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四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573749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4.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四章(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光阑,第二节 照相系统的光阑,第三节 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第四节 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第五节 光学系统的景深,第四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Stops),因为每个光学零件都有一定的大小,能够进入系统成像的光束总有一定限制的。决定每个光学零件尺寸的就是系统中成像光束的位置和大小。,光学系统除了物象共轭,成像放大率要求外,还要有一定成像范围的要求。,因为像平面上要有一定的光能和反映物面细节的能力(分辨率,由衍射理论知与孔径成正比的)。,光阑及其作用,1. 作用,限制成像光束的孔径角,成像的范围,当然也就限制了 进光量的多少,像的亮度;就限制了成像的大小了。,通光孔径,例:在光

2、学系统中,装夹透镜和其他零件的金属框的内孔边缘就是限制光束的光孔。,而仅仅靠他们来限制光束不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特意设置 限制光束的装置的。,2. 光阑,带孔的金属薄片。通常形状是圆的,其中心和光轴 重合,其平面与光轴垂直。,光阑,光阑的分类,1. 孔径光阑,它是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立体角的。,在有些光学系统中是有特定要求的。,它决定轴上点发出的平面光束的孔径角。,M1,N1,光阑,(1) 在目视光学系统中,光阑或者光阑的像一定要 在光学系统的外边,使眼睛的瞳孔可以与之重 合,以达到良好的观察效果。,例:,(2) 在计量光学系统中,为了达到精确的测量,光阑常放在物镜的焦平面上。形成“远心光路”。

3、,除此以外,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位置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是, 合理的选择光阑的位置可以改善轴外点的成像质量。,1,2,M1,M2,N1,N2,光阑,当光阑位置改变时,应相应的改变其大小,以保证轴上点 光束的孔径角不变,合理选择光阑的位置,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使 整个光学系统的尺寸减少,系统的结构均称。,1,2,M1,M2,N1,N2,光阑,2. 视场光阑,它是决定物平面上或物空间中成像范围的光阑。,以上的两种光阑是光学系统系统中最重要的光阑,任何系统 都有这两种光阑的 。,3. 消杂光光阑,(3) 该光阑不限制通过光学系统的成像光束,只限制那些从 非成像物体射来的光,例如:各反射面反射的光

4、,仪器内壁反射的光等。,(1) 杂光,(2) 其危害:使像面产生明亮的背景,降低像的衬度,非成像的光,来自反射面反射的光,仪器内壁反射的光等。,(4) 当然也只是一些重要的光学系统,专门设置消杂光光阑的,且可以有几个的。例如:天文望远镜,长焦距平行光管等。,(5) 一般的系统仅仅使用其镜管内壁加工成内螺纹,并涂以 黑色无光漆或者煮黑来达到消杂光的目的。,分划板,消杂光光阑,物镜,第一节 光阑,1、孔径光阑的定义和作用,一、孔径光阑 (Aperture Stops), 含义1: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孔径角大小的光阑。,限制成像光束和成像范围, 含义2:孔径光阑的位置不同,但都起到了对轴上物点成像光

5、束宽度的限制作用;只需相应的改变光阑大小,即可保证轴上物点成像光束的孔径角不变。,含义3:孔径光阑的位置不同,则对应于选择轴外物点发出光束的不同部分参与成像。, 孔径光阑的定义: 1)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孔径角的大小(宽度); 2)选择轴外物点成像光束的位置。,2、入射光瞳与出射光瞳(Entrance and Exit pupils), Pupils: The image of the Aperture Stops,入射光瞳:孔径光阑经其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物空间) 出射光瞳:孔径光阑经其后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像空间),照相机镜头中的孔径光阑,孔径光阑,孔径光阑,物像关系, 孔径光阑、入瞳与

