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664456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春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2015春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2015春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2015春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2015春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春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春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解读,宜宾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郑学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整体简析,导读,资料袋,词 语 盘 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课文,精读,略读,展 示 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阅读链接,回 顾 拓 展,口 语 交 际 习 作,单元结构,单元整体简析,一组课文构成一个导学系统,突出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单元整体简析,走进西部,单元导读: 要点精读课文:草原白杨略读课文:丝绸之路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词语盘点口语交际 、习作:写一封信(信封的写法)回顾与拓展:学习收获趣味语文:标点符号的趣用,第一组,单元整体简析,永远的童年,单元导读:精读课文:

2、古诗词三首冬阳 童年 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 儿童诗两首词语盘点口语交际 、习作:看图习作、童年趣事回顾与拓展:学习收获课外书屋:高尔基童年,第二组,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一、单元导读:重视单元导读的“路标”作用,把握单元学习方向。,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

3、来和老师、同学讨论。,第一组,走进西部,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走进西部知识树,口语交际,课文,1草原,2丝绸之路,3白杨,4把铁路修 到拉萨去,使学生亲历 一次“手拉 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 口语表达、沟 通和交际的能力。,习作一,提高学生正确书 写信封的能力。,提高写作书信的能力。,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 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理解含义 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 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 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 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 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

4、主要内 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 的句子,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回顾拓展一,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本组课文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第二组,永远的童年,永远的童知识树,课文,口语交际 习作二,儿童诗两首,口语交际,习作,祖父的园子,冬阳童年骆驼队,古诗词三首,童年的发现,难忘童年,

5、古代诗词,反映儿童生活 的古代诗词,回顾 拓展二,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现代儿童诗歌,儿童美好的愿望 和快乐的生活,儿童时代求知若渴 的特点和想象力,祖父那犹如童 话世界的园子,自己童年与骆驼 有关的记忆,看图作文,童年趣事,满江红,周易,传家宝,偶成,离骚,荀子,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第一组:咀嚼 慢慢地嚼(读准多音字) 第二组:毡帽 侵犯 寂寞(读准易读错的词) 第三组:沙漠 寂寞 (区分形近的字) 第四组:卸煤(写对难写的字),二、识字写字:着力重点突破 备细节、教难点、重检查,例如:冬阳 童年 骆驼队,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高年级的学生,生字、

6、字音学习可在预习环节完成。,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三、词语及句子:正确理解,准确运用,注重积累。,词语教学可让学生前置学习,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提问、观察,再通过练习或作业形式进行评价。,前置学习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反复训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实现对新知识方法的迁移和知识的内化。前置学习是一条线甚至是一个面,它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四、整体把握: (1)落实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 (2)经常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3)设计好

7、关键问题,有效提问。 (4)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高年级阅读教学基本的任务之一。要根据不同文体,让学生逐步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1)落实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丝绸之路、白杨、童年的发现、等有具体情节的课文,都要求学生在朗读或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1.课题扩展法; 2.段意归纳整合法; 3.摘句归纳法(中心句、过渡句等); 4.四要素串联法;,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2)经常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理清文章脉络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使日后写作条理清楚。,把铁

8、路修到拉萨去: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童年的发现: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在课后练习及略读课文的自学提示中都有相关要求。(强化意识),(3)设计好关键问题,有效提问。,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高年级阅读教学要设计好关键性的问题, 既要能启发学生思考, 又能提供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例:白杨问题设计 这是( )的白杨? 父亲心中的白杨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质疑发问,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习兴趣。,(4)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

9、、说明、描写。 篇章结构特点:首尾照应、开门见山、过渡、篇末点题。 文章的表现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白杨,草原,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五、口语交际及习作:,口语交际 习作一: 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写一封信。,活动如何开展? 如何联系“远方的小学生”?,可利用借读生资源,分小组合作,给家乡的同学、朋友写信。,1.重点教授信封的写法; 2.注意信件格式和内容的指导; 3.让学生体验邮寄和收信件的真实感受;,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五、口语交际及习作:,口语交际 习作二: 难忘的童年 看图习作或写童年趣事,1.使自己快乐、好玩、高兴的事情。 2.幽默。因为有悖常

