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已修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86016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已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已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已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已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已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已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已修改(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1)历史原因:,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缺乏民主传统),凡约对德国的制裁激发了民族复仇情绪,(2)现实原因,德国经济脆弱,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出现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根本原因),面对危机,德国政府软弱无能,无力镇压群众运动稳定政局,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3)直接因素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兴风作浪,赢得各阶层支持,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关键原因,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纳粹党旗、 军旗和党徽,纳粹党于1919年成立,全称是“民族社会

2、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NAZI)为德语“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词缩写词的音译,希特勒(18891945年)出生于奥地利。受过初中教育,曾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录取(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一战期间,加入德军。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逐渐控制了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1932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取得德国国家政权,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希特勒被关押了9个月。当时,他35岁,他在狱中写下了我的奋斗一部夸张的长篇自传体回忆录,

3、在书中,他发泄了对民主政体、共产主义和犹太人的仇恨,还详细说明了战败的德国怎样才能成为“全人类的君主”。“种族纯净”是取得这一胜利的关键”,希特勒被大多数德国人看作是一 个爱高谈阔论而又毫无危害的狂 热者;而当将近一半的劳动力失 业时,他便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 爱戴的元首,因为他为他们的不 幸提供了替罪羊,为个人和国家 愿望的实现提供了行动纲领。,巴黎和会刚刚结束,德国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1933年1月,希特勒以最大政党领袖身份出任德国总理。从此,希特勒便开始推行他的复仇计划。他发誓要对凡尔赛条约确定的欧洲政治新秩序作一个彻底的修订,“打垮西方强国的优越地位,使德意志民族获得发展空

4、间。”,希特勒,希特勒演讲,群众听希特勒演讲,在任何公开场合的演说中,希特勒总能以其激昂的情绪、戏剧般的表情,引起听众们歇斯底里的狂热激情,吞噬掉绝大多数听众的理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希特勒向哪些人进行欺骗宣传?向农民许诺土地和贷款;向中小企业主许诺保存私有制和提供国家定货;向工人许诺就业和面包;同垄断资本家表明和侵略扩张的立场。,处于声望颠峰时期的希特勒,2、德国法西斯纳粹党上台的过程,1)1932,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2)1933年,希特勒出任国家总理,掌握国家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3、德国法西斯上台特点,以纳粹党为核心,通过选举途径,合法取得政权,利用民族

5、复仇情绪,进行欺骗和煽动手段,先掌权再发动战争,4、德国法西斯的内外政策,(1) 对内:法西斯独裁统治,政治上:,经济上:,文化领域:,民族政策:,军事上:,排除异己一党专政,国民经济军事化,焚烧书籍文化专制,极端民族主义,屠杀犹太人,实行义务兵役制 扩军备战,(2) 对外:,退出国联,撕毁凡约,侵略扩张,经典例题探究,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1:,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了什么事件?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2说明希特勒是采用什么手段取得政权的?“剑”和“犁”分别指什么?,材料2: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

6、取得每天的面包。希特勒,【全解全析】,(1)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最早发生于美国。标志是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股价暴跌。 (2)欺骗。“剑”指武力;“犁”指资产阶级。,1、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1)历史原因:,(2)现实原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日本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有不满情绪.,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受危机打击严重,社会矛盾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发展,要求建立独裁政权;,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过程,(1)1931年,九一八事变,(2)标志:二二六兵变后,

7、广田弘毅组阁(1936年)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3、统治政策; (1)政治: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 (2)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3)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4、日本法西斯上台特点 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侵略手段; 先发动战争后上台,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相同点,1.历史原因:,两国长期以来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都要求冲破凡华体系的束缚。,2.现实原因:,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3.本质: 4.影响:,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不同点,1.建立过程:,德国