6、出瞳,出瞳,入瞳,孔径 光阑,1)入瞳:决定光学系统的物方光束的孔径角。,2)出瞳:决定光学系统的像方光束的孔径角。,3)孔径光阑:实际起对光束限制作用的元件,决定了入瞳、出瞳;三者互为物像关系。,3、关于孔径光阑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轴上物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孔径光阑也会变化。,(2)几个口径一定的透镜组合,判断确定的轴上物点位置的孔径光阑: 追迹光线法:过轴上物点的任一条近轴光线,求其在每个折射面的投射高度与实际口径的比值,比值最大的折射面的边框为透镜组的孔径光阑。,将光学系统中所有光学零件的通光孔,分别通过其前面 的光学零件成像到整个系统的物空间去,入射光瞳必然 是其中对物平面中心的

7、张角为最小的一个。,入射光瞳的特性,入射光瞳,入射光瞳必定是对物面中心的张角最小的一个,孔径光阑,-U,出射光瞳的特性,出射光瞳,出射光瞳必定是对像面中心的张角最小的一个,孔径光阑,将光学系统中所有光学零件的通光孔,分别通过其后面的 光学零件成像到整个系统的像空间去,则出射光瞳必然是 其中对像平面中心的张角为最小的一个。, 成像张角比较法:,例1:已知物点A离透镜1的距离为-l1=30mm,透镜1的通光口径D1=30mm,光孔2的直径D2=22mm,像点A离透镜的距离l1=60mm,透镜与光孔之间距离为d=10mm,试确定这个系统的孔径光阑、入瞳和出瞳。,A,B,A,B,1,2,解:判断孔径光

8、阑:轴上物点的成像张角比较法,1)透镜1框内孔相对于前面光学系统的像与自身重合。,2)光孔2相对于前面透镜成像:,A,B,A,B,1,2,3)D1,D2对轴上物点A的张角:,D2的张角最小,最能限制轴上物点A的成像光束,为入瞳,即光孔2为孔径光阑,U2为物方孔径角。光孔2后面无透镜,孔径光阑与出瞳重合,U2为像方孔径角。,2,(3) 孔径光阑位置的安放原则: a. 目视光学系统,出瞳与人眼瞳孔衔接(光瞳衔接原则); b. 投影计量光学系统,保证投影像的倍率不因物距变化; c. 对轴外光束像差校正; d. 各光学元件的口径匹配。, 理想光学系统:主光线必然通过入瞳及出瞳的中心。,4、主光线(Ch

9、ief ray):,出瞳,入瞳,孔径光阑,定义:离轴物点发出的、通过孔径光阑中心的光线。, 主光线是通过孔径光阑、并参与成像的物光束的中心光线。,二、视场光阑 (Field Stops),1、视场光阑:,3、视场光阑、入射窗与出射窗三者互为物象关系。,视场光阑,限制物平面或物空间范围的光阑称视场光阑。,Q1Q2是视场光阑。 Q1Q2为入射窗; Q1Q2本身也为出射窗。 通常设置在系统的实像平面或物平面,Q1,Q2,孔径光阑,出射光瞳,入射光瞳,A,B,视场光阑,入射窗,出射窗,C,可见仅仅B点以内的物点可以被系统成像。,B点与入射光瞳中心的连线与光轴的夹角最小。,入射窗对入射光瞳中心的张角为最

10、小的,出射窗对出射光瞳中心的张角为最小的,视场角,孔径光阑为无限小时,物面范围由入窗边缘与入瞳中心连线决定。,(2)计算这些像的边缘对入瞳中心的张角大小。张角最小者即为入射窗,入射窗对应的光学零件视场光阑.,入射窗边缘对入瞳中心的张角为物方视场角 ,同时也决定了视场边缘点。视场光阑经后面光学零件所成的像即为出射窗,出射窗对出瞳中心的张角即为像方视场角 。,视场光阑是对一定位置的孔径光阑而言的。,确定视场光阑的方法:,(1)把孔径光阑以外的所有光孔经前面的光学系统成像到物空间,确定入瞳中心位置 (实际上在确定孔径光阑时这一步骤已完成)。,孔径光阑为无限小时,物面范围由入窗边缘与入瞳中心连线决定。

