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第2章饮食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78973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第2章饮食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第2章饮食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第2章饮食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第2章饮食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第2章饮食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第2章饮食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第2章饮食篇(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第二章 饮食篇,主要内容,一、 博采众长的“桂菜”二、广西各族饮食习惯三、 饮食与礼仪,一、 博采众长的“桂菜”,八大菜系之中无桂菜 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汉族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饮食的“八大菜系”。,桂菜为什么不能进入八大菜系之一,广西,桂

2、北以湘菜系为主,百色河池偏云南贵州菜,桂东梧州偏正宗粤菜,桂东南是名副其实的粤西菜系,没有一个统一的菜系。所以,中国的八大菜系里没有广西菜。桂菜要想发展成为与八大菜系齐头并进的菜系,必须将种类繁多的桂菜进行一个整合,进行大量的宣传工作。,正在形成中的“桂菜”,何逸奎,男,1943年6月出生,广西烹饪协会副会长、高级烹饪技师,精通粤菜、广西桂菜及面点,旁通其他菜系及西餐、西点,技术全面。1999年国家内贸部授予全国餐饮业首届国家一级评委,并当选为中国烹饪协会第三届理事; 2001年10月当选为中国名厨联谊会执委,同年11月中商联、中烹授予中国烹饪大师荣誉称号;2002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全国餐饮业

3、地方社团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与广西有关技师编写桂菜精选“广西菜味选集(一)”。,广西烹饪第一人何逸奎,桂菜“三名工程”,为振兴广西“桂菜”品牌,广西商务厅于2011年委托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组织首届桂菜“三名工程”(名店、名师、名菜)评定工作,在全区范围内评选桂菜典范,希望以此确定“桂菜”制作的行业标准,提升“桂菜”的知名度。活动于当年10月在南宁启动,历时数月,评审结果在2012年8月出炉。最终评定出10家广西桂菜示范店(广西桂菜名店),11名广西桂菜大师,9名广西桂菜名师,20个广西桂菜名菜,20个广西桂菜名点(名小吃)。,1、桂菜的特点,自古以来广西就是官宦商旅云集之地,因而桂菜兼

4、收并蓄了粤、川、湘、浙、赣、闽等地方菜肴的特点,利用广西山川江河的天然产品为主料,通过扣、蒸、炖、酿、焖、炸等方式,成菜讲究粗物细作,色彩清丽,口味特色以清甜、鲜香、微辣、脆嫩为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小吃、点心非常有特色,菜肴取料奇特,制作也极有个性。桂菜刀功精细,制作考究,讲究原料鲜活,烹调方法受粤菜影响,口味清淡爽嫩而又喜好辣味。因此,广西的菜肴特色独具,且容易被外地人所接受。可以说,正是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文化性构成了广西菜“城乡有别,风味不同,清甜、微辣、鲜香、脆嫩”的地方饮食特色。,2、桂菜四大体系,在明确的总体风格之下,依据广西各地菜色所呈现出来的明显的地域特点,桂菜又可以分为

5、四大体系:桂北风味菜,以桂林、柳州的地方菜组成,口味醇厚,色泽浓重,善炖扣,嗜辛辣,尤长于山珍野味入菜(当然,如今入菜的都是非国家保护动物);桂东南风味菜,包括南宁、梧州、玉林一带的地方菜,讲究鲜嫩滑爽,用料多样化,能选择当地良种禽畜,蔬果风味菜色;滨海风味菜,以北海、钦州、防城地方菜组成。讲究调味,注重配色,擅长海产品制作,河鲜、家禽的菜式也有独到之处;少数民族风味菜,由各少数民族菜组成,擅长用源头原料制作菜肴,尤其对江河中的野生鱼种,高山蔬菜,山间珍菌,田埂野菜,乡村土鸡、土鸭情有独钟又特别强调节期、成熟期,突出味鲜、味纯的特点。,(1)桂北地区名菜,阳朔田螺酿 全州黄焖禾花鱼 荔浦芋扣肉

