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平顶山市2010年中招语文试卷评卷情况汇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642951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县平顶山市2010年中招语文试卷评卷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叶县平顶山市2010年中招语文试卷评卷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叶县平顶山市2010年中招语文试卷评卷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叶县平顶山市2010年中招语文试卷评卷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叶县平顶山市2010年中招语文试卷评卷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叶县平顶山市2010年中招语文试卷评卷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县平顶山市2010年中招语文试卷评卷情况汇报(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中招语文试卷 评卷情况汇报,叶县昆阳镇中学 王海平,试卷整体评价。201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全卷23题,由“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四部分构成。试题在2009年命题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一、 积累与运用:(28分)考查全面,个别题有新意。第1题考查字音,区别并正确使用多音字和同音词。第2题考查字形,能辨别错别字,正确书写汉字。这两题要求考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课标”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第3题考查文学常识(诗人、文学流派和古籍简介)和文体知识(古代文体“说”),要求考生平时在学习中注重积累和感悟,了解作

2、者、代表作和古代文体知识。,第4题是古诗文默写,形式多样且有层次。此题考查在相关提示下,准确默写古诗文名句。“课标”要求“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会背诵优秀诗文80篇”。第5题依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调整语序,做到语意明确、句子通顺。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平时阅读的积累、体验和语感的培养。第6题着重考查名著阅读,综合考查了考生对名著相关情节、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较往年命题的内容有深度,并有一定难度。选取水浒中人物,能理清故事情节和人物思想的变化。,现代文阅读的两个文段分别是一篇小说和一篇议论文。小说叙说的故事就发生在每一个考生身上,亲情每一个人都能感

3、知,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关怀亲情;匠人分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大师的寥寥无几,而考生正是匠人的替补大军,后天的大师今天准备的如何呢?设题考虑了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如小说阅读题中,语言概括、补写、词语好处、结构作用、句子含义等给了考生答题很大自由度,只要能够接近信息中心,便可以得分。议论文阅读题中,考查了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与方法等议论文基本常识,只要用心筛选,答题也不难。这两篇短文,选文非常切合考生实际,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关联,对考生感知亲情,回哺亲情以及了解掌握生活中普通人与专家学者之间的区别与关联有积极的意义。,二、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命题形式和分值与以往一样,延续对比阅读命题模式,一篇课

4、内,一篇课外,都与范仲淹有关,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所写,渑池燕谈录写的是范仲淹。设题基调继续高唱“先忧后乐”的主题,形式是考查基础掌握与拓展运用相结合。除了考查常用文言实词(“去”离开、“景”日光,阳光)、翻译重点句子、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还设置了第20小题这样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课内外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如果只是死读书、死背书,不了解范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操守,可能会无从解答,或解答不全面。古诗赏析部分选取了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第21题以炼字的角度命题,考查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内涵。第22题从诗句的“真意”入手命题,以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考生具备解读古诗词

5、的基础知识,是不难完成这样题的。,三、文言文阅读,四、 作文(50分)作文满分为50分。在总分120分的前提下,这样的赋分是比较合适的。作文既延续了多年的考查方式,又有所突破。表现为:两题任选其一,这是为了给考生更大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第(1)题,“我身边的_”(半命题作文)第(2)题,根据材料寓意作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材料作文。题目更多的注重贴近考生的生活,贴近考生的情感,贴近考生的积累。特别是第(2)题的命题,紧随当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要求学生能根据材料寓意,结合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自拟题目,任选一个角度作文,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与2

6、009年相比,今年作文试题难度系数继续降低,有利于大多数中下等生的发挥与展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更密切,有利于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命题导向更明确,有利于考查在具体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纵观整份试卷,今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选取材料及命题难度都较大,但是 选材较新,题型较全,灵活多样, 规范严谨,题量适度,赋分合理,区分度科学,是一份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好的试卷。,表一 抽样调查试卷各大题得分情况,一、试卷各部分情况分析评价,中招评卷情况汇报,从表一可以看出,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平均分为17.22,得分率为61.5;

7、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中,阅读一平均分为8.95,得分率为59.7;阅读二平均分为4.41,得分率为36.8;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平均分为9.16,得分率为61.1;第四部分(作文)平均分为42.97,得分率为85.9。其中现代文阅读二得分率最低;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的得分率也不高;只有作文得分率比较高。总的来说:试卷的难度系数基本符合中招试题的难度要求,但与前两年相比,试卷有些偏难。,表二 各小题得分情况分析表,从表二可以看出,比较容易的试题有1、12、23小题;难度较大的试题有2、3、5、6、7、9、10、11、13、14、15、16、19、20、21、22小题;中档难度

8、占了15分。试题难、中、易的比例分配为42.5、12.5、45。可以看出,中档试题的比例偏低,难题与容易题的分数比例比较接近,但难题的数量有16道,占总题数的69。另外,我们通过比较发现,作文人均得分42.97,得分率为85.9,得分率最高。可见,作文分是总分取胜的重要因素,二、试题得分情况汇报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7个小题共28分,人均得分 17.22,得分率61.5。每小题的得分情况为:1、字词题丢分,多为平时不细心。第2小题: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该题错选的较多,总分为2分,人均得分0.75,得分率37.5,得分率很低。此题难度不大,主要是学生对d项里“寒喧”的“暄”及“山青水秀”

9、的“青”辨别出错,选错不得分。,对策:字词需要平时日积月累,对于那些形近字,多音字,尤其是生活中易读错易写错的字更要注意区别和积累,平时在课堂上也要重视字词的学习。,2、文学名著阅读不够,文学常识缺乏。第3小题: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正确答案是B,选A者居多。原因是考查文学常识是近几年没考的,一部分学生对李白诗歌的浪漫风格了解不清,暴露了一些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无知,也暴露了同学们对课本中文学常识学习的放松,选错不得分。第6小题: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按情节的先

