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0.7.8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73485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0.7.8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0.7.8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0.7.8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0.7.8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0.7.8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0.7.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0.7.8(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课标要求,考点二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演进过程,一、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二、从汉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君主专制的加强,一、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前提秦的统一,1、统一的条件 2、统一的过程3、统一的意义,客观、主观,A、灭六国,结束割据(时间、顺序)

2、,B、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夺河套、占阴山;修直道、长城),C、平定岭南,设郡管理,D、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A、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符合人民共同愿望. B、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4、巩固统一的措施,A、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 B、政治上,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思想上,统一文字,实行焚书坑儒,考点解读,一、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概述,1、含义,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

3、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本质: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 矛盾:中央内部的皇权和相权斗争;中央和地方之间斗争。,2、内容,B 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地方行政体制)(来源、内容、影响),A 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中央行政体制),3、影响,积极:政治、经济、民族、后世 消极: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暴政),考点解读,一、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点拨1:秦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各有何特点?试归纳秦官僚机构的特点。,1、中央官制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 特点(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

4、”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君臣关系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只有皇帝是世袭的;“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2、地方官制主要是郡县制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体系完备,影响深远,等级森严,3、秦官僚机构的总体特点,考点点拨,一、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点拨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考点点拨,二、汉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君主专制的加强,(一)中央官制(加强皇

5、权、削弱相权),4)明朝:,2)唐朝:,3)宋朝:,1)汉代:,1、措施,频繁更换丞相;平民出任丞相;形成“中朝”对抗“外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参知政事”(副丞相);分散相权。,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设内阁。,2、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3、影响,君主专制走向极端,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5)清朝:,设军机处,密折制。,考点解读,阅读下列材料:(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全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日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

6、待?-贞观政要论政体,1)从材料来看,唐太宗是如何看待设置丞相一事的?,太宗认为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2)据材料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先由丞相等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3)为此,唐太宗在中央官制上采用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点拨1:唐朝三省六部制,考点点拨,皇帝,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政事堂,尚书省(执行),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内容: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

7、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分掌具体行政事务。 特点: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作用:既保证君权独尊,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点拨1:唐朝三省六部制,4)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相同点?本质上相同吗?为什么?,点拨1:唐朝三省六部制,形式上的共同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完全不同。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而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是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的。,考点点拨,点拨2:明朝内阁制的形成,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朱棣

8、),原因: 结果:,相权过重、威胁皇权,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主专制走向极端。,原因:,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一)内阁制形成的概况,考点点拨,材料1: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明史材料2: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该票,阁臣即随封上,间有执政强争,也多曲折。 -叶风毛内阁小史,(1)从材料1、2可以看出明朝内阁的特点是什么?,明朝内阁只备

9、顾问,参与商讨、拟定皇帝决策。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是君主专制强化对产物。,(2)、明朝的内阁与丞相的地位与权力相比有何不同?,丞相是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咨询机构),点拨2:明朝内阁制的形成,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参与决策,制约皇权,法定,制度赋权,无决策权,不能制约,非法定,咨询机构,考点点拨,材料3:光荣革命后,英王常召见重要大臣开会,征求他们政治意见,当时因为这种会议在一个小房间举行,所以人们就称这个会议为内阁会议,意思是在小密室举行的会议,小集团成员即内阁成员。汉诺威王朝时,国王中很多人不懂英语,往往不参加内阁会议,而且,1714年后,国王也没有否决内

10、阁的决议。于是有的重要大臣就出来主持会议,并把内阁意见集中起来向国王汇报,这样他的位置日益突出,后来人们称之为首相。内阁制就这样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3)从材料3 可以看出英国内阁的特点是什么?,内阁权力逐渐增大并形成定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物。,(4)三则材料反映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对两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不同影响?,趋势:中国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弱,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英国-由专制逐渐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 影响: 中国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但它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落后于世界潮流。英国-有利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4、为什么

11、说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期?这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是否矛盾?,(1)政治:明清的统治者都强化君主专制,如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等都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经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缓慢发展,说明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根本上标志着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走向衰落。 (3)文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和文学、戏剧,这也能说明封建社会的衰落。 (4)阶级关系:明末农民起义中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触及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5)国际关系:虽然成功打败了沙俄、荷兰、倭寇的入侵,但我国已面临着荷兰、葡萄牙、英国等西方殖民主义者的

12、挑战,从中也体现出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不矛盾,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正是从政治层面解释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逐渐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点拨3: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2、推行密折制,直接原因:,根本目的:,军机大臣职能:,特点:,作用:,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加强皇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3、清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影响,积极方面: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国逐渐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消极方面:皇权的

13、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导致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考点点拨,秦朝,汉末魏晋,唐朝,宋朝,元朝,郡,道,路,行省,州,州,县,县,县,州,郡,县,路,州,县,明朝,清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省,道,府,县,府,趋势: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以加强中央的权力。,(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考点解读,二、汉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君主专制的加强,点拨1:宋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作用,中央,地方,政事堂(行政机构),枢密院(军政机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政权),参知政事(行政权、副宰相),三司使(财权),枢密使(军事权),路州县,安抚使司(帅

14、司) 转运使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知州或知府(行政) 通判(监察),知县或县令(行政),作用:(1)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一定程度巩固统治和国家稳定;但也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2)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巩固中央统治。,考点点拨,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这些评价反映了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点拨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5、,具有重大意义。B.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C.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为我国明清以后行政划分奠定基础.,地方:省-路府-州-县,2、评价:,行省划分:全国分设十大行省;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辖区 行省职权:受限;(行使民政权力受中书省制约,军政权力受中央枢密院制约, 定期述职制度,御使台监察,省官互迁),概述元朝行政机构;理解行省制的内容和重大意义。,1、内容,考点点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宣政院。中书省既是中央首脑机关,又是监管地方政务机构(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这是在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元代的行省,

16、蒙古:,东北:,云贵:,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材料解析,根据材料,判断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采用这种划界原则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