6、 灵川狗肉 桂林荷叶鸭 白果炖老鸭 龙城铁锅鱼,阳朔田螺酿,全州黄焖禾花鱼,荔浦芋扣肉,灵川狗肉,桂林荷叶鸭,白果炖老鸭,龙城铁锅鱼,桂林米粉,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米粉仅供一箸,上面有几片薄薄的马肉,再加以几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酱,风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现在已改用大碗,滋味不变。,(2)桂南地区名菜,南宁烧鸭 合浦珍珠螺肉汤 北海清蒸西施舌 龙州芝麻鸡 邕城脆皮鸡,邕城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乾隆皇帝锅烧牛杂粉,爽记鱼生及第粥、曾某绿豆大肉棕、李子凡的糯米水圆、成香园

7、茶居并称邕城“五虎将“。 “到新疆吃烤羊肉串,来南宁不忘逛酸野滩“夸的是南宁的酸野;“久闻荷叶饭,吃后口留香,今日特来品,果然不虚传“,赞的是荷香园的荷叶米饭“;“游邕不吃谟觞粥,神仙返去也顿足“说的是美味的粥品。,八仙粉,相传是清宫食谱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时鲜八味以上,味道相异相辅,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故而得名。八仙粉以鲜滑清爽为特点。,干捞粉,把米浆蒸熟后切成条形,拌以调制好的叉烧、肉末、葱花、炸花生、酱料、香油等即可食用。特点是香、酸、脆、甜、咸适度,食而不腻。,卷筒粉,用磨成的民浆放进托盘摊成一张薄饼,撒一些肉末、葱花在上面,蒸熟后卷成卷即可上碟,佐以酱料、香油等拌以食用。

8、特点是软滑爽,八宝饭,将糯米泡湿,拌以食用油、绿豆、百合、莲子、白果、蜜枣、山黄皮、冬瓜糖等近十种清补原料,蒸熟即成。以其香溢软滑,甜而不腻著称。,粥品,南宁人早餐爱吃粥,粥也有十几个品种之多,有瘦肉粥、猪红粥、鱼片粥、红豆粥、皮蛋粥、田鸡粥等。特点是香热鲜美。,酸品,南宁方言叫“酸野“。南宁有句俗话称“行人难过酸野摊“,即将“酸野“描述得维妙维俏。制作是采用当地物产木瓜、萝卜、黄瓜、莲藕、椰菜、菠萝等时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腌制而成。吃起来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开胃。,柠檬鸭,是武鸣县一带的特色菜肴。其做法是将宰后洗净的鸭切成块,入锅炒至六分熟再放入切成丝的酸辣椒、酸

9、芥头、酸姜、酸柠檬、酸梅、生姜及蒜泥,共同煨至八分熟,再放入盐豉,炒熟后淋上香油即可出锅。其味酸辣适宜,鲜香可口,极其开,(3)桂东地区名菜,梧州纸包鸡 陆川烤乳猪 玉林牛巴 容县红烧豆腐 西山乳泉鸡 梧州煎嘉鱼 玉林牛丸子,(4)桂西地区名菜,环江腊香猪 魔芋豆腐 靖西腊鸭 油鱼,二、广西各族饮食习惯,广西各民族多以大米为主食,玉米、薯类次之(缺少水田的少数民族山区也有以玉米作为主食的)。广西少数民族大多爱吃糯米饭,节日还作成五色花饭或把米、麦、木薯等加工成粉、做成糍粑等食品。大多喜爱饮酒,有的民族家家户户会酿酒,甚至每日离不开酒。苗、侗、麽佬、毛南、水等民族都喜酸食,爱腌制各种酸菜、酸肉、

10、酸鱼。各地各民族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1、壮族饮食习惯,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壮族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桂西壮族地区的活血食品颇具风味。宰羊时,将羊血置于洗净的瓦盆中,撒些盐,使之凝结。然后将血切成小块,佐以上好米酒、姜、蒜,以除去其腥味,便可食用了。这种食法,说是可活络补身。另外

