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1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人民版浙江专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643776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第1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人民版浙江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必修3第1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人民版浙江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必修3第1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人民版浙江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必修3第1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人民版浙江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必修3第1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人民版浙江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第1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人民版浙江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第1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人民版浙江专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必修三 文化史,考点2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一、宋明理学朱熹的理学思想1.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1)经济:宋代农业手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非常引人注目,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2)政治: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需要加强中央集权。(3)思想:唐宋士大夫的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的兴起奠定基础。(4)教育: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和科举制的改革与完善为学术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朱熹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1)朱熹的主张:“ 论”。主张先有理后有气,这是一种唯

2、心的观点。“ 论”。主张通过个人学习和实践学问获得精神满足并承担社会责任。社会政治理论:即以 。 为依据的社会政治理论。(2)朱熹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把儒学上升到天理的高度,确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气,修养,道统论,(3)朱熹理学的评价: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理学已经形成严密的体系,对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朱熹理学受到后世封建统治者的尊崇,逐步演变为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朱熹理学注重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以“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和扼杀人

3、们的自然欲望,产生消极的影响。,【学法指导】朱熹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新发展。复习时要重视朱熹的主要主张,朱熹理学与传统儒学有什么联系,又有怎样的新发展,尤其注意朱熹理学在当今社会的现实价值。,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法制思想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个性,摧残人们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

4、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2.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理,孔子,童心说,天下为主,君为客,学校,工商皆本,众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新发展:批判传统的儒学,使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更贴近国计民生,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思想体系。,【学法指导】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状况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打破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发展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因此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作为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生的先进经济的代言人,反映在文化上,必然要求反对君主专制

5、,要求重视工商业,要求民主进步。要学会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指导复习,要能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1.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是怎样改造和发展儒学思想的?他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泥于传统,构筑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批判旧儒学的三纲五常,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顾炎武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批判空谈理性的学风,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王夫之坚持儒学六经的治学原则,反对“天命论”,提出物质第一性的思想。,2.明清时期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色?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资

6、本主义萌芽产生与缓慢发展,君主专制强化,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产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思想体系。具体表现在: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分权众治;思想上:反对三纲五常,继承民本思想;学风上:反对理学的空谈学风,主张学以致用。,(2010浙江文综)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例1,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思想。题干材料中的甲方是陆九渊心学主张,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

7、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家价值的坚定信念。A项属于程朱理学主张,C项是王阳明心学观点,D项属于二程理学主张。陆九渊的主张“发明本心”,故B符合题意。,(2010江苏卷)“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例2,解析:“人人皆可以为圣”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了挑战。故正确答案为B。,(2010上海单科)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例3,宋代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所以选C。,(2010新课标卷)王

8、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例4,此题考查解读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体现了对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故答案为A。,(2010海南单科)“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例5,考查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意思是大丈夫之所以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明白事理,为了济世救民。所以选D。,(2008宁夏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目的关键词是“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体现李贽的异端思想。本题答案为A。,例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