8、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发动战争,日本先发动侵略战争,后建立法西斯专政,2.核心力量:,德国以希特勒为领袖,以纳粹党为核心,日本以军部为核心,3.建立方式,德国依靠纳粹党通过议会合法竞选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通过政变等手段在天皇制下建立受军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权,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1、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 目的:转移矛盾;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称霸世界 2、表现(阅读课本) (1)(非洲)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间、特点、结果 (2)(西南欧)徳、意干涉西班牙内战:时间、性质、结果 (3)(亚洲)日本侵华:过程、罪行,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过程,1936年 德日产国际协定,

9、1937年 意加入 三国轴心形成,原因:,1936年 德意协定 “柏林罗马轴心”,法西斯四处扩张必然导致与英法矛盾激化;,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旗号,产国际,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德意日法西斯结盟,日本,意大利,德意志,共产国际 指导反法西斯,局部反法西斯,中国、朝鲜,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世界主要矛盾演化为: 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的矛盾,材料一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前,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对墨索里尼说:“英国犹如一位夫人,女人是喜欢男人积极进取的行动的;但一定要保守秘密。因此,你们采取行动时要讲究些策略,我们是不会干涉的。”材料二 1935年1月法国外长赖伐尔说:“如果意大利扩张,是向巴尔干、多

10、瑙河流域和远东,那对全欧洲是一种灾害,势必演变成欧洲战争。所以把这个潮流澎湃的意大利转移一下方向“开渠流通”岂不更好些吗?让我们向着非洲沙漠吧!在那里它将畅通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了。”,英法的绥靖政策,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1、含义(了解),二战前和战争初期,西方大国推行的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卷入战争的一种外交思想。,目的: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尽量避免战争;同时祸水东引,遏制苏联。,2、主要推行者:英、法 、美,表现形式英法的“不干涉”美国的“中立”政策,3、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材料三: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

11、,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还有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国际关系史),1)英法实力的削弱 2)经济危机导致英法政局、社会动荡 3)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 4)法西斯“产国际”

12、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5)无视小国利益,仇视社会主义。,4、美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1、忙于恢复经济2、孤立主义思潮,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3、外交需要: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利用 三股力量互相牵制削弱。,材料五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关注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早已存在的摹主主义势力乘机再次崛起。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安全的“世外桃源”,反对因过问英法与德意日的争夺而卷入战争,主张退守美洲堡垒,置身于欧洲和世界事务之外。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六 (1935年8月31日)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

13、国会,联合议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31939),5、绥靖政策的表现,(5)1938年9月,制造慕尼黑阴谋(顶点),(1)1931年9月,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2)1935年,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3)1936年,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4)1935-1938年纵容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吞并奥地利,

14、(6)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出现“奇怪战争”“静坐战争”,6、绥靖政策的危害,1.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 2.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 3.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教训: 在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 共同对敌,将法西斯消灭在萌芽状态。,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1、背景:,(1)德国在欧洲的领土要求 (2)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2、时间:,1938年9月,割苏台德地区给德国,3、内容:,4、影响:,(3)欧洲集体安全落空,苏联寻求自保.,1939年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得以暂时不被拖进战争,但也使德国免去了两线作战之忧,得以发动战争。,(1)通过慕尼黑协

15、定,英、法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意侵略者的妥协,换来的只是英、法等大国的短暂和平。(2)慕尼黑协定不仅没有带来“时代的和平”,反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8年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二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列强之间矛盾不断激化,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5、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苏联在集体安全失败后实行自保政策,6、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弱国的局部抗争未能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3、德、日法西斯对“

16、凡-华”体系的仇视,思考: 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 解决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 您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1、政治条件不同。 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日)两国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 2、经济条件不同。 美国尽管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但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缓危机。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相对狭小,缺乏抗危机力量。导致阶级矛盾强弱程度不同. 3、凡华体系的影响。 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也受到遏制,)因此德(日)要冲破它。美国是大战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因此要维护它。 4、领袖素质不同。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 5、法西斯势力强弱不同。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