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2614131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朋友们:相信大家对天门山并不陌生。1999 年 11 月举行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完成了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溶洞的壮举,天门山的名字一下子走进了世人的视野。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门山的风采,今天,你们终于如愿以偿!天门山距张家界市区南侧约 8 公里,山顶南北宽公里,东西长公里,面积平方公里,海拔,它以发育较齐全的岩溶地貌区别于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观,是一座四周绝壁的台形孤山。天门山东汉时称嵩梁山,三国时因山壁洞开一门,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为天门山,并拆武陵郡置天门郡。天门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并经受亿

2、万年风雨剥蚀,尤以三迭纪燕山运动为最甚。白垩纪末,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天门山进一步抬升,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孤山,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几公里之内高差达 1300 多米,从而造就了天门山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天门山气象独特,门洞奇绝,植被丰富,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与佛道文化的神秘载体,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为了加快张家界旅游开发的进程,天门山正处在规模的开发建设中。有的景点尚未正式开放;世界最长的天门山索道以及天门山寺正在筹建之中。(天门洞)在天门山 1264 米高的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天然门洞,洞底至洞顶米,宽 37 米,纵深 30米。洞北面顶部边缘

3、,有倒垂的龙头竹,它的根像龙头,树叶像凤尾,因此又叫凤尾竹。东侧是高约 200 多米的沟槽,有泉水从上面飘散,落下点点梅花雨。据说谁能张口接下 48 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门洞口,经常能看到岩燕飞舞,山鹰盘旋。随着天气的变化,天门洞有时候吞云吐雾,有时候明朗似镜,构成循环往复、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那么,天门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覃功炯先生认为是“漏斗”溶蚀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天门洞东侧地形微向西倾,西侧地形微向东倾,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洞道。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 320 度左右节理所切,同时有一条走向 40 度的节理在天门洞处与其相交。洞顶的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后

4、,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涌入土中的水,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朝着向斜的核部汇集下流,长期不断的溶蚀过程使局部崩塌,最终使两组溶洞并为一体,形成了天门洞。但是,也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天门洞照此理形成,为什么洞的底座是一块巨大的平台,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吗?所以说,天门洞的形成至今还是未解之谜。(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 ,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

5、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大。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 。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 163 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龙头岩)这叫龙头岩。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转动的龙头。龙头岩面临百丈悬崖。据说过去有不少香客为表示求神拜佛的诚意,手抱龙头绕悬崖转一个圈,只要心诚,保你无事。后来,龙头

6、被人掀下悬崖,现只能看到安放龙头的石坑。龙头岩是观日出去海的最佳观景台。明代岳州知府李镜有天门山唱和诗咏赞: 小山历尽到高峰,万仞天门咫尺通。仰望蓬莱红日下,远瞻庐阜白云中。苍崖突兀松杉古,曲经迢遥马迹空。欲造最高峰上立,飞腾须是仗天风。(赤松峰金水池)这个小水池,长约米,宽米,深仅几公分,无论怎样干旱,池水终年不涸,据说这是远古时期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炼丹的金水池。北面绝壁下有一形如丹灶的山峰叫丹灶峰,峰顶时有云雾缭绕,像灶膛升起的青烟,相传是赤松子炼丹用的灶。前人有诗:“荒烟杳露处,昔有仙人处。遗迹留丹灶,还疑常来去。 ”丹灶峰下有雷洞和电洞,传说赤松子炼丹,除了用金水池的水,还要借助雷、

7、电才能达到一定的火候。(野佛藏宝处)天门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说不清道不明,其中有四大古谜,代代相传,没有人破解。一是天门洞开之谜,二是鬼谷子显影之谜,三是山顶翻水之谜,四是野佛藏宝之谜。传说这大榉树下就是当年野佛藏宝处。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 “天门山”篇有这段文字“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 ”(鬼谷洞)相传李自成部将野拂当年上山时,带了 100 多人马和许多金银财宝,雇乘九只木船逆澧水秘密潜入大庸境内,神不知鬼不觉上了天门山。野拂这次出家,并非真正要“立地成佛” 。而是每日“枕戈待旦” , “拔剑登坛” ,准备有朝一日“恢复中原” 、 “扫平寰宇”

