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28847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1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一位作家说过:我们华人,在心灵上有宋词的入心,元曲的安身,唐诗的永久慰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诗的经典-诗经,1.概况: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初春秋中的诗歌。,3.特点:句式以四言为主,语言丰富多彩,现实感强。,4.影响:对我国文学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小雅采薇,【感受诗经】,【感受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日常生活中,运用诗经词汇表达我们感情的现象比比皆是,关睢:辗转反侧 大雅大明:天作之合 采葛:一日不见

2、,如三秋兮 小雅伐木:“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乔迁之喜 小雅天保:君曰乃尔,万寿无疆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09年广东卷B)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 C. 诗经 D. 楚辞,C,二、楚辞的魅力,1.含义: 在南方楚国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因离骚最有名,又称为“骚体 ”。,2.特点: 浪漫主义,想象奇特;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句式比“诗经”较为灵活,3.屈原及其贡献:,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九歌天问九章,4.地位:,“风”、“骚”并称,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我既有这么多的内在美德,又有优良的才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

3、兰以为佩。 披江离与辟芷(香草),又编织秋兰为佩饰。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尧舜多么光明正大,遵循正道而大路畅通。 何桀纣之昌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桀纣多么放肆妄行,只贪便道而寸步难行。 余固有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我明知忠言直谏会遭祸害,可我忍痛而不舍弃。,三、汉赋的风采,1.含义,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2. 特点: (西汉)气势恢弘、词藻华美;(东汉)清新活泼,西汉早期:贾谊 全盛时期:司马相如 西汉后期:扬雄 东汉: 张衡 班固,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4.汉赋繁盛的背景:,两汉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四、唐诗,闻一多说:“一

4、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仙),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诗风狂放炽烈,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像。,“诗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诗风,狂放炽烈,想象丰富,语言率真自然。,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圣),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

5、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现实主义、凝重沉郁、忧国忧民。,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政治:国家统一 (2)经济:国力强盛 (3)文化:科举制度的实行;“以诗取仕”(4)民族: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5)对外: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6)政策:开明开放;统治者的推崇与重视(7)基础:吸收前代艺术的精华,唐诗繁荣的原因,“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

6、,少夺人衣作地衣。”这是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列作品与白居易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诗经国风 楚辞离骚 杜甫石壕吏 李白将进酒 A B C D,B,1.含义: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唐代产生,宋时盛极一时。,五、宋代词苑,2.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1)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北宋:柳永 南宋:李清照声声慢,(2)豪放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北宋:苏轼(东坡) 南宋:辛弃疾,宋词繁荣的原因, 经: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 市民阶层的扩大 政: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更能表达思想情感。 君主贵族的提倡 。,(2010重庆文综)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

7、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D,六、元曲的兴盛,1.含义:,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2.主要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1)散曲:金元时期北方民间兴起的一种新诗歌体裁。(语言更自由、通俗,形式更活泼),(2)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又称“北曲”。,3.元曲兴盛原因:,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的文化需求;统治者的享乐需要(燕乐需要)元朝废科举,士人转向戏剧。 元杂剧本身形式活泼、语言通俗,易接受。 元疆域广大,交通发达,各族交流频繁,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

8、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王国维人间词话曰: “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有境界而已。 精品,不可不读;美文,不可不品。 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2012大纲全国,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C,七.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1.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简史:,(1)宋元话本

9、体裁,(2)元末明初章回式长篇小说,(3)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小说走向繁荣,2.明清小说主要代表(一):,东周列国志,2.明清小说主要代表(二):,3.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经: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大量兴起,市民阶层壮大政:封建制度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败,文: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创造条件。,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肆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各项属于“市民文化”内容范畴的有 词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新儒学A BC D,D,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

10、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城市生活丰富 商品经济发展 包办婚姻逐渐废除 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 BC D,A,楚辞的形成,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这种歌谣到秦汉时还十分流行。,刘邦晚年,率军平息地方叛乱,路经故乡沛县, 悉召父老子弟畅饮叙怀,即兴而歌:“大风起 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 四方!”,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项羽,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司马相如上林赋,思考:以此赋为

11、例,分析汉赋具有哪些特点,篇幅较长 气势恢宏 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 辞藻华美 手法夸张,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

12、照 声声慢,婉约派代表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清新俊逸、刚健豪放,破阵子其一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豪放派代表辛弃疾,词作背景: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淮水以北的土地都归金统治,人们流离失所。宋人慨叹国耻国难的作品也多出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深山问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