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2631527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汽车区六中高二年级汽车区六中高二年级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生物学科生物学科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 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B. 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C. CO2、解旋酶、Cl、尿素D. 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A 正确。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不是内环境成分,B 错。解旋酶在细胞内促进 DNA 解旋,不是内环境成分,C 错

2、。载体是细胞膜运载物质的工具,不是内环境成分,D 错。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2. 完成生物节律、排尿和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分别在A. 下丘脑、脊髓、大脑 B. 大脑、脊髓、大脑C. 脊髓、大脑、下丘脑 D. 下丘脑、脊髓、小脑【答案】A【解析】生物节律是由下丘脑控制的,排尿反射是由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完成生物节律、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下丘脑、脊髓、大脑,故选 A。3. 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B. 一个神经元

3、只有一个突触C.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D. 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答案】C【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A 错误;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神经元联系,形成多个突触,B 错误;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C 正确;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透过突触后模,D 错误。4.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是外正内负,受到兴奋时变为外负内正,分析图

4、中所给图形,静息状态应是,A、B、C 错误。兴奋时是,D 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5.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儿童患佝C. 细胞代谢紊乱 D. 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答案】C【解析】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不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加快,A错误;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 错误;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C 正确;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的血钙过高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血

5、钙过高,D 错误。【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稳态的生理意义,解题时要准确理解稳态的含义是包含内环境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内环境稳态的破坏可以 是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A、B、D 只是稳态遭到破坏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6. 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已免疫的机体 未免疫的机体 再次接受相同的过敏原 接受过敏原A. B. C. D. 【答案】A【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故 A 正确。【考点定位】过敏反应7. 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

6、所有高考资源网- 3 -A. 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B. 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C. 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D. 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答案】C【解析】一个人如果长时间不喝水、不吃饭,体内血糖浓度会降低,体内水分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持血糖稳定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增多,为维持渗透压的稳态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多反而使代谢加快,不利于保持体力。考点:本题考查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8.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

7、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A. 使用有机磷,在 a 处给予刺激,b 处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B. 使用有机磷,在 a 处给予刺激,c 处保持静息电位C. 使用蝎毒,在 a 处给予刺激,b 处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D. 使用蝎毒,在 a 处给予刺激,c 处产生动作电位【答案】A【解析】在 a 点给予刺激,在 b 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但有机磷农药使用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神经递质不能被分解,使得 C 点持续兴奋,A 正确B 错误。而使用蝎

8、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兴奋)的产生,b 点不能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c 处不能形成动作电位,CD 错误。【考点定位】神经调节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9.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马的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属于A.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特异性免疫、抗体C.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特异性免疫、抗原【答案】D10.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人和高等动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不直接相关的是A. 通过血液运输氧和废物B.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使呼吸加

9、快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 食物被消化吸收后,产生的废物通过粪便排出体外【答案】D【解析】氧气和代谢废物是内环境成分,内环境中的氧和废物需要血液运输,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 错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过程,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B 错误;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在血浆中,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C 错误;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是与外界直接相同的,不属于内环境。11.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下列哪种物质联系的A. 神经递质

10、B. 水 C. 葡萄糖 D. Ca2离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神经末梢处有突触小体,内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作用于突触后膜,选 A考点:本题考查兴奋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2.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A. . B. C. D. 【答案】C【解析】A、图示兴奋由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引起其兴奋或抑制,A、B 正确;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

11、,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不可能由突触后膜释放,作用于前膜,C 错误;D、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D 正确。故选:C。【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名师点睛】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

12、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13.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C. 血浆、组织液、淋巴 D. 内环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4.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 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 B. 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C. 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D. 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行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组成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分析综合作用)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