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成都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65616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川省成都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成都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成都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高 20142014 级级 2012201220132013 学年度下期学年度下期“零诊模拟零诊模拟”考试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应用一、积累与

2、应用(3636 分)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22 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3 分) A菲薄/绯闻 蹊径/蹊跷 拓片/鞭挞 锒铛/不稂不莠 B胚胎/坯胎 徇私/殉情 愆期/悭吝 炮烙/一丘之貉 C癖好/譬如 干涸/桎梏 行伍/道行 伺候/伺机而动 D央浼/联袂 蹿红/逃窜 棱角/菱角 强迫/强人所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陨首 莞尔 霓虹灯 食不裹腹 B跌荡 膨胀 捅娄子 要言不烦 C流弊 丰稔 笑咪咪 形迹可疑 D幅员 迄今 水蒸气 宽宏大量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生活,

3、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B当您依法缴纳了税款后,你就自然会享受到应有的权利。但是您在接受教育、乘车、 去公园休息等日常生活中,都已经享受了作为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C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 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 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 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B美国警

4、方公布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照片,让 公众有机会感受从空中目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一幕。 C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 史上凡是这样做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D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 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25新华网“教育读书”论坛以“最感动我的文学人物”为话题向网友征集文学人物点评。 请你仿照示例,分别写一句点评的话。要求:形式工整,可不拘泥于例子中的句式。(4 分) 示例: 人物:大堰河 点评:用勤劳打点悲苦岁月,以爱心彰

5、显善良人性 人物:鲁侍萍 点评: 人物:桑迪亚哥 点评: 6阅读下面新闻,请简要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不超过 80 字)(6 分 ) 成都电视台 2012 年 10 月 14 日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 1 小时 600 人闯红灯”。 在“文明成都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记者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地处商业圈 的蜀都大道与顺城街十字路口,每天穿行这里的行人数以万计。记者在这里架设摄像机进 行了一个小时的拍摄,发现很多人不走人行天桥,闯红灯、在行驶的车流中冒险穿行的路 人不在少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二)名篇名句(6 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6、 (1) ,风飘飘而吹衣。 (陶潜归去来兮辞 )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 (3)诏书切峻, 。 (李密陈情表 ) (4)桑之未落, 。 (诗经氓 ) (5)千古江山,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 ,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 (三)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8 分) 8影视中的镜头场景按不同的顺序组合起来,表达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请按要求重组以 下镜头的顺序,表达甲完全不同的心理,只填写序号。(4 分) 乙用手枪抵住甲的头 乙悄悄走近甲 甲旁若无人地凝视远方 甲惊异的脸部表情 (1)畏惧: (2)镇定: 9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4

7、分)二、阅读与鉴赏二、阅读与鉴赏(5454 分)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011 题。 (8 分) 野老 【唐】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3【注】此诗写于上元元年(760),当时北方正值安史之乱,蜀边又逢吐蕃侵扰, 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琴台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处,代指成 都。 10、诗中的“野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4 分)11、全诗是如何借景抒情的?(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14 分)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

8、。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 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 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 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 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 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 欲见 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 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

9、不降?”昭曰:“上皇知 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己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 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 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 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 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 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众未应,昭幼子戏阶下,遽起手刃之,长子惊视,又杀之, 径领数卒屠其家人,舁尸纳井中。部将贾宗望母适过前,昭起呼曰:“媪,乡人也,吾不 欲刃,

10、请自入井。”媪从之,遂并覆以土。将士将妻孥者,又皆尽杀之。昭谓众曰:“我 与汝曹俱无累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各杀其家人,将出战, 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 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 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选自宋史朱昭列传) 1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B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迫近 C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趁着 D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 幸:希望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

11、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以效用进 去以六月息者也 B思齐却盾而前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因大骂引弓射之 因跪请秦王 D城且破 穷且益坚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 分) A朱昭在震威期间,西夏乘金侵宋掠取黄河外城镇,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 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西夏昼夜攻城不下,首领悟儿思齐身穿铠甲,以盾牌作掩护,前来劝降,朱昭穿常服, 解开衣襟,嘲笑思齐,威仪凛然。4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了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 城死战,就可立大功,并以杀死自己的儿子来表明决心。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

12、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利诱守城的兵士,得 以登城。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5 分)(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3 分)(三) (3 分) 1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处断句。 (3 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 知来者。 ” (论语学而 ) 注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四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 1719 题。 (9 分) 由于身兼诗人与理学家的双重身份,以山水诗人著称的杨万里能够将格物致知的思想 中所蕴涵的诗性观念运用到创作中,以理学家的仁者胸怀和人格涵养赋予自然万物以独特 的情感与审美观照。 “格物致知”源于儒家的礼记大学篇,宋代的理学家从各自思想学说的角度出 发对“格物致知”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共同的问题是探讨“物”和“知”的关系,目的 是要通过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去揭示和贯彻理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格物致知”作为理学的 一种哲学方法,它在实现人生境界的同时也由一种人生哲学而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的体 验,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循的为学方法的重要原

14、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学 讲究“格物” ,诗学注重“感物” ,二者处在不同的层面中。但从情感体验的这个角度讲, “格物”之“物”与文学创作中的“感物”之“物”有着亲缘关系。在文学家那里, “物” 是他们以感性、形象表达情感的中介,而理学家则要尽“物”之“理” 。事实上,理学的 “格物”到诗学的“感物”只一步之遥,关键是要找到能够将二者在思维和审美领域里沟 通起来的桥梁。 作为理学家,杨万里对理学“格物致知”的为学方法谨遵不讳,对“物”也有着自己 的认识。他在哲学著作庸言中说:“物亡道存,道则存矣,何地措道哉?”其把对物的 认识作为“道”的第一要素与理学家的思致是一致的。其言“天地之道不在数也,依于数 而已” ,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数量和性质,但这些皆非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 质在于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事物中所蕴涵的“理” 。 杨万里正是领会了“物”所负 载的双重意义,因此,在超越江西诗风的艰难历程中,他最终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自然万 物,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对自然的描写,并用理学家“格物”的精神去认真观察、 揣摩,在具体细微的意象中以小见大,以少胜多,通过不同事物的变化情态去揭示自然界 生生不息的造化之妙。 杨万里有意识地去展现自然物象的多重意态,对于月亮这一意象的摄取同样如此,月 亮的各种情态都尽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