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2650973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林业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林业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林业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林业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的调研报告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业的调研报告范文林业的调研报告范文近年来,我县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与兴林富民相结合,成果巩固与产业培育同步,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发展现状1、第一产业发展迅速。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 100。65万亩,其中有林地 68。43 万亩、疏林地 3。6 万亩、灌木林地 1 万亩、未成林造林地 10。02 万亩、宜林地 17。6 万亩。按森林类别分商品林 43。43 万亩,公益林 57。22 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 105。6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8。49%。干杂果产业基地建设顺利,现有干杂果总面积17。5 万亩,其中柿子 13 万亩,核桃 2。6 万亩,红枣

2、1。9 万亩;干杂果总产量 7 万吨,产值 7000 万元。2、第二产业基础薄弱。在干杂果深加工方面,建成年产柿饼 500 吨的加工企业 1 户、小型加工厂 3 户,建成柿子醋生产线一条,加上农户采用简易手工自发加工部分,据统计,全县每年共加工鲜柿 13000 吨,市场销售鲜柿45000 吨,还滞销 1XX 吨;随着柿树产量逐年增加,柿子滞销现象将越来越明显。木材加工业底子单薄,全县木材加工业仅有 49 户,主要有带锯解板 15 户,寿木加工 25 户,原木经营 4 户,农具配料加工 5 户;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精加工产品主要是梨枣木工艺制品,如擀面杖、捣蒜窝、拐杖、碗、酒杯、麻食板、茶叶筒、

3、调料盒等生活用品和神仙葫芦、木猴等旅游工艺品,但设备简陋,技术和工艺落后,各类产品档次低,不具备规模生产,年经济效益不足 500 万元。原木材年销售 200 余万元。全县第二产业年产值 700 余万元。3、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良好。近年来我县以“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开发大市场”为理念,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激活市场、强化两翼”的发展思路,以历史文化、休闲养生、自然观光、乡村旅游为重点,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森林旅游产业开发焕发出勃勃生机。五年来,我县相继投资 5。53 亿元,实施了大佛寺景区改扩建和周边环境治理、紫薇山公园、泾河防洪景观带、公刘教稼苑景区、泾河龟

4、蛇山大峡谷漂流、程家川古民居、侍郎湖生态休闲景区、拜家河观光农业长廊等十项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县林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总之,目前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步伐虽然较快,但经济效益依然偏低,仅为 8000 余万元,人均 272。1 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4。1%。二、存在问题1、森林改善环境能力低下。目前我县森林林木多为近十年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保存的中幼林,虽然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变,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但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能力还不能充分发挥,水土流失治理进度仍然缓慢,人居饮水严重不足。2、干杂果产业存在“大,小产业” 。贮藏、加工和深层次开发业发展滞后,干杂果中名优品种匮乏,市场竞

5、争力不强。尤其是干杂果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主栽品种不足。如柿子面积达 13 万亩、核桃 2。1 万亩、红枣 1。9 万亩,分别占干杂果总面积的 76。4%、12。3%、11。1%,但引进和繁育新优品种面积太少,占总面积不足 15%,致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未能将优势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3、林业开发层次较低。森林旅游业开发水平较低,正处在起步阶段,综合服务设施还不健全,难以吸纳外地游客来彬观光旅游。木制旅游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现有的均是一些小型加工企业,没有先进、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粗糙单一,难以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三、几点建议1

6、、狠抓森林抚育工作。对于目前建成的中幼林积极开展抚育工作,应通过对森林合理抚育,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抗逆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进一步提高森林生产效能和生态服务功能,控固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2、狠抓依法治林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保护和发展森林的责任制度,明确森林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的违法犯罪活动,树立执法权威,提升执法效果。全面监督重点区域的森林管理,加强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核查,准确把握森林信息动态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有效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3、发展林

7、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重点打造、集群发展、点面结合、形成优势的原则,真正把引导、扶持产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是成立专门的柿子产业机构,采取招聘考试、竞争上岗的办法吸收一批有专业知识、有工作能力的大学生或抽调现有技术人员,组成彬县柿子办。选派专业人员出外学习有关柿子深加工的先进经验,为柿子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针对我县柿子园的经营现状,积极实行流转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地处山沟里的原属一家一户所有的柿子树及集体所有的柿子园承包给善于经营、有能力作务者,走集约化的路子,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在群众生产方便、热情较高的村,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果民,进行户间联合,组建专门经济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规模生产,进一步培育优势产品,寻找和开发市场,以经济组织形式应对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市场。4、增加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和加大扶持力度。努力争取国家、省、市在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资金,并逐步提高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力争在经常性财政预算中,加大对森林保护、管理、林业科技教育、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旅游等事业的投入。在资金使用上,应增加后续管护资金,保证公益林生态效益的持续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