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2631510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考试生物试题生物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 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C. 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答案】B【解析】细胞外液是指多细胞生物的体内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又指内环境,A 正确;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

2、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B 错误;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物质交换关系:血浆与组织液相互交换、组织液中的物质透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中、淋巴中的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进入血浆,C 正确;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 、水、无机盐、激素、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等物质,D 正确。【点睛】解答 C 选项,关键要理清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2.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 肌肉注射青霉素B.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D. 喝牛奶,进入胃中【答案】A【解析】肌肉注射青霉素,是把青霉素注射到

3、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可以看作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进入内环境,A 正确;输卵管与外界相通,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不是进入内环境,B 错误;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细胞是进入细胞内液,不是进入内环境,C 错误;胃通过食道与口腔与外界相通,牛奶进入胃中不是进入内环境,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于要知道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3. 某高一新生在军训时脚底部打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淡黄色液体来源于A. 血浆 B. 组织

4、液 C. 淋巴 D. 细胞外液【答案】B【解析】高中新生进行军训时,由于挤压和摩擦使局部毛细血管壁透性增大,血浆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的液体增加,在局部形成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指组织液,故选 B。4. 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 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 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答案】C【解析】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内环境,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 正确;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 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C 错误;内环境中,

5、血浆中的的蛋白质含量最高,D 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与稳态5. 如图表示分布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某组织局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处与处血浆所含的 CO2浓度相等B. 结构内溶液中蛋白质含量低于处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C. 处进出血管的物质可能分别是废物和营养物质D. 若结构管道阻塞,则处溶液含量将增多【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为动脉端,所含二氧化碳较少,为静脉端,所含二氧化碳较多,A错误;为毛细淋巴管,为毛细血管动脉端,结构内溶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低于处血浆,B 正确;都为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能相互转化,因此代谢废物和营养物质会通过扩散作用进出血

6、管,C 正确;若淋巴管阻塞,则处溶液组织液含量将增多,会导致组织水肿,D 正确。6.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 维持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使生命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 项正确;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pH,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 项正确;神经细胞

7、的正常兴奋性与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关,C 项正确;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D 项错误。7. 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D.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剧变不会引起稳态的失衡【答案】D【解析】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A 正确;人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 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8、,C 正确;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 错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8.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A. 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B. 免疫系统可监控和清除人体内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C.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D. 抗体、淋巴因子、血红蛋白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答案】B【解析】激素进入血液没有选择性,但能特异性地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A 错误;免疫系统可监控和清除人体内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

9、实现内环境的稳态,B 正确;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C错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血红蛋白属于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是免疫活性物质,D 错误。9.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B.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 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A 正确;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

10、行传导,B 正确;C、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C 正确;D、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由脊髓等低级中枢完成,受高级中枢调控,D错误故选:D10.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D【解析】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

11、肉收缩使产热增加,A 正确;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B 正确;寒冷时,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C 正确;寒冷时,下丘脑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得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加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D 错误。【点睛】以冬泳过程中的体温调节为命题切入点,综合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以及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解题时,抓住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才能维持体温恒定,则低温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加产热量和散热量来维持体温。11.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 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

12、引起唾液分泌D. 这一过程中有“电一化学一电”信号的转化【答案】C【解析】此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因此,条件反射需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A 正确;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和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那么,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增加这一反射的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B 正确;颜色无法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只能是眼睛里的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再将刺激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C 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部位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所以这一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信号的转化,D 正确。12. 蛙的神经元内、外 Na+浓度分别是 15mmol/L 和 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 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 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B. 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C. 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 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答案】B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解析】神经元上动作电位是由的 Na+内流造成的,顺浓度梯度运输,没有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而恢复静息电位时,Na+排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