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605958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1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觉和知觉,感觉 sensation,你知道“感觉”是什么吗? “跟着感觉走” “我对你没感觉” “感觉真没意思”,1.什么是感觉 感觉案例:小豌豆识真公主的童话故事,故事里的心理学理论,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要点: 感觉是脑的机能,大脑、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是感觉的生物基础。 感觉是客观的,它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但带有主观色彩。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运动觉 平衡

2、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感觉,感觉的种类,感觉的作用,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觉提供了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痛觉=报警系统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超载与感觉剥夺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也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一、感受性及感觉阈限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激的存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需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

3、之亦然。(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 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 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 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 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简称j.n.d)。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也称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布

4、格尔韦伯定律),韦伯:19世纪的德国生理学家 公式:I/ I=K 举例:对于100克重的物体,要增加3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变化,而对200克的物体,要增加6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改变。 K=?,视觉(亮度) 1/60 动觉(重量) 1/60 痛觉(皮肤灼痛) 1/30 听觉(音调) 1/10 触觉(皮肤压力) 1/7 嗅觉(天然橡胶气味) 1/4 味觉(盐咸味) 1/3,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心理量)的关系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 S= KlgRS:心理量;R:物理量; K:常数 费希纳定律:适用中等强度刺激。,费希

5、纳定律,感觉现象,一、感觉适应 二、感觉后象 三、感觉对比 四、联觉 五、感觉联合(通感),一、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规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而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光适应:快暗适应:慢,视紫红质分解 视紫红质合成,暗,光,二、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正后像:性质相同或相似负后像:性质相反后象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红色蓝绿色;黄色蓝色,三、感觉对比不同刺激

6、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的明度、颜色存在对比,味觉、嗅觉和皮肤觉都存在感觉对比。,四、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蓝、青、紫色使人觉得冷“冷色”,“暖色”的东西看上去显得大,有使视觉膨胀的作用; “冷色”使视觉收缩; 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等宽,但因冷暖色的视觉效果,看上去并不等宽,其中白色最宽,蓝色最窄,后来调整宽度,使蓝色最宽,白色最窄,才使旗子看起来三色等宽。,http:/ 橙色: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宜。 黄色:

7、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的装饰却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 绿色: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动或身心受压抑者有益。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情绪均有一定的克服作用。 蓝色:能调节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蓝色的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雅宁静。 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可维持体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 靛蓝色: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轻身体对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产生安全感。

8、,补充资料:色彩功能,感觉的融合,三、几种主要的感觉,1、视觉 2、听觉 3、肤觉 4、味觉与嗅觉 5、动觉、平衡觉与内脏觉,视觉,角膜前房瞳孔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外膝体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视 觉,适宜刺激-可见光 生理机制-盲点、中央窝、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 视觉现象-色调、明度与饱和度;浦肯野现象;明适应与暗适应;颜色视觉;色弱与色盲;视觉后象;闪光融合,颜色视觉色调光波的波长彩色的特性 明度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纯杂程度,色弱 (男性 6%,女性0.4%)色觉异常 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全色盲 (色盲:男性:2%,女性:0.03%)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外祖父通过母

9、亲传给外孙,色光混合:相加混合(不同光同时作用于眼睛)颜料混合:相减混合(颜料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颜色混合,颜色视觉理论三色理论 正常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产生心理上的基本感觉:红、绿和蓝。其他的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者相减混合得到的。拮抗加工理论 每个颜色对的两个成分是通过神经抑制而实现其对立作用(拮抗)的。一些神经节细胞接受来自红光的兴奋性输入和来自绿光的抑制性输入。系统内的其他细胞的兴奋和抑制是相对立的过程。而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综合三种锥体细胞的输出结果,这两种神经节细胞联系起来形成了红/绿的拮抗加工系统的生理基础。,马赫带现象,明暗交界处使人感到明处更明,暗处更暗。,

10、浦肯野现象,1824年捷克物理学家发现。由此命名。 人眼对不同波长(颜色)的光感受性不同,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50nm的光(黄绿色)感受性最高。而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05nm波长的光(蓝绿色)感受性最高。 应用:消防员的服装;,闪光融合,日光灯原理 原因:时间积累与空间积累,二、听觉,(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1.听觉刺激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由物体振动所产生;1620000赫兹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其中1000 至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频率振幅,2.听觉的感受性(1)听觉感受性与年龄20岁随年龄增高感受性逐渐增高60岁随年龄增高感受性下降:首先是高频的丧失;逐渐增

11、加到低频的丧失;最后到中频(10004000赫兹)的丧失。老师听不到的笛音,(2)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 听觉适应:在声音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听觉疲劳:声音较长时间(如数小时)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听觉疲劳与听觉适应不同,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很 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如果这一疲劳经常性地发生,会造 成听力减退甚至耳聋。,(二)听觉器官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1.外耳:耳廓和外耳道 主要是收集声音和产生共鸣2.中耳: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正圆窗3.内耳:前庭器官和耳蜗(基底膜)组成 ,听神经细胞集中地方是内耳的科蒂氏器官 声波科蒂氏器官颞上回和颞中回

12、 四个基本能量转换,(三)听觉的特性音调频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响度振幅: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单位是分贝。音色波形,传导性耳聋听觉障碍神经性耳聋,音调知觉理论地点说 (1000Hz),底部高频频率说 (5000Hz),嗅觉,味觉,肤觉,平衡感觉,运动感觉,痛觉,痛觉是个体对现实刺激和已储存的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并且不同器官部位痛的性质和定位存在差异。功能:痛觉具有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的作用。痛觉的感受性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原因在于:1)早期经验对疼痛的影响; 2) 产生疼痛的原因

13、和后果的评价;3)文化教育的影响,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对此一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 2、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 3、不同感觉的补偿:感觉能力的补偿有关键期。,知觉,1、知觉的定义 2、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3、知觉的生理机制,什么是知觉呢?,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客观事物,属性,形状、 颜色 大小,滋味,气味,质地 重量 温度,感官,眼,舌,鼻,皮肤,脑,视觉,

14、味觉,嗅觉,肤觉,知觉,知觉和感觉的联系和区别,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联系:知觉来源于感觉,两者都反映的是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区别:反映的对象特性不同借助的器官不同对经验和知识的依赖不同,知觉的基本特征,四大特征:1、整体性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体现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一方面,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个别(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

15、于事物的整体特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整体性的基本规律,接近律-空间位置相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时间上接近的声音也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律-物理属性相似的客体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形状、大小和颜色等。 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 完型(封闭)-把不完整图形知觉为完整图形的知觉组织过程称为封闭性知觉。,2、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将外来刺激物中的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以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图形-背景:被选择出来的部分叫图形,即知觉的对象;其他部分叫做背景。图形有鲜明完整的形象,且有意义。 两可图形: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只是相对的。知觉对象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固定在某些客体上,而是不断发生着转换。有研究表明,这种转换能力是天生的。,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客观因素 对象背景差异强度大、明亮的、轮廓清晰的物体容易成为选择对象。 对象组合空间和时间接近的比较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对象的运动运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区分出来。 主观因素:如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以及是否明确目的任务有关。,达利的作品:贩卖奴隶市场与伏尔泰头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