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85122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结构具有内外不对称性B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C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均来自线粒体D细胞核中可完成基因的复制和表达2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中的氧元素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中的氧元素分别来自( )ACO2、丙酮酸和 H2O BH2O、丙酮酸和 H2OCCO2、丙酮酸和 O2 DO2、丙酮酸和 H2O3下列有关突触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膨大只形成一个突触小体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或

2、肌肉细胞或胞体C突触小体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4甲、乙两种昆虫均以某种植物为食,甲在白天活动,乙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集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 X,X 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丙,也能驱赶乙昆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存在捕食或寄生B物质 X 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只有化学信息D当甲数量增加时,丙的数量随之增加,进而抑制甲数量的增长,这体现了反馈调节5有资料表明雾霾与肺癌有关,PM2.5 浓度每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肺癌风险性增加 25%到 30%下列相关

3、叙述,错误的是( )A肺部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后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B同一个体中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C效应 T 细胞杀死癌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D人体细胞的染色体(质)上本来就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26下列实验名称与实验材料的选择相符合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实验材料A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C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蛙的红细胞D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菠菜的叶肉细胞AABBCCDD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39 分)7溴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pH6.0(黄)7.0(蓝),某实验小组

4、要验证光照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按下表的处理顺序操作后(“+”表示有,“”表示无),在适宜温度下放置了一段时间至颜色不再改变,请回答:处理注入 5mLBTB 水溶液放入适量黑藻充入 CO2到饱和适宜光照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试管1+2+(1)一段时间后,试管 1、2 中溶液颜色分别是 和 (2)一段时间后,试管 1 中黑藻细胞中将开始积累 ,试管 2 中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3)有人认为这个实验不够严谨,要排除 BTB 溶液遇光变色的可能,还需要增加一个试管 3 请填出实验操作(“+”表示有,“”表示无)处理注入 5mLBTB 水溶液放入适量黑藻充入 CO

5、23到饱和适宜光照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试管 3 +8在健康人体中,己知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低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浓度请回答:(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 (2)由于胰岛 B 细胞受损引起的糖尿病患者血液中 (激素)含量较低,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 作用减弱,血糖浓度较高,进而使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完全重吸收,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3)饮水不足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填“提高”或“降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9如图为某鲫鱼种群各阶段数量增长曲线,请回答:(1)第 1

6、 阶段调查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 第 2 阶段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是 (2)第 3 阶段 AB 段鲫鱼天敌的种群数量会 ,BC 段鲫鱼种群的出生率 (大于、等于、小于)死亡率(3)自然界中,第 4 阶段由于受 (至少谷两点)、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在 K 值上下波动10某自花授粉植物,花色形状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基因型为 AA 时开白花、Aa 时开乳白花、aabbdd 时开金黄花、其他基因型开黄花请回答:(1)若要进行杂交试验,需对花蕾期(即未成熟花)的母本进行 处理4(2)白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

7、例是 (3)若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 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中开乳白花的比例是 【生物-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15 分)11将牛奶加热至约 70然后晾至室热,加入酸奶搅拌均匀,盖上盖子,在 42环境下放置 46 小时,凝固后即制成了酸奶请回答:(1)制作酸奶的原理是:常利用 (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解产生乳酸,即为乳酸菌的 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 中(2)酸奶制作过程中:“牛奶加热至约 70”的目的是 ,“盖紧盖子”的目的是 (3)酸奶制作过程中影响发酵时间的因素有温度、奶的品质、乳酸菌活性、 等等(4)从开始制作到成品这段时间内,牛

8、奶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牛奶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 【生物-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12科研人员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了“黄金大米”,请据图回答:(1)过程中需要的酶是 ,过程中需先构建 ,再采用 法导入受体细胞,过程获得“黄金大米”幼苗需要经过 两个过程(2)如果利用 DNA 分子杂交原理检测水稻体细胞 DNA 上是否插入了 胡萝卜素基因应该用 作为探针,胡萝卜素基因能在玉米和水稻体内出现相同表达结果的原因是 (3)过程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过程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5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

9、胞膜的结构具有内外不对称性B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C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均来自线粒体D细胞核中可完成基因的复制和表达【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专题】正推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1、生物膜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3、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4、基因的表达分为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解答】解:A、细胞膜的内外膜在结构上具有不对称性,如外膜有糖蛋白,内膜无,A正确;B、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B 正确;C、人体细胞无氧

10、呼吸产物是乳酸,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均来自线粒体,C 正确;D、细胞核中可完成基因的复制和转录,但是翻译过程要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D 错误故选:D【点评】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简单题2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中的氧元素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中的氧元素分别来自( )ACO2、丙酮酸和 H2OBH2O、丙酮酸和 H2OCCO2、丙酮酸和 O2DO2、丙酮酸和 H2O【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专题】正推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6【分析】1、光合作用的阶段:(1)光反应阶段:场所是

11、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4H+O2bATP 的生成:ADP+PiATP(2)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 +C 2C3bCO2的还原:2C3(CH2O)+C5 +H2O2、呼吸作用的过程:(1)有氧呼吸的过程:C6H12O62 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2 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2)无氧呼吸的过程:C6H12O62 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2 丙酮酸2 酒精+2CO2 (细胞质基质)或 C6H12O62 乳酸+能量 (细胞质基质)【解答】解: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可知,水稻叶肉

12、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中的氧元素都来自 CO2;根据呼吸作用过程可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的 CO2中的氧元素来自丙酮酸和H2O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下列有关突触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膨大只形成一个突触小体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或胞体7C突触小体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考点】突触的结构【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

13、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解答】解:A、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出现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膨大成杯状的突触小体,A 错误;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或胞体,B 正确;C、突触小体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 错误;D、在突触小体中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结构,要求学生识记和

14、理解突触结构,能分析在突触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原因和在突触处信号的转变过程4甲、乙两种昆虫均以某种植物为食,甲在白天活动,乙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集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 X,X 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丙,也能驱赶乙昆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存在捕食或寄生B物质 X 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只有化学信息D当甲数量增加时,丙的数量随之增加,进而抑制甲数量的增长,这体现了反馈调节【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种间关系【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

15、所进行的信息的传递过程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8【解答】解:A、丙为甲昆虫的天敌,故甲、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存在捕食或寄生,A 正确;B、物质 X 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丙,也能驱赶乙昆虫,故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 正确;C、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有化学信息、物理信息等,C 错误;D、当甲数量增加时,丙的数量随之增加,进而抑制甲数量的增长,这体现了食物链的反馈调节,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能够准确区分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难度不大5有资料表明雾霾与肺癌有关,PM2.5 浓度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