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南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67081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南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湖南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湖南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湖南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湖南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湖南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南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南师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 20142014 届第一次月考届第一次月考语语 文文 试试 题题(默写范围:必修 5、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本试卷共 7 道大题,21 道小题(2 道选做题任选 1 小题) 。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翌年(y) 癸巳(gu) 纨绔子弟(k)锲而不舍(q)B字帖(ti) 别扭(bi)一曝十寒( p)数见不鲜( xin)C档案(dng) 笑靥(y)返璞归真(p)高屋建瓴(lng)D汾酒(fn) 俯瞰(kn)阖家欢乐(h)惊魂甫定(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2、一组是 A沏茶哈蜜瓜振振聋发聩绿草如茵 B幅射一炷香蓬荜生辉鳞次栉比、 C譬喻照相机急流勇进竭泽而鱼 D发轫文绉绉置若罔闻光风霁月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认为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在专业、 行业和权力的高位上,掌控庞大的社会资源和机会,却失去重心。那些沉醉在过往,滞在 今日,那些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无关痛痒的借口大王,一定被社会唾弃和淘汰。 A自命不凡B沉醉C无关痛痒D唾弃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 。 , , ,大大方方地敞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

3、史的大课题。 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 性的参观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A BCD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 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 ;序货 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面贵俗功。此其大敞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 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 言,同圣人之是非,

4、意亦庶几矣。夫百家之书,犹可法也。若左氏 国语 世本睦 战国策 楚汉春秋 太史公书 ,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 (后汉书班彪列传 ) 司马迁记录的史实,从汉朝开国到汉武帝时终止,这是他的功绩。至于采录、摘取经 传,分别记述百家的事迹,粗疏简略的地方就很多,比不上原本。 (他)一心想以见闻广博、 记载全面作为功绩,议论肤浅而不深刻。他评论学术,就推崇黄老之道而轻视五经 ;记 述经济活动,就看轻仁义而以贫穷为耻;称道游侠,就鄙视守节而看重庸俗的事功。这些 都是他的大错误,伤害了儒家的正道,是他遭受极刑处罚的缘由。然而他善于叙述安排事 理,言辞漂亮却不浮华,质朴而不粗野,形式和内容

5、相得益彰,具有优秀史官的才能。如2果让司马迁依据五经的思想准则,与圣人的是非相同。料想也就差不多了。诸子百家 的书,还是可以仿效的。如左传 国语 世本 战国策 楚汉春秋 太史公书 , (读了之后, )让今人能够了解古代,后人可以考察前代,是圣人的耳目呀。 (后汉书班彪列传 ) 司马迁据左氏 国语 ,采世本 战国策 ,述楚汉春秋 ,接其后事,讫于天 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主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基垒疏略,或有抵牾。亦其涉猎者 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勘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 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然 自刘向、扬

6、雄博极群书一,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 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呜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 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 “既明且哲,能 保其身” ,难矣哉! (汉书司马迁传 ) 司马迁根据左氏春秋 国语 ,采用世本 战国策的一些史料,陈述楚汉春 秋的史实,接续记载其后的史事,截止于天汉年问。他所讲的秦、汉时期的历史十分详 尽。至于采录、摘取经传,分别记述几家的史事,有很多地方粗疏简略,有的地方互相矛 盾。还有他涉猎的范围广博,贯通经传,驰骋于上下几千年之间,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再有他的是非观和圣人非常

7、不同,论说大道则以黄老学说为主,而以六经为辅;叙述游侠, 则贬退隐士而推举奸雄;记述经济活动,则崇尚权势财利,而以贫贱为耻,这些是他的短 处。然而从刘向到扬雄这些博览群书的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材,佩服他善于叙述事 理,文辞漂亮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他所记述的史事真实而不作 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因此称作实录。唉!以司马迁的博学广闻,却不能靠智 慧保全自己,遭受了极刑仍在狱中发愤写作,他给任安的信中所陈述的也是可信的。究察 其所以哀伤自己,是属于诗经小雅中巷伯一类的人。像诗经大雅所说的“既 明辨又聪明,还能保全自己” ,实在太难了!(汉书司马迁传 ) 5对下列句子

8、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 序:记述B所以遇极刑之咎也 咎:过失C此其所蔽也 蔽:短处 D质而不俚 俚:鄙俗5B(咎:处罚。 )A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斯以勤矣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C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 不拘于时,学于余D既明且哲,能保其身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A(A “而”均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B 前者是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 ;后 者是连词,表修饰;C 前者为介词,译为“跟” “同” ;后者为介词,表被动,译为 “被” ;D前者为代词,译为“他的” ,后者为副词,表祈使语气,译为“可要,一 定”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9、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班彪看来, 史记存在严重的问题,司马迁受极刑乃咎由自取。 B “诚令”三句,是班彪惋惜司马迁未能用“圣”的观点写史记 。C班彪、班固父子对史记的评价基本相同,他们认为史记欠缺的要害为“是 非颇缪于圣人” 。D班固所见刘向、扬雄以来对史记的评价,并发表己见,但并未为此后的史学批 评立下准则。7D(应删去“但并未”三字。 “实录”是司马迁的创作原则, “不虚美,不隐恶,故 谓之实录” ,班固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应视为班固为后人立下的史学批评的准则。 )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

10、悼小雅巷伯之伦 B以迁之博物治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 小雅巷伯之伦 C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 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D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 自伤悼小雅巷伯乏伦8C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 (3 分)译文: (2)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 (3 分)译文: (3)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牾。 (4 分)译文: 9 (1) (他)一心想以见闻广博、记载全面作为功绩,议论肤浅而不深刻。 (“务

11、” “载” “笃” ) (2)称道游侠,就鄙视守节而看重世俗的事功。 (“道” “贱” “贵” ) (3)至于采录、摘取经传,分别记述几家的史事,有很多地方粗疏简略,有的地方互 相矛盾。 (“摭” “分散” “或” “抵牾” )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卞面这首元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8 分)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 悲鸣不能去,竞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 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 问世间、情是何物,主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12、。欢乐趣,离别 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星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 来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4【注萧鼓:汉武帝泣汾河祭祀汾阴后土(地神)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渔歌) 四起。(1)词的开篇句“问世闻、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有哪些作用?(4 分)答: (2)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这二句写大雁殉情前双栖双飞的生活情景。 “夫南地北”从空间落笔, “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写出了大雁的形影不离、 相依为命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君

13、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四句写大雁殉情前细致人微的心理活动。, , , 。 (4 分)10 (1)词人以设问开篇,问世间究竟“情是何物” ,以引起读者的思索。点明中 心,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引出对世间生死不渝之爱情的热情讴歌。起句破 空而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先声夺人,为下文写雁的殉情蓄势。 (答案要点: “设问以引起思索” , “点明中心” , “蓄势” ,每个要点 2 分,答出两个要点即给满分) (2) “万里” 、 “千山”写征途之遥远, “层云” 、 “暮雪”状前景之艰难,写出了大雁对 形单影只、前路渺茫的生活设想,交待了大雁殉情的原因。 (每点 1

14、分) 11古诗文默写。 (5 分) 。 (1)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 (李密 陈情表 )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3) ,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李凭箜篌引 )11 (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3)梦入神 山教神妪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阌读(10 分。其中,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一般认为,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原始社会主要是原始宗教崇拜 在起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的是统治者对礼的强化和古代思想家 对礼的倡导。礼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于西周的周公制礼。所谓周礼,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