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复习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54998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门宴》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鸿门宴》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鸿门宴》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鸿门宴》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鸿门宴》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鸿门宴》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复习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鸿门宴,司马迁,古音识读 通用假借 偏义复词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成语典仪 练习测试,文言知识归纳,字词注音,欲王 关中 飨 士卒 为 击破沛公军 崤 山 好 美姬 鲰 生说 我 从百余骑 奉卮 酒为寿 孰与君少长 戮 力而攻秦 樊哙 范增数 目项王 举所佩玉玦 交戟 之卫士 瞋 目视项王 目眦 尽裂 按剑而跽 沛公之参乘 赐之彘 肩 切而啖 之 如恐不胜 人方为刀俎 何辞为 道芷 阳,wng,xing,wi,xio,ho,j,zu,shu,j,zh,zhng,l,kui,shu,ju,j,chn,z,j,shng,zh,dn,shng,z,wi,zh,通假字,1.距关,毋

2、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3.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弃。,5.要项伯:,“要”通“邀”,邀请。,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6.不者:,“不”通“否”,否则。,8.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偏义复词,1.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是偏义复词,偏“入”,2.孰与君少长?,“少长”是偏义复词,偏“长”,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崤山以东 (今)

3、山东省,(古)不同寻常, 指意外的变故。 (今)表程度副词,(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古)黄河以南 (今)河南省,4.沛公约为婚姻,(古)结为儿女亲家 (今)男女婚事,5.所以谴关守将者,(古)的原因 (今)因果关系连词,(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说来,6.而听细说,一词多义(一),妇女无所幸 幸 故幸来告良则吾斯役之不幸,沛公军霸上 军 为击破沛公军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吾属今为之虏矣 今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是古非今,卮酒安足辞 辞 未辞也大礼不辞小让,项伯东向坐 置之坐上 停车坐爱风林晚 坐而待毙,坐,吾属今为之虏矣 属予作文以记之 司命之所属也 衡少善属文,属,宠爱、宠幸 幸

4、亏 幸运,驻扎 军队 军营,推辞 告辞、告别 讲究、计较,将要 如果 现在,坐着 座位 因为 坐守,类、们 嘱托 掌管 撰写,一词多义(二),杀人如不能举 如 沛公起如厕固不如也,故谴将守关者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 故幸来告良两狼并驱如故扶苏以数谏故,沛公不胜杯杓 是故百战百胜,善之善者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胜友如云,胜,如同、好比 去、前往 比得上,特意 旧交情 所以 原来 缘故,经得起 胜利、战胜 优美的 有才智、高明的,一词多义(三),使子婴为相 皆且为所虏 何辞为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窃为大王不取也 军中无以为乐 且为之奈何 为击破沛公军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担任、当 被 呢

5、 是 认为 做、干 对付 替、给 替、给/出谋,珍宝尽有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今者有小人之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之,代词,珍宝 到、往 的 主谓间,因 1、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 3、不如因善遇之 4、因击沛公于坐 5、因遗策 6.因人之力而敝之,于是,就,介词,趁机,介词,沿袭, 动词,趁机,介词,凭借,依靠,动词,一词多义(四),谢 道歉,谢罪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推辞,谢绝 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 孔雀东南飞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孙膑 辞去,辞别 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鸿门宴 感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鸿门宴 告诉,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6、 孔雀东南飞 请问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陌上桑 译文:太守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凋谢,衰亡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凋落) 芙蕖,词类活用(一),(一)名词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吾得兄事之 头发上指 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 间至军中 持剑盾步走,像对待兄长一样。,像鸟翅膀一样。,向上。,在夜间,连夜。,从小路、抄小路。,步行、徒步。,从小路、抄小路。,词类活用(二),(二)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 籍吏民,封府库范增数目项王道芷阳间行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驻扎、驻军。,登记户籍。,施刑。,称王。,使为王,名词使动用法

7、。,示意、使眼色。,取道。,称王。,词类活用(三),后继者、老路。,使活。,(三)一般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拔剑撞而破之,(四) 动词作名词 此王秦之续耳,使止。,使跟从。,使破。,词类活用(四),与交好。,(五) 形容词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 此其志不在小,(六) 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旧情、老交情。,小事。,亚父者,范增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此天子气也 此亡秦之续耳 此其志不在小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如今人

