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67522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近年来, “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 ,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

2、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 。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对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 。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

3、、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 。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

4、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2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同时,历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通俗历史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是

5、极为有利的。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 ,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 “通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转向社会。更多地关注下层、关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代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

6、历史已相当久远了。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B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追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C通过“贬恶扬善”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是史学

7、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D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3A “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 ,这种“走热”现象十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

8、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共 19 分) 寄欧阳舍人书(节选)曾 巩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

9、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

10、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又4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选自古文观止 ,有删节)【注】欧阳舍人:即欧阳修;舍人,官名。衋 x:悲伤苦痛。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11、的一项是( )(3 分)A生者得致其严 严:威严B故虽恶人,皆务勒铭 勒:刻C有名侈于实 侈:超过、多D辨之不惑,议之不徇 徇:徇私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体现作者推崇道德文章的一组是( )(3 分)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 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第一段中提及“蒙赐书”及撰“铭” ,点明写信之由;“反复观诵” ,侧面写出欧文之精彩及作者爱不释手之情景;“感与惭并” ,写作者对欧阳修的感激与敬佩。寥寥二十

12、余字,言简意深。B作者认为铭文流传于世,其作用接近于史书,而作为史书,则是非常严谨而真实的。而今铭文所以不实,则因逝者的子孙一心想要颂扬他们的先辈,往往刻意隐瞒逝者的恶行,致使撰铭者不能明察。C作者先论及古代撰写墓志铭的社会意义,在于褒扬美善;进而论及今之墓铭的流弊,在论及流弊时,特别突出了撰铭人的作用,提出只有撰铭人“畜道德而能文章” ,才能写出流传后世的铭文。D本文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祖父写墓志铭,提出了撰写铭志的两字原则“公”和“是” ,阐述了“道德” “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阐发“文以载道”的主张,表达对道德文章兼胜的赞许与追求。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13、 分)5(1)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5 分)(2)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89 题。癸巳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惠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早 行宋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黄景仁(17491783):清乾隆年间诗人,科举屡挫,一生未仕,为生计四方奔波,目睹“盛世”表象下的种种社会疮痍。此诗为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年)作者自安徽归家后所作。物外:世俗人情之外。阑干:纵横交错,参差错落。8郁达夫说黄景仁的诗“语语沉痛

14、,字字辛酸”,这在癸巳除夕偶成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体现?请简要赏析。(5 分) 9. 两首诗都写到“星”,这两处“星”在诗中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 1 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的观点是相同的。(2) 杜甫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的诗句是_, 。(3)李商隐锦瑟中用诗句“ , ”来表现那种可望而不可6即的理想境界。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25 分)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 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

15、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 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我对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 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不到 3 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 一晃 7 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 30 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