8、 。但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土崩瓦解,清廷建立,野拂终于忧患成疾而逝。据说,临死前,他将带来的财宝全部分散秘藏于天门山中几个秘密去处。并用毒酒将藏宝民工全部毒死。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江洋大盗、香客和天门山的神秘僧人都借故上天门朝拜,实际上是为偷窥地形,寻找宝藏,但都空手而归。财宝究竟藏在哪里?始终是个谜。站在这里远望 300 米开外的百丈绝壁上,有个倒梯形的山洞,洞口有树,并有瀑布向洞外飞洒,飘渺如烟。相传战国名士鬼谷子曾在洞里面壁学易 ,潜心练功,创立闻名天下的“鬼谷神功” 。又藏有武林秘笈天门三十六量天尺 ,后人就叫此洞为鬼谷洞。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术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捭阖策被称为奇书,是

9、研究从政治上、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手段搞垮对方的学问。史学界评论说,一部战国乱史就是从鬼谷洞演绎出去的,足见鬼谷子其人了得。清人罗福海有鬼谷洞诗一首:“桃花流水去飘然,笑入云深访洞天。隐逸流多埋姓宇,纵横术竟出神仙。道书壁上文留篆,丹决炉中火化铅。满耳恍闻钧奏乐,一条瀑泻万峰巅。 ”得鬼谷神功真谛的山脚西溪坪、官黎坪一带,是有名的硬气功之乡,气功大师赵继书曾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欧洲各国,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从古到今,闯荡鬼谷洞的勇士不知多少,都没有探出个名堂来,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天门山南麓赤松村有位退伍军人李光玉曾先后六次缒索下洞考察,一次探洞时他偶尔用相机拍到了鬼谷子面壁学易的头像。这是一

10、个侧面像,五官轮廊,清晰可辨,与至今流传甚广的鬼谷子画像有异曲同工之妙。鬼谷子的影像如此维妙维肖,是偶然还是巧合,抑或是上苍有意的安排,又成为天门山的一个难解之谜。(空中园林)请大家留意,游道两边有许多裸露出地面的石芽和石林,高高低低,形态各异,像是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这是天门山岩溶地貌的又一显著特征。山顶有多处成片的石芽和石林,分布于密林中间,形成独特而又原始的空中园林,它们像一座座迷宫,又像是朴朔迷离、变化万千的八阵图。游人穿行其增,情趣无限。民间相传,谁要是能顺利地穿过这些迷宫,也就能畅通无阻地闯过佛家所谓的四十八道众生关。朋友们,不妨现在就试一试,我祝大家的人生之路畅通无阻。(李娜小木

11、屋)这栋七字形木屋,就是著名歌唱家李娜的房子。1997 年 5 月,李娜唱罢一曲青藏高原 ;不久就突然消失了。新闻媒体到处找不到她,原来她上天门山来了。住了几天之后她被这神奇的天门山吸引了,震撼了,很快作出两个决定:一是正式把户口迁到天门山所在的张家界市永定区;二是在天门山顶上为自己修栋房子。1997年 6 月 6 日,李娜正式成为永定区的市民。听说李娜要在天门山修屋,老百姓高兴极了,二话不说,把一根根木材、一匹匹砖瓦从山下,从悬崖峭壁上抬到了 1500 多米高的山顶上,一个月后小屋便建成了。李娜在她“窝”里,又作出了让世人震惊的第三个决定:出家!不久,李娜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山西五台山剃度学佛,

12、并改名释昌圣。离开天门山之前,李娜特别为侍候她近一个月的看山人胡大婶献唱了一首嫂子颂 ,接着又放开歌喉,面对群山沟壑演唱了她的助手为她“量体裁衣”创作的高三个半八度的天门山 ,以此告别她的第二故乡放父老乡亲。 天门山走近你,为那亘古不变的誓言,走近你,为那遥远如初的梦幻,是什么让我的心如此安宁,我终于看见了天门山朋友们,关于李娜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在天门山安家?这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还是由你自己去破译李娜的这个人生之谜吧。(吊索溶)传说当年鬼谷子第一次上天门山就是从杆子坪经老道湾,从悬崖峭壁吊索上到山顶,然后才下鬼谷洞的。在这悬崖之下,至今还残留着一串铁链子。(俯视天门)站在这里可以俯视面