11、,线视场:物方线视场为物高的两倍,以2y表示。像方线视场为像高的两倍,以2y表示。,减小孔径光阑并不会对视场产生影响,孔径光阑的变化,视场光阑在像方对光线的限制在本质上是在物方对光线的限制。,例:有一个由三个光学零件组成的光组,透镜O1,其口径D14mmf1=36mm,透镜O2,其口径 D212mm,f2=15mm,二透镜间隔195mm,在离透镜O1右180mm处设有一光孔D310mm,物点离透镜Ol为-45mm1)求孔径光阑和入瞳出瞳的大小和位置?2)求视场光阑和入窗出窗的大小和位置?,解:光孔D3经O1成像,在O1左方与物点重合,透镜O2经O1成像,(1)求孔径光阑、入瞳、出瞳,U1最小,

12、故物镜框O1是入瞳,也是孔径光阑。它经O2的像为出瞳。,(2)求视场光阑、入窗、出窗,故光孔O3为视场光阑,入窗与物平面重合,大小为2.5mm,出窗在无穷远,3,2,第二节 照相系统中的光阑,一、照相机的三个组成部分,镜头、可变光阑(孔径光阑)、感光底片/暗盒(视场光阑),一、照相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镜头:将外界景物成像在底片上。 光阑:调节成像光束宽度从而调节光能量。 底片架框:确定景物的成像范围。,照相机和光阑的作用,轴上物点:孔径光阑在不同位置,对成像光束宽度的限制作用相同:都是光束的中 间部分参与成像。,轴外物点:孔径光阑在不同位置,参与成像光束的空间位置不同,成像质量不同。,轴外光束决

13、定孔径光阑的位置,假设:透镜口径足够大,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孔径光阑位置移动,对轴上成像光束并无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光阑位置对成像光束的影响,孔径光阑位置移动,对轴外成像光束有明显影响。,1、渐晕现象:像平面的边缘比中间暗(离轴物点)。,二、渐晕光阑 (Vignetting stop),渐晕光阑,渐晕光阑,渐晕光阑,渐晕光阑,渐晕光阑,渐晕光阑,轴外物点充满孔径光阑的光束被部分地拦截,称为“渐晕”。该光阑称为“渐晕光阑”,渐晕光阑多为透镜框。渐晕光阑的作用是参与限制轴外点

14、成像光束。,渐晕光阑,“渐晕系数”:,三、照相系统的光阑总结,孔径光阑在物镜中的位置,第三节 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一、双目望远镜的组成,1、构成,2、光学参数,目视光学系统的视角放大率:远处物体经系统所成的像对眼睛张角 的正切,与该 物体直接对眼睛张角 的正切之比。,*概念区别:角放大率,复习:第二章,3、分划板 视场光阑,分划板位于物、目两镜的共同焦面上: 入射窗、出射窗均在无穷远处, 分别与物、像面重合。,二、望远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1、光瞳衔接原则:前面系统的出瞳与后面系统的入瞳重合。, 追迹主光线的投射高度,望远镜系统的光阑位置,实际系统中,物镜框前后10mm左右放置孔径光阑;

15、分划板为视场光阑;孔径光阑对目镜成的像距即为出瞳距离lz6mm,1)光阑在物镜的左侧10mm(=4.25):,2)光阑在物镜上:,3)光阑在物镜右侧10mm:,三、望远镜系统光束限制的总结,1、两光学系统联用时,一般应满足光瞳衔接原则;,2、目视光学系统的出瞳一般在外,且不小于6mm;,4、分划板就是视场光阑。,3、孔径光阑大致在物镜左右;,4、光阑位置对轴外光束位置的选择,第四节 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和分析,一、简单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1、显微镜系统的构成,二、远心光路,1、孔径光阑在物镜上,(a) 测距原理:,(b) 调焦不准:,2) 由于调焦不精确,引 起像平面和标尺平面 不重合,从而导致测 量误差。,1) 入瞳与物镜边框重合;,2、孔径光阑在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上,1) 入瞳位于物方无穷远。,A和A1、B和B1的主光线分别重合,且轴外点的主光线平行于主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