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基础知识-汽车入行必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41534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基础知识-汽车入行必备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汽车基础知识-汽车入行必备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汽车基础知识-汽车入行必备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汽车基础知识-汽车入行必备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汽车基础知识-汽车入行必备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基础知识-汽车入行必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基础知识-汽车入行必备(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基础知识,天津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培训科,目录,总论 汽车车身 汽车发动机 汽车底盘 汽车整车参数,第一部分:总论,总论,汽车历史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茨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位工程师戴姆勒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他们俩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1886年1月29日也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总论,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汽车型号应能表明汽车的厂牌、类型和主要特征参数等。国家标准规定,国家汽车型号均应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汽车型号包括如下三部分:首部由2个或3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是识别企业名称的代号。中部

2、由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该车的类型,第二、三位代表各类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列表如下:,总论,总论,尾部分为两部分,前部由汉语拼音字母组成,表示专用汽车分类代号,例如X表示厢式汽车,G表示罐式汽车等;后部是企业自定代号,可用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 基本型汽车的编号一般没有尾部,其变型车为了与基本型区别,常在尾部加A、B、C等企业自定代号。,总论,汽车的总体构造,总论,汽车由四部分组成 车身 底盘 发动机 电器设备,第二部分:汽车车身,汽车车身,汽车车身:车身容纳驾驶员、乘客和货物,并构成汽车的外壳。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

3、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 。,汽车车身,车身应保证汽车具有合理的外部形状,在汽车行驶时能有效地引导周围的气流,以减少空气阻力和燃料消耗。此外,车身还应有助于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条件,并保证车身内部良好的通风。,汽车车身,汽车车身,汽车车身,汽车车身,车身壳体结构的分类 1)非承载式2)半承载式3)承载式(或称全承载式),汽车车身,轿车的主要结构 1) 三厢式结构 2) 两厢式结构 3) 斜背式结构,第三部分: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为汽车行使提供动力的装置。其作用是使燃料燃烧产生动力,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汽车发动机,发动机分类:1

4、、根据每一工作循环所需活塞行程数来分类四冲程和二冲程2、根据所用燃料种类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3、根据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4、根据缸数的不同可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上止点下止点活塞行程曲轴半径汽缸工作容积(汽缸排量)发动机工作容积,汽车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排气行程 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换言之压缩比等于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至点时其顶部以上的容积)与燃烧室的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其顶部以上的容积)之比。,汽车发动机,发动机供给系统 汽油喷射按喷射位置分类 (1)进气管喷

5、射:单点喷射(SPI):一个喷油器供给两个以上的气缸多点喷射(MPI):在每个气缸上都设置一个喷油器 (2)缸内喷射,汽车发动机,发动机供给系统多点喷射方式 (1)同时喷射 (2)分组喷射 (3)顺序喷射(逐缸喷射),汽车发动机,发动机供给系统 单点喷射 多点同时喷射 多点顺序喷射,汽车发动机,发动机供给系统 喷射控制方式 (1)开环控制喷油系统 (2)闭环控制喷油系统,汽车发动机,发动机的配气机构1、多气门发动机的结构(1)二气门(1进1排)(2)三气门(2进1排)(3)四气门(2进2排)(4)五气门(3进2排),汽车发动机,发动机的配气机构2、气门传动机构分类(按气门布置形式):(1)侧置

6、式气门型(2)顶置式气门型,汽车发动机,发动机的配气机构3、发动机按照顶置凸轮轴的数目分为:单顶置凸轮轴(SOHC) 双顶置凸轮轴 (DOHC),汽车发动机,发动机的配气机构,汽车发动机,1 进气 2节气门 3 喷油嘴 4空气滤清器 5 火花塞 6排气门 7 活塞,5,6,7,4,汽车发动机,发动机工作原理1发动机工作原理2,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机体组 1、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10、12缸。 2、汽缸的排列形式: (1)直列式(L) (2)V型(6缸以上含6缸) (3)W型(8缸以上含8缸),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汽缸排列方式,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性能参数 1、排气量:汽缸工

7、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体容积,称为单缸排气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发动机排气量是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车发动机,2、发动机功率 一般用马力(hp或ps)或千瓦(kW)表示大小(1马力=0.735千瓦) 。功率越大,汽车最高速度也越高,油耗也较高。1公制马力的功率是指将75公斤的重量在1秒内垂直提升1米,或者将4.5吨的重量在1分钟内垂直提高1米的力。,汽车发动机,:,最大功率:厂商在标明发动机性能时,一般都用最大功率表示。如 110马力/5400转/分,即表示发动机转速达到5400转/分时,发动机输出最大功率为110马力。一般排气最越大,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越高,在标明最大

8、功率时,一定要指明是在什么转速情况下。,汽车发动机,扭矩是指发动机运转时从曲轴端输出的平均力矩。扭矩越大,曲轴转速的变化也越快。扭矩越大,汽车的爬坡能力、起步、加速性越好。扭矩用牛顿米(Nm)或公斤米(kgm)表示。将1米长的横杆伸出,在其前端挂上1公斤的重量时,轴方向所产生的扭力即为1公斤米。扭矩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不同,转速太低或太高,扭矩都不是最大,只有在某个转速时才有最大的扭矩,即最大扭矩。因此,说发动机的最大扭矩时,一定要说明是什么转速。,扭力的定义,3发动机扭矩:,汽车发动机,4、最低燃料消耗量 发动机每千瓦功率每小时消耗的燃料量称为燃料消耗率。燃料消耗率也和转速有关。当达到某一转

9、速对,燃料消耗率为最低,称之为最低燃料消耗率,单位为克(千瓦、小时)。,汽车发动机,发动机布置与驱动形式,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汽车发动机,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发动机中置四轮驱动,汽车发动机,发动机的装配过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第四部分:汽车底盘,汽车底盘,汽车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汽车底盘,汽车悬挂系统的分类:非独立式悬挂独立式悬挂,汽车底盘,非独立式悬挂,独立式悬挂,汽车底盘,汽车底盘,汽车制动系 汽车所用的摩擦制动器可分为:,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汽车底盘,盘式制动器,鼓

10、式制动器,汽车底盘,盘式的优点: 1)制动器效能受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即效能较稳定; 2)浸水后效能降低较少,而且只须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 3)在输出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和质量一般较小; 5)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其他保养修理作业也较简单。,汽车底盘,盘式制动器不足之处: 1)效能较低. 2)兼用于驻车制动时,需要加装的驻车制动传动装置较鼓式制动器复杂,因而在后车轮上的应用受到限制。,汽车底盘,175/65 R14 82H,汽车轮胎,汽车底盘,汽车底盘,汽车底盘,ABS提高车辆的操控性,防止意外事故发生,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电控调节各车轮的制动压力,防止车轮锁死,提供紧急

11、制动时的稳定性和方向操纵控制性,汽车底盘,EBD在不同的负载状况下提供先进的制动控制,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根据车辆负载状况优化后轮制动力,以控制前后轮的制动比例,从而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从总体上可缩短制动距离,第五部分:整车参数,汽车整车参数,外形尺寸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级端点间的距离。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级端点间的距离。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汽车整车参数,重量参数 1、整车装备质量 2、最大总质量 3、最大轴载质量,汽车整车参数,通过性及机动性参数 1、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2、轮距(mm):同一车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

12、间的距离。 3、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4、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汽车整车参数,通过性及机动性参数 5、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地距离。 6、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7、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汽车整车参数,通过性及机动性参数 8、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9、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以汽车输出动力的车轮数为计量依据,代表驱动轮数。,汽车整车参数,性能参数1、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3、 平均燃油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油消耗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