8、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客何为者?,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宾语前置句 籍何以至此? 今日之事何如? 客何为者? 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2.定语后置句 玉斗一双,白璧一双,特殊句式(二),3.介词结构后置句 具告以事 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坐 长于臣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沛公军(于)霸上 沛公居(于)山东时 置之(于)坐上 置之(于)地 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卫士仆(于)地 沛公欲王(于)关中,特殊句式(三),省略句,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若入前为(之)寿 为(之)击破沛公军 则与(之)斗卮酒 则与(之) 一生彘肩 竖子不足与(之)谋 具告(之)以事 交戟之士

9、欲止(之)不内,毋从(其)俱死也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其)饮 加彘肩(于其)上,特殊句式(四),被动句、固定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今为之虏矣,孰与君少长? 军中无以为乐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与相比,哪一个,没有用来的,没有的,表反问:的呢?,成语探究,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拿民间一针一线。,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有一个名目,实则另有图谋。,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人

10、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古代礼仪,1。古代帝王与臣子相对,帝王面南,臣子面北; 2。宾主之间相对,宾向东,主向西; 3。长幼之间相对,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为: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范增,项羽项伯,刘邦,张良范哙,1.下列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 目似瞑,意(神情)暇甚 项王则受壁,置(摆设)之坐上 卮酒安足辞(推辞) 此亡秦之续(连续)耳 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 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沛公起如(往)厕 沛公则置(安置)车骑 A. B. C. D.,综合练习题:,答案:A 置:摆放。丢弃,放弃。,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

11、字的一组 距关,毋内诸侯 沛公不胜桮杓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范增数目项目 令将军与臣有郤 秋毫不敢有所近 拔剑切而啖之 张良出,要项伯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 B. C. D.,答案:D。 “距”通“拒”,“内”通“纳”;“桮”通“杯”;“倍”通“背”;“郤”通“隙”;“要”通“邀”。“蚤”通“早”,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A. 因击沛公于坐 不如因善遇之 B. 故遣将守关者 君安与项伯有故范增数目项王 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沛公军霸上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答案:A。 A趁机趁机 ;B 特意交情;C 大王以为王;D 驻扎军营。,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沛公军霸上 党以

12、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封府库 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爽心悦目 A./ B./ C./ D./,答案:A。 驻扎,名作动;象鸟的翅膀一样,名作状;使眼色,名作动;登记,名作动;象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使活,使动用法;使爽快,使愉快,使动用法。,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臣请入,与之同命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A./ B./ C./ D./,答案:A。代词,代项羽;到,动词;代词,代刘邦;的;的;代词,代刘邦;代“这件事”;代词,

13、代刘邦。,6.下列句子不属同类句式的一项 A.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B.藉何以至此 C.因击沛公于坐 D.得复见将军于此,答案:B。 A、“以事”,状语后置; B、“何”作宾语,前置; C、“于坐”,状语后置; D、“于此”,状语后置。,7.对下列各句中的“为“的词性,注音和解释其中有错的一组是 皆为龙虎 动词wi;成 为之奈何 介词wi;对付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介词wi;替 动词wi;做 窃为大王不敢也 动词wi;以为 我为鱼肉,何辞为 动词wi;是 助词wi;表反问 吾属今为之虏矣 介词wi;被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介词wi;为了 A. B. C. D.,答案:B。第二个“为”为“出”

14、,读“wi”。,8.写出下列语句所含的成语(2分) A.秋毫不敢不所近( ) B.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C.劳苦而功高如此( ) D.项庄拔剑舞,其意在沛公( ),答案: A、秋毫无犯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劳苦功高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9.有些成语(包括熟语)表面看来意义似乎区别不大,但在具体语境中却不能互相替代。请从下面成语中选出适合下述语境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黄鼠狼给鸡拜年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口是心非口蜜腹剑 声东击西 指桑骂槐 指鸡骂狗 A.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 , 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 B.有人欣赏她的精明能干,有人羡慕她有势有权,但更多的人却是恨透了她的 、阴险狠毒。 C.你那一番话, 大概是想让小刘和你一块去趟广州吧? D.他这番话,冠冕堂皇,其实都是针对我的.无非是说我无能,该下台.我明白, 嘛! A ;B ;C ;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