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84016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题 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理】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题 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理】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题 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理】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题 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理】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题 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题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题 (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2016 年度临漳一中高一 3 月月考文科地理试卷1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修建 b 镇到 a 镇的普通公路有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线路最短。B修建 b 镇到 d 镇的普通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 c 镇的原因是考虑地形因素。C为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区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Da_b 与 bd 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占用土地。2山区的道路大多呈“之”字型是因为( )A避开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带 B为了与山区景观相协调C减缓坡度 D符合赛车运动的要求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

2、,回答下列各题。3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A B C D4山区公路一般都修成“之”字形,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为促进新疆地区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图为“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聚落 B. 河流 C. 地形 D. 耕地6有人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最可能的理由是( )A. 途径峡谷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质灾害频发B. 穿越终年冻土地区,施工难度和工程量过大C. 地处山脉迎风坡,夏季多暴雨,易受洪水威胁D. 距离城镇过远,难以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改变7为了

3、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 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 CO2排放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A B C D第 21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达成共识:在 2100 年前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A.两极地区海水盐度上升 B.南迁候鸟离开东北地区时间提前C.欧洲西北部气温下降 D.大型、超大型台风灾害减少9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有( )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节能减排管理力度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改善交通A. B. C. D.

4、10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311下图为某地人口迁入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 人口年龄 B. 经济因素C. 政治因素 D.婚姻家庭为了解目前我国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某机构对已婚无子女或有一个子女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下图为该机构调查结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造成北京、河南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作压力大 B政治、法律制度比较完备C福利、社会保障措施比

5、较落后 D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1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可能影响主要有A人口数量减小 B环境人口容量提高C劳动力供给增加D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14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4B到期间,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C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D到期间,时人口问题最不突出“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某一封闭区域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人口容

6、量取决于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16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C追求更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17下图是木桶效应示意图。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块决定的。影响我国下列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贵州的耕地资源 B新疆的矿产资源C海南的气候资源 D西藏的太阳能资源18以下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非洲东部索马里半岛 B西亚环波斯湾沿岸C南亚恒河平原 D南美亚马孙平原19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7、 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迁入城市 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剩余状况A. B. C. D.20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城市 B.由城市到农村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2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5A.资源 B.科技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2表示发达国家平均人口自然增长水平的是A B C D2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 B C D24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读不同气候类型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表,完成 1

8、314 题。气候区合理人口容量(亿)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热带雨林气候区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100地中海气候区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气候区7.353025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26从表中数据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密度都很大,而实际人口密度却很小,其主要原因是6A.地势低平 B.水资源贫乏 C.气候湿热 D.常年战乱27研究显示,在多个大城市,春节期间人口迁出显著减弱城市热岛效应。例如在北京,多年平均的春节假期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的城乡差表

9、征的热岛强度与非假期背景场相比,分别降低了 0.64,0.45和 0.83。在一些旅游热点城市,春节期间旅游人口的增加明显增强城市热岛效应。据此回答:春运影响城市气候。换句话说,是_起的主要作用。A、人口迁移 B、经济因素 C、社会风俗 D、宗教信仰读下面我国某海滨小城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8阴影区代表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仓储区29该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区中心,接近市场 B临河濒海,环境优美C交通沿线,物流便捷 D沿河分布,运费低廉下表反映南京市主城区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价格变化情况。读表回答下列各题。区域均价(

10、元/平方米)用地类型面积(万平方米) 地铁开通前地铁开通后甲3409816019219乙558925586529丙190767180530关于表中用地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类用地为住宅用地 B乙类用地交通通达度最高C丙类用地距市中心最近 D丙类用地往往靠近交通干线731表中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A江苏各市都应大力发展地铁 B地铁是南京地价提高的首要原因C提高交通通达度有利于土地升值 D为抑制房价南京应严控地铁建设32在俄罗斯的北冰洋沿岸,分布着若干个城市,人去楼空,异常荒凉,形若“鬼城” 。 其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A.气候变暖,环境恶劣 B.人口负增长,居住需求减少C.经济不景气,房地产销售不理

11、想 D.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问题突出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3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34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A B C D35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 )A.增加特大城市的数量 B.

12、将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C.扩大小城市的人口规模 D.建设新型乡镇,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36.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8A.城市化是 20 世纪开始出现的社会现象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水平的高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无关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差别不断扩大37.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38.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39.下列因素中属于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的是A.城市就业机会多 B.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的压力大C.城市建筑物密集,人口密度大 D.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40.大城市汽车数量多,环保措施不力将会造成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A. B. C. D. 36读甲乙两国的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两国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2)目前甲国正大量新建、扩建幼儿园和小学,小学和幼儿教师缺口巨大。结合甲国人口统计图说明其理由_9(3)简述乙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4 分)人口问题: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