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论(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612266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论(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论,本节提要,一、马恩现实主义理论出处 二、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 三、马恩现实主义理论主要观点,一、马恩现实主义理论出处,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虽无现实主义术语,却有现实主义思想,集中反映的是马恩合写的神圣家族(18441845年)针对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进行评论等。,第二阶段: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其集中表现是马、恩写给拉萨尔的信。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1859年5月18日)中,首次将“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和美学理论术语使用。,第三阶段: 19世纪80年代,代表作品是恩格斯的两封信:致敏考茨基(1885年11月26日)和致玛哈克奈斯

2、(1888年4月初),马恩的现实主义理论形成成熟的科学体系。,二、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 思想来源,1、哲学来源,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识论。,2、传统现实主义影响,现实主义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 (1)创作方法 (2)文艺思潮,(1)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 A、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 B、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 C、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方义经历,古希腊的摹仿说,亚里士多德在

3、诗学中指出: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 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阿尔贝蒂要求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 18世纪启蒙运动后再现理论,狄德罗和莱辛在沙龙、汉堡剧评中,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席勒更是在论素朴的与感伤的诗中,从偏重于直接反映现实的“素朴的诗”和偏重于表现由现实提升上去的理想的“感伤的诗”两方面区分了现实与浪漫主义。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的自然主义,创作方法: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A、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 B、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

4、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 C、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3、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思潮,特指发生在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运动 批判现实主义由高尔基提出并下定义: 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现实主义历史,A、从时间看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开始形成并获得初步的发展。 从三十到四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西欧的批判现实主义开始走下坡路,欧洲文坛上出现了自然主义的

5、流派标志着这一资产阶级艺术潮流的败落。 B、从空间看 批判现实主义的中心由英,法转移到俄国。这时,继普希金,果戈理之后,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契可夫纷纷登上世界文坛,代表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成就。,欧洲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司汤达以小说红与黑为这种文艺思潮奠定了基础,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成了批判现实主义力所能及的最高成就。此外,福楼拜、梅里美、左拉,莫泊桑、都德、小仲马以及罗曼罗兰等人,都带着闪耀着批判现实主义锋芒的小说涌上文坛,形成了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波澜壮阔的艺术洪流。整个时代作家辈出,巨著丛生,文坛盛况,蔚为壮观。 在英国,狄更斯和萨克雷也代表了当时中小

6、资产阶级的利益,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罪恶与腐败,作了揭露和批判。狄更斯的小说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和双城记等,萨克雷的代表作是名利场。此外,夏洛蒂勃朗特和盖斯凯尔夫人等人,也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加入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普希金,果戈理之后,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契可夫纷纷登上世界文坛,代表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成就。,三、马恩现实主义理论主要观点,主要涉及现实主义创作论的真实性、典型性、倾向性及三者间的关系,1、真实性,(1)“现实主义”出处,恩格斯针对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批评拉萨尔“ 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 为了席勒而忘了莎士比亚”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1888

7、年4月初于伦敦)您的小说( 城市姑娘 ),除了它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以外,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它表现了真正艺术家的勇气。,(2)“现实主义”内涵,A、从作品反映现实真实程度看客观真实,(A)历史真实:指历史的大环境、大背景必须符合历史真实。 (B)艺术真实: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前提下,通过艺术构思和虚构想象使作品富有生气 (C)细节真实:指文艺作品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自然环境等最小单位组成的真实 拉萨尔济金根不符合历史真实,B、从作品表现作者态度的真实看主观真实,(A)表现了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勇气 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勇气:敢于反对偏见和错误,并力图回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社会问题。 这是一个现实

8、主义艺术家应有的精神品质,是一切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必要前提 (B)揭露现实矛盾和阶级对立 揭露不是采取自然主义态度,而是描写隐藏在这个故事背后的阶级对立 哈克奈斯城市姑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纪年代英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3)当下文艺创作对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偏离,从作品再现客观生活内容看 建国前三十年:作品从概念到生活明显后二十年:能够从生活出发,新写录实,新现实主义 从作家对现实的主观态度看 建国前三十年:歌颂后二十年:歌颂、暴露、中立都有.新 写实的自然反应,新现实主义的回避矛盾,2、典型性,典型性格、典型环境,(1)典型,典型,一词产生于希腊文,从古希腊时代开

9、始,哲人们创造了典型理论,不过他们只看重典型的一般性、普遍性特点,共性论占主导地位; 从18世纪开始,西方人重视典型的特殊性、偶然性,个性论占主导地位; 从19世纪开始,典型理论经德国歌德、黑格尔、俄国别林斯基的发展而渐趋成熟,后来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阐明典型理论,将一般性与特殊性、普遍性与偶然性结合起来,把这一理论推进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20世纪之后,典型理论在有些国家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过,随着西方的文学理论视野的转移,典型理论逐渐归于沉寂。 典型理论传入中国,是在五四运动之后,而真正得以充分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今天,人们谈论文学形象,仍沿用典型理论,如典型性、典型化、

