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2631633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生物试题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4545 分)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51-25 题每题题每题 1 1 分,分,26-3526-35 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4545 分)分)1. 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 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 淋巴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

2、液和淋巴液构成,A 项正确;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浆和淋巴结中,B 项正确;淋巴液经淋巴循环,最终在左右锁骨的静脉处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C 项正确;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中的,D 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免疫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B.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 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血浆渗透

3、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A 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 错误;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因其有调节作用,C 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A. 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 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

4、由弱碱性变成弱酸性C. CO2、血浆蛋白、糖原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细胞肿胀,静脉滴注 1.8%NaCl 溶液可以治疗,主要原理是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答案】D【解析】细胞外液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A 错误;由于内环境中含有大量缓冲物质,所以血液的 pH 值维持不变,B 错误;糖原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C 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 18% NaCl 溶液) ,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D 正确。【考点定位】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 某同学未吃早餐,到第

5、4 节课时,下列有关他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B.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C. 胰高血糖素抑制了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D. 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答案】C【解析】A、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A 正确;B、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C、胰高血糖素不会抑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相反的,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为,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升高,在血糖水平升高后,会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以维持血糖水平

6、的稳定.,C 错误;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得血糖升高,D 正确.5. 甲、乙、丙、丁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A. 甲和乙 B. 丙和丁 C. 甲和丙 D. 乙和丁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甲图电极左插膜内右插膜外,甲可以测量静息电位;乙图两极都插入膜内,无法测量静息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偏转;丙图电极左插膜外右插膜内,可以测量静息电位;丁图两级都插入膜外,无法测量静息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故能够测到膜电位的是甲和丙,C 正确。A、B、D 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7、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 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 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 关闭突触后膜的 Na+离子通道C. 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 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知,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一种,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因此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C 正确。A、B、D 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

8、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 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 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 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答案】B【解析】突触后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也会膨大而形成突触小体,该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也含有神经递质,这说明突触后神经元也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A 错误;只有兴奋时神经元才会释放神经递质,换言之,突触后神经元在静息时不释放神经递质,B 正确;突触小体中的突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

9、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C 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导致离子跨膜运输,所以能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 正确。8. 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A. a、b 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a 和 b 同时作用于 z,对 z 产生促进作用C. x、y 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D. 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 x、y 的分泌功能【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控制,因此 x、y、z 分别是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a 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10、,A、C 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B 错误;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 x、y 的分泌功能,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分泌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9. 2011 年 11 月 8 日,因醉驾造成四车连撞,四人受伤,而被判六个月拘役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获释。近年来醉驾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A. 大脑脑干小脑 B

11、. 大脑大脑脑干C. 大脑下丘脑小脑 D. 大脑小脑脑干【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语无伦次是大脑受影响所致,因为语言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呼吸急促是脑干受影响所致,因为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行动不稳是小脑受影响所致,因为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A 正确。B、C、D 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10.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

12、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大胆推测 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突触小体中有细胞核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化学递质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轴突的末端膨大成球状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与此无关,不符合题意;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释放神经递质但由于突触后膜上没有相应的受体而无法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符合题意;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不符合题意;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兴奋就无法在突触

13、中传递,符合题意。D 正确。A、B、C 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元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1.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B. 通过体液运输C. 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 微量、高效【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身体各个部位,A 错误;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B 正确;激素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 正确;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高考资源网() 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