10、理的做法而出现了惊奇、意外、特别的情节或者结果。 (行文结构指导、把一件事写具体),写一个比赛场面,注意叙述要有顺序、有条理,注意详略结合,单元知识点整理及教学建议,六、教学资源:,1.教材资源、课堂资源 2.网络资源:图片、音乐、视频等穿越内蒙古中华一家根城南旧事新丝绸之路 3.社会资源:社区、学校、家庭、生活、自然、时事资源,草 原,阅读,训练,敕勒歌,抓住特点,了解作者,展开想象,体会含义,理解感情,最后一句话,理解内容,写实质朴清新、不雕饰,热爱草原,蒙汉情深,叙事,写景,基础,篇,句,词,字,精笔细描恰当比喻,背诵,作者,不忍分离,团结,热爱人民,解释,老舍,作品,语言,景物,造句,

11、记忆,认识6个,会写10个,读懂课文,背诵课文,说话,理解,情景交融,直抒胸臆,丝绸之路,阅读,训练,张骞,名字由来,了解作者,表达特点,体会含义,理解感情,伟大之路,理解内容,科技之路,隆重热情,友谊,文化,科技,基础,篇,句,词,字,文化传播,资料,西域,路上相迎,相见谦逊,薄礼不薄,传递,情感,作品,描写细腻生动:动作、语言、 表情栩栩如生 四字词语运用,前后照应,理解,填空,读懂课文,过渡句,理解,认7个,白 杨,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 句,联系上下 文。,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背诵 指定段落。,培养阅读记 叙文的语感,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 “浑黄一体、高大 挺秀”

12、等词语。,背诵爸爸介绍白 杨树的那段话。,感受作者对边 疆建设者的赞 美之情。,培养阅读记 叙文的兴趣,感受父亲这类 边疆建设者 的无私奉献的 精神。,体会白杨的特点 和爸爸的心愿。,在交流中感悟 文中的语言特点,体会借物喻 人的写作特 点。,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认识生字, 读读记记 词语。,把握课文 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 路的重要意义。,体会条理清楚 的表达特点。,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 “银装素裹、杯水 车薪”等词语。,感受建设者吃苦 奉献、乐观向上 和科学创新的 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 大开发的了解。,直抒胸臆,8个感情色 彩强烈的感叹句,恰当比喻、 语言直白简洁,古诗词三首,牧童

13、唐吕岩,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感知诗词大意,中心,体裁:宋词,感知诗词大意,中心,体裁:古诗,相媚好,自由自在,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体会诗词意境,体裁:古诗,亡(读w)赖,弄、铺,悠然自得,人情之美,生活之趣,怪生,感受童 年的快乐,棹,感知诗词大意,了解宋词,中心,内容,第一段(1-3),第二段(4-14),第三段(15-16),淡淡感伤,深深眷恋,学骆驼 咀嚼(4),写法,线索(利用驼队 回忆童年)倒叙,语言,想象驼铃用处 (59),骆驼队来了,想替骆驼 剪毛(10),追问骆驼去 处(1114),思绪回到现实,形象,骆驼队,具体,生动,冬阳童年骆驼队,一去不返,重临,祖父的园子,留心观察

14、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我”跟着祖父在 园子里干活、玩耍 (415小节),感受园子里所 有生命的自由 (1617小节),对园子的印象 (13小节),4 摘吃黄瓜, 追蜻蜓,玩蚂蚱,观赏小昆虫, 大榆树,真实表达感受,“我”的轻松、闲 散、快乐的心情 (1820小节),3 把狗尾草当谷 穗留下不铲除,跟随外祖父栽花, 拔草,种菜,铲地,6 沐浴阳光,感受花、 鸟、果、 虫的自由,5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用草帽遮脸睡觉,孩子气十足、语言新鲜、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童年的发现,起因,经过,询问老师,激发起 对人的起源的兴趣,观察鱼,苦苦思索, 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梦见飞行,结果,面临受驱逐和 迫害的风险,

15、执着探究,大胆发现,表达特点: 语言幽默、开头制造悬念,我想 高洪波,儿童诗两首,眼睛,街头,脚丫,小手,飞向远方,柳树根,童年的水墨画 张继楼,溪边,江上,土地,风筝,树枝,快乐生活,看书,钓鱼,游泳,不敢不尊重,自己,表达特点:语言优美明快。 一首动词准确;二首比喻方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整体简析,1.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杨氏之子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 语,写了姓杨的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晏子使楚改编自晏子春秋,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几次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有力回击了楚王;半截蜡烛节选自剧本,写了二战期间法国的一位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的秘密,与德国军官机智周旋。打电话选自相声大师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 2.体裁:文言文、历史故事、剧本、相声。 3.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20个生字,会认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词语盘点里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节奏和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初步了解剧本,体会相声的语言特点。 (4)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