10、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4分)。,评分标准为:每个人物任选两个情节,符合要求即可。4分分值,人均1.43分,得分率仅为35.8.量分情况如下:如:人物与故事不符,有同学将“血溅鸳鸯楼、智取生辰纲-”等其他人的故事写到林冲和鲁达身上。顺序不对,没有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很多学生不了解相关故事情节,胡编造。、有错别字,如:“封雪山神庙”、“倒拔垂阳柳”。(以上四种情况均不得分),对策: 认真阅读名著,并且认真复习课本后边的名著导读,另外,还要重视课本的学习,尤其是名家名篇的学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3、背诵默写缺少精雕细琢。古诗文默写的内容均出自教材,但评分标准比较严格,错字、别字、漏字,均

11、不得分。古诗文默写的失误表现在:、错别字严重。如:“皆”写成了“偕”、“若”写成了“弱”、“依”写成了“倚”。、张冠李戴。春望中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感伤之情的句子,好多学生在“无情”上做文章,写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策:加强背诵,既要会背,又要会写,记诵准确,反复强化,防止弄混。,4、审题不清,逻辑思维能力差。第5小题: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分)。量分情况为:、个别学生不注意上下文语意连贯,导致顺序排错。、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只填了一个序号。以上两种情况均不得分。 5、综合性学习考查题:审题不细,表达不准。第7小题是综合性学习

12、考查题,其中又分两点来考:一是概括殷墟博物馆造型上的共同特点,并说说这种设计的好处;二是以导游的身份写一段参观殷墟博物馆后要继续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串连词,要注意两馆之间的联系并过渡自然,分值8分。,评分标准为:、共同特点2分,好处2分,共4分。能找到两个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并将其串联起来2分,过渡自然1分,语句通顺1分。量分标准如下:、未看清题干,两座博物馆“造型上”有何共同特点,而答非所问,扣2分。如:a、博物馆都是从内到外来介绍。b、它们都体现了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都珍藏了许多文物。、好处主要从“造型”和“文化内涵”两方面回答,大部分学生只注意了“文化”方面的好处,而忽视了“造

13、型“.扣1分.如:a.突出了悠久的历史,使人更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 b.形象表现出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可以进一步向人类展示中国文化的渊源流长.,.没有按照题目要求以“导游“的身份来写,不注意兩馆之间联系与过渡,却去介绍两馆的特点.扣2分.如:a.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博物馆在外形建造上也有共同之处,就是采用了仿字型建筑,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外型是采用象形文字的外型建造的.b、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安阳又一宏伟的建筑,建筑内容与殷墟博物馆很相似,包括主体馆广场字坊,字坊高18.8米,宽10米,其中辅助展品11300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等文体,是我国象征性建筑。、只写其中一个博物馆,而漏掉其中一个。扣2分。如:

14、a、先生们、女士们:我们即将参观中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即位于安阳的文字博物馆,在那里珍藏着甲骨文、金文等诸多文字,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商代文字的风采吧!,b、同学们,你们去过殷墟博物馆吗?那里珍藏着五千年的历史,那里的文物多种多样,如果你去那,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5、不明题意,写成了参观中国馆、鸟巢、军事学院等,脱离材料。扣4分。6、形式五花八门,有对联、快板、打油诗等,扣4分。,对策: 加强阅读,增强语感,认真审题,抓住要害,强化训练,注意表达。,二、现代文阅读: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1、缺乏概括力。第8小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3分。本题考查学生对事件的概括能力,解答

15、此题可以从记叙文的要素入手,人、事或起因、经过、结果。因此,在评分时我们考虑了这些因素,同时也扣题中“简洁”这一要求。评分标准为:一句1分,意对即可,共3分。量分标准为:、要素不全。a、只有起因、没有经过、结果。扣2分。 作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老师在作文课上教同学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b、只有起因与结果,扣1分。,如:老师在作文课上要求同学们写一则假设妈妈丢了的寻人启事,结果失败了。老师要求同学们写妈妈丢了的寻人启事,同学们没有完成,说明了一个道理。 只有起因与经过,扣1分.如:在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写一个找妈妈的寻人启事,同学们议论纷纷.2、脱离题干要求

16、,扣3分.a、没有注意到“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而是概括成了文章中心或目的。,如:关爱他人,先从关爱父母开始。通过一节作文课展现了学生普遍缺少感恩之心,不关注父母。b、语言概括不简洁,扣1分。如:起因:在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则假如妈妈丢了的寻人启事。经过: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但不能说出妈妈的体貌特征。结果: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老师告诉同学们是因为对妈妈关注太少。,3、 审题不清,脱离语境,答非所问。第9小题:第9段开头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3分。评分标准为:联系上下文,用叙述的语言写出“七嘴巴舌讨论的内容即可,3分。量分标准为:、只写一到两

17、句内容或一到两个特点,不能体现七嘴巴舌,扣2分。如:a、有人说:“我妈妈很温柔”。有人说:“我妈妈很严厉”。b、“我妈妈非常和蔼,总是对我特别好,非常关心我,我要什么就给我买什么。”,、大多数同学不注意审题,写的都是体貌特征,扣3分。如:a、我妈妈身材矮小;我妈妈皮肤很白,身体很高;我妈妈腿很粗,长得很黑。b、我妈妈烫着卷发,是黄色的;我妈妈眼睛很大,嘴唇很红。、缺少实质内容,答非所问,扣3分。如:a、班里炸开了锅,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说哪班哪个同学长得很漂亮,哪个男孩长得帅,哪个同学的母亲很漂亮。b、甲:“你妈妈什么样子?”乙:“很普通,平凡,你妈妈呢?”丙:“都一样吧,记不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