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554480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2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2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2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2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2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人教版必修1) 2(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南昌起义,直接结果:占领南昌城 最终结果:南下广州,损失严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周恩来、贺龙等,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中共中央的改组,2、概况:,(2)领导人:,(1)时间:,1927年8月1日,(3)经过:,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4)结果:,(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5)教训:,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3、

2、意 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经过激战,占领了南昌。图为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江西大旅社。,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4)意义:,(1)时间:,(2)地点:,(3)内容:,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 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八七”会议旧址汉口市鄱阳路139号二楼,瞿秋白,湘赣边

3、秋收起义,江西安源张家湾,1927年的毛泽东,(1)时间: (2)领导人: (3)地点: (4)结果:(5)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秋收起义:,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安源部署秋收起义旧址,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时间:1927年10月 性 质: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在江

4、西省宁冈、遂川、永新和湖南省酃(lng灵)县四县交界的众山丛中,周围有五百多里 。,井冈山革命纪念碑,毛泽东在实践和理论上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 正确的道路,点燃了工农 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1)土地革命 经济保证 (2)根据地建设 核心根本,进行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4、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3)武装斗争 军事保证,1、原因,三、红军长征,“左”倾错误(根本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直接原因),2、经过,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会宁会师 193

5、6年10月,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1934年10月,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 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中央红军的长征,会宁,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雕像,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旧址,泸定桥铁索,会宁会师楼,艰难的长征历程,材料1:“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

6、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作家),长征胜利的意义,材料2: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 毛泽东,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想一想:长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3、意义,3、开创了革命新局面。,探究:什么是长征精神呢?,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

7、行军74华里,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是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草地上渺无人烟,”戴医生说,“没有人,一个也没有看不到人的影子,听不到人的声音,也没有可以谈话的人。没有人从这条路上走过,没有房屋,只有我们自己。就好像我们是地球上最后一批人。”,长征途中,妇女无法照料孩子。刘英说:“听起来可能很残忍,但他们不得不把孩子托给别人或扔掉扔掉孩子就像扔掉装备一样”。,永恒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万众一心、

8、团结拼搏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精神。,国共十年对峙,南昌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农村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红军长征 革命新局面出现,小结,课堂检测,1、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2、

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中“远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 B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D,B,3、毛泽东 1927 年作的一首词中写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是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D.国民大革命 4、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A井冈山的斗争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论持久战 D论联合政府 5、下列关于遵义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A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B彻底清算了王明的错误C取消了李德

10、的最高军事指挥权D在危机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A,C,B,1.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中得到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向农村C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的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B),(C),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

11、埃政府 B、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B),读右图,为了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最大理论贡献是( )A提出了统一战线理论 B提出了土地革命的路线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C),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 从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全力纠正了错误毛泽东参加了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A B C D 4、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将革命进行到底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D、实现革命重心转移,

12、D,C,谢 谢,(1)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意义: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2)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1931年冬 地点:江西瑞金内容: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瑞金中央革命根据纪念馆,红色故都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陈列,中共苏

13、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时间:1933年秋 地点:中央根据地 败因: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偏听偏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左倾错误的影响) 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遵义会议,召开背景: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长征开始后,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中。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内容:(1)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

14、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点。,(1)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党内的“左”倾思想。(2)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就是从思想上路线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中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深化拓展】遵义会议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