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2720836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4 4 单元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检测单元检测( (四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119 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自由劳动力缺乏 工业投资缺乏 国内市场狭小国际市场不能扩大ABCD答案 A解析 农奴制的存在严重束缚了俄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资本和市场,但是俄国农奴制并不能阻碍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2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表明(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沙皇

2、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答案 B解析 从题干材料来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进行改革,这只是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3俄国 1861 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这是因为( )农民在农业生产之余可以自由地从事家庭手工业 个体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破产 法律上的自由使农民比较容易迁移和流动 政府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民进入工厂做工ABCD答案 D解析 中的家庭手工业是自然经济的表现,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实质是加强了农奴制,从长远看也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4某知名学者说:“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其主要依据是这

3、次改革(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答案 D解析 材料中“转折点”的含义,是俄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5史学界对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下列有关阿里改革的评价,与史实明显相悖的是( )A穆罕默德阿里通过改革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B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解除了地主对广大农民的封建剥削C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使埃及主权在较长时间里得以维护D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 B解析 穆罕默德阿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改革当然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因此,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不会解除

4、地主对广大农民的封建剥削。619 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纺织工业对棉花等原料的需求猛增,阿里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培植优质的长绒棉。这充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 )A能抓住机遇,根据国情发展生产B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C能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效益D能发展经济作物,加强对外贸易答案 A解析 由材料“纺织工业对长绒棉”可知 A 项正确。7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秦始皇的埃及版本” 。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实现了国家统一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统治残暴 遏制外来侵略ABCD答案 C解析 中国的秦始皇未涉及遏制外来侵略问题,故应该排除,是二者的相似点。8倒幕派是明治维新前重

5、要的政治派别,他们在推翻幕府统治的过程中,除大张旗鼓地进行军事讨伐外,还巧妙地利用了( )A农民起义军的力量B城市平民的力量C天皇的力量D西方列强的力量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分析时先理解在倒幕运动的过程中,中下级武士构成了倒幕派的主体力量,控制了西南诸藩的藩政,建立了根据地;与此同时,他们又巧妙地利用了天皇的名义。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倒幕派顺利地完成了倒幕的目标,推3翻了幕府的统治。918881894 年日本工厂数和蒸汽机数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其增长的世界背景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推动C明治维新的成功D垄断组织的出现答案 B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世界背景

6、” ,C、D 属内因,排除;结合材料时间及“蒸汽机”等信息,可看出其背景是工业革命。10明治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我们一般把这次改革认同为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分制度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答案 D解析 判断是否为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标准,在于是不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障碍。11日本明治维新与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似之处是( )A领导力量的构成B改革前的国际、国内背景C改革的直接目的D改革的结果和影响答案 D解析 俄国改革由农奴主阶级领导,旨在巩固其统治,改革前发动对外侵略

7、战争,战争的失败使其国际地位下降,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明治维新则是由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在天皇的名义下领导进行的,其目的是改变日本现状,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国强兵。改革前日本遭到西方列强侵略,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出现了严重危机。虽然两国的改革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都使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2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 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 )A宣扬经学B批判儒家思想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D否定孔子的权威4答案 C解析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借考证“新学”之伪来动摇封建的正统思想,宣传变法维新的思想。13在维新变

8、法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人考察较勤,故可以补我所未及。 ”这反映了光绪帝( )A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C变更国体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D大兴民权的意向答案 B解析 题干提供的相关材料表明该人物的倾向性,光绪帝是大清的皇帝,其目的是为了掌权和富国强兵,把西学为大清所用是其本意,不会变更国体和大兴民权。14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 ”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

9、法答案 B解析 A、C、D 三项均是从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的角度上分析的。B 项在题干中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另外该选项与历史事实不符。15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 、 “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 、 “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答案 B解析 俄国 1861 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都是推动本国近代化的改革,而且根源都是西方工业革命影响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1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 。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5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西伯利亚。材料二 讽刺政府钳制自由民权舆论的漫画。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文明的火炬”是什么?“到西伯利亚去”说明了什么?(10 分)(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件?结果怎样?(6 分)(3)据材料一、二分析俄日改革具有局限性的相似原因。(4 分)答案 (1)“文明的火炬”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统治方式。 “到西伯利亚去”说明了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

11、专制统治的挑战都要受到严惩。同时也说明了改革的不彻底性。(2)自由民权运动。1889 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3)改革的领导者是原有封建势力的代表。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

12、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10 分)(2)材料二中康有为没有认识到中日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 ,你认为当时中国与6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10 分)答案 (1)传统:天皇制度(专制主义)、武士道精神。消化: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建立新军队。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2)不同:19 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方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9 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时期,西方处于帝国主义阶段,正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险恶。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向西方学习,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本文来自微传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