13、向北面的天门洞,以及天门山公司正在修建的通天大道。1999 年 11 月世飞赛期间,中央电视台 6 号机组正是在这里拍摄飞机穿越天门惊人场面的。这儿距天门洞垂直高度 200 多米。(原始次生林)天门山与张家界一样,同属国家森林公园,植被非常丰富。山顶保存约 500 亩原始次生林。据考察,这里天然分布着维管束植物 134 科、353 属、532 种。其中 95%是阔叶林。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珙桐、香果、连香、金皮槭、血皮槭、杜仲、红榧、银雀等。在这片原始次生林里,沿这条游道走,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珍稀树种。这是血皮槭,树干表层的皮层血红色,秋冬季节,稍老一些的树,表层的树皮大块大块裂开,附在树干上

14、,薄薄的像抖开的鳞甲。这一片是鹅耳枥。鹅耳枥是地球植被种类的新家族,1998 年由中南林学院林原旺教授在天门山首次发现,被国家林业部门的权威机构命名“大庸鹅耳枥” 。这是株被称为“鹅耳枥王”的千年古树,需两人合抱。鹅耳枥树质坚硬,可做农具家具,可提取拷胶,种子能榨油,浑身是宝。(珙桐湾)珙桐被称为植物“活化石” ,是世界上极其珍贵的树种,尤其在海拔 1500 多米的高山之巅成群落分布更是罕见,但在天门山、八大公山发现了规模很大的珙桐群落。眼前这一片珙桐有 100 多株,所以这里又叫珙桐湾。珙桐花像鸽子,六月花开时,树枝上像站满展翅欲飞的鸽子。林间还有天麻、黄莲、当归、七叶一枝花等珍贵药用植物。

15、1984 年,林场工人在这一带发现过头上只长一只角的独角兽,全身麻灰色,有小牛一般大。山上还两次发现米猴,身长约 1013 厘米。史载:米猴,又名哈吧猴,此猴体小,可藏于袖内。(灵泉院即云钵庵遗址)灵泉院背靠云梦山,坐东北朝西南,原建筑两进三间,背风向阳,环境非常幽美。唐末五代时,处士周朴归隐于此。1975 年在遗址前的古树下,挖出龙首带铭文的七星铜剑,铭文为“天门山玄帝祖” ,一起出土的还有四个铜菩萨,经鉴定系唐代文物,属国家一级文物。玄帝应为道教,据传天门铜剑是唐肃宗李亨时,旦子和尚所藏,为镇山之宝。旦子和尚据传是天门山佛寺的第一任住持,由此可佐证天门山本有佛道一体的先例,市内普光禅寺则是

16、佛儒道合流的典型。 (云梦绝顶)云梦绝顶东、西、北三面都是万丈绝壁,边缘有三个天然以观景台。在这里俯视,张家界城区的房屋街道,仙人溪两边的沟壑群峰都历历在目。还有西北面的朝天观三姊妹峰,以及更远处的永顺、慈利、沅陵境内的群山也清晰可见。真有“一览众山小” 、 “澧水瘦如肠”的感觉。雨后初晴,在这里观云海将是一大享受。那不停翻滚着的云团,犹如排空巨浪,汹涌澎湃,给人以一种征服高山的豪迈和远离的尘世的超脱。(周朴墓)周朴是五代后晋处士,慈利人。他学识渊博,为躲避当时的战乱,隐居天门山灵泉院,以耕读为娱。当时割据南方的楚王马殷、马希范父子,慕其才学,多次请周朴出山,都被他婉言谢绝,后老死天门山。他的墓被一圈天生的环状石牙包围着,前面有三台石砌的弧形拜塌,塌后是墓。周朴墓是山上的重要古迹。周朴在天门山著有灵泉诗集行世。其中有一首咏天门山灵泉院的诗:华亭参后最幽玄,一句能教万古传。猿抱子归青嶂外,鸟衔花落碧崖前。虽知物理无穷际,却恐沧溟有尽年。为抱五湖云外客,何妨来此老林泉。(大榉恋石)榉木是现代建筑装修材料中的首选材料,十分珍贵。这棵大榉长在一座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