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鉴赏之表达技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644108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3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鉴赏之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古诗文鉴赏之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古诗文鉴赏之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古诗文鉴赏之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古诗文鉴赏之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文鉴赏之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鉴赏之表达技巧(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知识点划分),一.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一)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二)描写手法:白描、动静、虚实、细节、侧面、 烘托(衬托: a.正衬;b.反衬)、渲染。 二.表现手法:比兴、象征、想象(联想)、以景结情、意象组合欲扬先抑、小中见大。 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对比、设问、反问。 四.结构技巧:重章叠句、铺垫、过渡、照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 对比、起承转合,2,温馨提醒,答题三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2) 结合诗句阐释哪里用了这种手法,结合诗句描述 (3)此手法具有的作用(有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和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一.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一)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 江城子 苏轼(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4,抒情手法: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

3、来抒发情感的抒情方式。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该诗借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幽寂清冷的氛围,“愁”是该诗的“诗眼”,一个“愁”字点醒全篇,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体现出诗人的内心情感。,5,高考对接(2011年江西),滁洲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明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阐运用)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

4、情怀。(析效果),6,抒情手法: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理解: 诗中的墨梅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墨梅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主题: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满,也体现

5、了作者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7,抒情手法: 2.间接抒情,用典抒情: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

6、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8,2010年高考题 (10年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_,9,2010年高考题 (10年全国卷),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

7、谢,嘉树欲相依。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10,抒情手法: 2.间接抒情,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评论)现实。 绣岭宫词( 李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夜棠开尽飘香玉。 绣

8、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注:绣岭,长安著名风景区,专供唐明皇及其后妃玩乐之所。 李洞,生活于晚唐,是时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国是风雨飘摇,而僖宗荒淫嬉戏,贪残昏朽。 1、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副怎样图景? 答案:描绘了春天来临,春光融融,春草繁盛,棠花开尽,随风飘零,无人欣赏的荒凉图景。 2、赏析三四句 答案:写一位白发老翁唱太平曲,意在借古讽今。借开元盛世反衬僖宗的荒淫昏朽,表达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思慕,对危机深重,国势飘摇的社会现实的不满。,11,(二)描写手法,1.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

9、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诗首联写景,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首联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寻常的乡村秋夜的清静图画。画面清凉疏淡,行人绝迹,小虫有声,秋色浓重。,13,2.动和静,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笔给

10、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苍青的松树上,落下斑驳的月影,清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响声。这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动静结合,市局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流连忘返之情。,14,3.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用千古风流人物来衬托周瑜,突出了周瑜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地位。反衬: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反衬了今日处境的凄凉。,15,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

11、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采用什么手法写景,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对此加以分析。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1分),通过对卢岵处士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卢蛄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高洁,以及作者的景慕之情。,16,4.渲染,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里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等都是在渲染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以表达离别时伤感的气氛。,17,(2013 课标全国卷二 )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

12、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 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额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18,5.虚和实,诗歌中“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到,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景象和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景象和情境。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词中,写梦中的胜利是“虚”,写醒来后的白发是“实”,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19,6.细节,塑造人物形

13、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如: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最后一句就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诗人等着朋友如约前来,左等右等,朋友还不来,已经过了夜半了。百无聊赖之际,便自娱自乐,一个人摆棋子玩。一个“敲”一个“落”,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看似悠闲,实则因久等不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20,表现手法1比兴,古人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兴就是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的兴致,引发诗人歌唱。诗人找到一个话头,因此兴多

14、数用在诗歌的开端。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广泛的运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首联用锦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21,表现手法2象征,象征是指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借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表现手法叫象征。,石灰吟 (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

15、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22,表现手法3想象,想象指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 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纷下垂 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23,表现手法4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从军行 (唐)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