11、,杀鸭时,先置上好米酸水一碗,将鸭血倒入拌匀,鸭血变成灰黑色。拌些姜、蒜、紫苏等佐料,蘸伴鸭肉吃用,会觉得昧酸而清爽,并无肉腻感。,活血食品,2、侗族饮食习惯,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侗族一般习惯于清晨做好一天的饭菜,带上山去食用。其中香禾稻做成的“抟饭“尤为甘美,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说。蔬菜大多制成酸莱。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

12、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作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野味包括鼠、蛇、蝌蚪、四脚蛇、幼蝉、幼蝗、土蜂蛹、石蛙、穿山甲等。,打油茶油茶是侗族人民喜爱的饮料。他们用侗乡盛产的糯米、茶油和茶叶,制成甘甜清香的油茶,饮用后可以提神醒脑,焕发精神,解除疲劳,而且还有祛寒暖胃,治疗感冒、腹泻珠功效。侗族人每天都喝油茶,而客人来到,必定要热情地打油茶接待。 侗家打油茶非常讲究,先将糯米蒸成饭,阴干备用,叫做阴米。打油茶时将阴米放进烧沸的菜油锅内,炸成香甜爽脆的米花,然后将一把粘米放进锅里炒焦,再伴上茶叶混炒片刻,加水煮水,过滤之后即成茶水,加进米花、黄豆、花生或者猪肝、瘦肉等配料,就

13、是色、香、味俱全的可口油茶了。,3、瑶族饮食习惯,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豆角等。有时也用“煨“或“烤“的方法来加工食品,如煨红薯等各种薯类,煨苦竹笋、烤嫩玉米、烤粑粑等。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考虑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均就地野餐,大家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各自食用自己所携带的食品。桂北地区的一部分瑶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叶煎汤,佐以生姜、辣椒、食盐调味,趁势冲泡炒米、炒豆、米花之类同饮,具有特殊的风味。不仅自己天天饮

14、食,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瑶族人也喜欢吃虫蛹,常吃的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瑶族人还喜欢利用山区特色自己加工制作蔗糖、红薯糖、蜂糖等。,瑶家“鸟酢”,“鸟酢”是一种著名的风味小吃。每年立冬前后,瑶家将在深山老林捕来的雪鸟(一种候鸟)去毛除脏,用炒米粉和食盐伴匀置入罐中封存,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食。瑶家人常用“鸟酢”来招待贵客。有时,还用这种方法腌制猪、牛、羊肉等。宋人周去非在岭外对答中说:“凡亲戚赠遗悉用酒鲜,唯以老鲜为至爱。”这里的“老鲜”就是指“鸟酢”。,4、苗族的饮食习惯,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食物以大米为主,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苗族人最喜食糯

15、米。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加食欲。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腌鱼是苗族的传统佳肴。方法是将鲜鱼剖开,去内脏,抹上盐、辣椒粉,放火上方焙烤至半干,然后人坛密封,食时取出蒸熟。此鱼具有骨酥,咸辣适度,清香可口的特点。,5、仫佬族饮食习惯,仫佬族大都习惯日食三餐,早餐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饭和比较丰富的菜肴。农忙季节

16、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为饭。红薯是仫佬族主要辅助粮之一。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饭菜煮熟之后,晾凉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热。平时一般都喝生水。仫佬族烹调肉类习惯于“白氽”,即把大块猪肉或宰净的整个鸡鸭放入水中白煮,然后切成小块,食用时再加盐,或蘸盐水。鱼类多用油煎,牛肉常作单炒。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备有酸坛腌制各种腌菜,有腌豆角、蒜头等。民间早、中两餐,只用酸辣小菜佐饭。蔬菜习惯先用水煮,鸭酱,鸭酱是仫佬山乡味美色鲜的调味佳品,杀鸭时留下鸭血(不凝固),配上自家酸坛内的酸水,用筷子拌匀,以血液变成略为乌黑为适度,然后加入少许食盐和姜末。有的不煮,认为这样保留“血鲜“;大多略煮一下,一滚即得。用鸭酱调味而吃。,6、彝族饮食习惯,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午餐以粑粑做为主食,备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据说荞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贵州女宁荞酥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是做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狩猎所获取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山地还盛产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园生产的蔬菜,使得蔬菜的来源十分广泛。除鲜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