10、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环境,甚至人们把典型论泛用于学术和生活的许多方面,如用“非常典型”或“不够典型”来形容某事某物某人。典型理论虽然不是最早产自中国,但至今已经完全中国化了。,(2)典型性格,A、理论出处,恩格斯在致敏娜考茨基中,对其长篇小说旧人与新人指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B、黑格尔所说的鲜明个性应是,丰富性:许多充满生气的性格特征的总和形而上、下的统一 明确性:即在诸多性格特征中,必须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善恶取一 坚定性:即始终一贯地“忠实于自己的情致”,不“让外人插进来替他作决定有思想、独立性,C、恩格斯关

11、于典型性格的塑造,代表性、普遍性:代表一定的阶级和倾向。如阿,国民的麻木性 对代表性格的错误理解:代表性不是只能有一种理解:如现代文学对知识分子的理解,有软弱、自私、冲动 代表性与个别性不冲突:人是介于天使和魔鬼的中间物。 鲜明的个性、特殊性:独具个人魅力的特征,如林与薛的不同 恩肯定考茨基的旧人与新人的艺术典型从生活中走出,指出一个一个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应该严格地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反映生活,决不允许有丝毫的主观随意性。,D、当代对典型性格的刻划表现,前三十年,注意普遍性,抹杀个性 新时期,注意二者的统一 后新时期,无典型性,(2)典型环境,简要地说就是典型人物成长和活动的环境。,A、理论出

12、处,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对其长篇小说城市姑娘在基本肯定其现实主义精神后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B、恩格斯对典型环境理解,恩格斯指出:城市姑娘中的环境不是不典型(东穷、西富,够典型),但不充分。 城市姑娘东部的穷这个环境是现象(贫穷落后,素质低下),而不是本质(工人阶级在英国宪章运动影响下的罢工斗争连连不断,这是当时社会环境),作品应表现本质。,C、典型环境的充分性要求,(A)环绕在典型人物周围并促使其行动典型化了的环境;包括: 社会环

13、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的统一 (B)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包括: 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 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要求:全局和局部、普遍和特殊、本质和现象的有机统一,D、当代对典型环境描写的问题,前三十年渲染政治环境 后三十年重视经济环境 忽略了个人在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下自身环境创造,(3)典型性格与典型环境的关系,A、来源,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评论对方的小说城市姑娘时说道: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

14、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的最重要的准则之一。,B、关系,双向促进关系。 环境与人物相匹配,与人物之间具有共生性、互动性; 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由环境决定,并由环境得以解释;环境以人物为基础,以人物为中心,并提供人物行动的动机。 这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又是通过典型情节的展开而表现出来的。 要求:文艺创作塑造出既有鲜明个性,又能充分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特点的人物,C、当代文学在二者关系方面的表现,前三十年不充分 后二十年较充分,新写实小说,新写实派将现代派脱离现实的“文本试验”拉回到现实之中,并开出

15、一片新的天地,无疑有积极贡献。但是,用马恩的现实主义理论进行观照,又有不少误区:从特征性手法看,新写实派作家们强调“细节的真实”,却反对细节的典型性,无视细节与现实生活“总画面”的联系;在思维方式层面,他注重的是人物性格的具体性、特殊性,反对人物性格的普遍意义与价值,他们塑造的并不是典型形象而是平面化的人物;在基本原则层面,他们虽然十分强调艺术表现的客观真实性,但是,他们描绘的是鸡零狗碎的庸常生活,“鸡毛”意象可算是新写实主义的总体象征。在他们看来,生活就是“一地鸡毛”,无所谓本质,无所谓规律,无因无果、无休无止、无始无终的庸常便是一切。这与马恩强调表现现实关系的本质和规律、表现最“现代的思想

16、”相径庭。其实,他们并非不要本质,他们认为这生活的“原生状态”就是本质,人性的扭曲、种种思想和情感的产生,其因盖出于此。实际上落入“现象即本质”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窠臼,也颇似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自然主义。 新写实派的另一误区是精神的萎缩和价值的迷失。马恩现实主义要求创作主体具有强烈的理性精神,包括理想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意识。新写实派虽然不乏对庸众生活的人文关怀,但所写都是庸常之人为庸常之事所发出的庸常之声,这种生活常与颓废和无聊相联系。人们也经历磨难,但并非在磨难中奋起,而是在磨难中堕落。作家们对这种生活给予过多的认同,如此,作品就缺乏理想精神和批判精神。这正是精神萎缩和价值迷失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新写实派便丧失了现实主义崇高的美学品格。一般地说,浪漫主义尚崇高,这种崇高带有浓郁的贵族气息。现实主义摒弃了贵族气息,热衷表现平民化的生活图景,却留住了崇高;他们赋予平民百姓以英雄色彩,坚信人类生活中永远有崇高的一面。新写实派告诉人们的是,生活中没有崇高,只有平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