是通过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为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十二五”期间,国家预算教育支出将占GDP的4%,为人民接受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是与人民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也是人民最为关注的问题。重视民生问题就是以人民的愿望、需要和利

14、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加大向民生倾斜的力度,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特点日益突出,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社会公平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就是民生问题。重视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也能在社会中逐步形成融洽协调的社会关系,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就业是民生之本,新世纪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领域和范围,为劳动者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从而满足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此外,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都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