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54323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物理】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物理】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物理】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物理】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52014-2015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高二(下)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 4 4 分,选对但分,选对但不全的得不全的得 2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0 分)分)1 (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B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考点】: 单摆周期公式;光的偏振;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分析】: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变化的电场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也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平行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狭缝相距很行光的光波会同时传到狭缝,它们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它们发出的光在档板后面的空间

3、相互叠加,就发生了干涉现象,条纹间距为;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薄膜干涉;【解析】: 解:A、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故 A 正确;B、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得知,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磁场,但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电场,但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故 B 错误;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由于波长变小,故条纹间距变小,故 C 正确;D、检查平面的平整度的原理是经过空气层的前后两面反射的光线在标准样板的下表面叠加发生薄膜干涉形成干涉条纹,故 D 错误故选:AC2【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杂,重点是掌握各种

4、物理现象发生的原理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单摆震动应分清是自由震动,还是受迫震动2 (3 分) 某质点在坐标原点 O 处做简谐运动,其振幅为 10cm,振动周期为 0.6s,振动在介质中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1m/s,当质点由平衡位置 O 开始向上振动 0.15s 时立即停止振动,则振动源停止振动后经过 0.45s 时刻的波形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 B C D 【考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 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0.6s,当质点由平衡位置 O 开始向上振动 0.15s 时立即停止振动时,形成 波长的波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根据波

5、速和时间,求出振动源停止振动后经过 0.45s 波形移动的距离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各质点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解析】: 解:当质点由平衡位置 O 开始向上振动 0.15s 时立即停止振动,形成 波长的波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而且波形位于 x 轴上方波速为 v=1m/s,则经过时间 t=0.45s,波向右传播的距离为 0.45m,波峰到达 0.45m 处所以经过 0.45s 时刻的波形是 C故选 C【点评】: 本题要对质点的振动与波动之间的关系要理解,抓住质点中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3 (3 分) 如图甲所示,O 点为振源,OP=s,t=0 时刻 O 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

6、动,产生沿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乙为 P 点从 t1时刻开始沿 y 轴正方向开始振动的振动图象,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3A t=0 时刻振源 O 的振动方向沿 y 轴正方向B t2时刻 P 点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 y 轴负方向C 该波与另一频率为Hz 的同类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D 某障碍物的尺寸为,该波遇到此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考点】: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 由乙图读出 P 点的起振方向,t=0 时刻振源 O 振动的方向与 t1时刻 P 点的振动方向相同由乙看出,波从 O 点传到 P 点的时间为 t1,距

7、离为 s,可求出波速,读出周期,求出波长和频率当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时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当障碍物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解析】: 解:A、t=0 时刻振源 O 的振动方向与 P 点起振方向相同,由乙图读出 t1时刻,P 点的振动方向沿 y 轴正方向,即 P 点的起振方向沿 y 轴正方向,则 t=0 时刻,振源 O 振动的方向沿 y 轴正方向故 A 正确B、由乙图知,t2时刻 P 点振动速度最大,沿 y 轴正方向故 B 错误C、由乙知,该波的周期为 T=t2t1,频率为 f= ,当该波与另一频率为Hz 的同类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故 C 正确D、由题,波速为 v=,由

8、v=得,波长 =vT=,则当障碍物的尺寸为(t2t1)= ,该波遇到此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 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 本题要抓住波在均匀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根据传播距离和时间可求出波速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44 (3 分) ( 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 P 点,t+0.6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T0.6s,a、b、c、P、Q 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波速为 50m/sB 质点 a 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等于 30cmC 质点 c 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2

9、0cmD t+0.5s 时刻,质点 b、P 的位移相同【考点】: 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 根据波形传播的距离和时间求出波速通过经历的时间与周期的关系,通过s=求出质点通过的路程,注意该公式适用于平衡位置和最大位移处的质点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分析在 t+0.5s 时刻质点 b、P 的位移关系【解析】: 解:A、在 0.6s 内,波形传播的距离x=30m,因为 T0.6s,则波速故 A 正确B、波长 =40m,则周期 T=,则 0.6s 内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的质点的路程 s=,因为质点 a 不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可知在这段时间内路程不为 3

10、0cm故 B 错误C、波形传播到 c 位置的时间,知 0.2s 后质点 c 开始振动,在 0.4s 内的路程 s=2A=20cm故 C 正确D、经过 0.5s,波形向前移动的距离 x=500.5m=25m,此时 b、P 关于波峰对称,位移相同故 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5【点评】: 本题考查对波动图象的理解能力知道两个时刻的波形时,往往应用波形的平移法来理解5 (3 分) 一列横波在 t=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C 点此时向下运动,A、B 两质点间距为8m,B、C 两质点在平衡位置的间距为 3m,当 t=1s 时,质点 C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则该波的波速可能为( )A m/s B 3m/s

11、 C 15m/s D 27m/s【考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分析】: 本题先由此时质点 C 的运动方向判断出波向左传播由图知:AB 间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得到时间 t=1s 与周期的关系式,求出周期的通项,求出波速的通项,再得到波速的特殊值【解析】: 解:由图读出波长为 =8mC 点此时向下运动,则知波向左传播波向左传播,质点 C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波传播的最短距离为 3m,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得:t=(n+ )T 或(n+ )T,n=0,1,2,得 T=s 或s,则波速 v=(8n+3)m/s 或 v=(8n+7)m/s 当 n=0 时,由上式得:v=3m/s

12、 或 7m/s当 n=1 时,由上式得:v=11m/s 或 15m/s,当 n=3 时,由上式得 v=27m/s 或 31m/s,由于 n 是整数,v 不可能等于 m/s故选:BCD【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运用波形平移法,得到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式,得到波速的通项,再研究特殊值6 (3 分) 心电图仪(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6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 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

13、被检者甲的心率为 60 次/min,则可推知乙的心率和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分别为( )A 48 次/min,25 mm/s B 48 次/min,36 mm/sC 75 次/min,45 mm/s D 75 次/min,25 mm/s【考点】: 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专题】: 简谐运动专题【分析】: 由图看出坐标纸上都记录了心跳两次的情况,根据坐标纸的长度与速度之比,得到心跳的周期,心跳周期与心率成反比,可求出两人心率之比,即可求出乙的心率坐标纸做匀速运动,由长度和心跳周期可求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解析】: 解:设甲、乙心跳的周期分别为 T 甲、T 乙,坐标纸的速度大小

14、为 v,则有:s甲=vT甲,s乙=vT乙,又心率与心跳周期的关系为:f= ,则有:f甲=,f乙=联立得:=,f甲=60 次/s,解得:f乙=75 次/s由题:T甲=所以:v=,所以选项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点评】: 本题心电图仪与沙摆实验类似,关键要抓住心跳与坐标纸移动的同时性77 (3 分) 利用薄膜干涉可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如图(a)所示,现使透明标准板 M和待检工件 N 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薄层,并用单色光照射,可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干涉条纹,条纹的弯曲处 P 和 Q 对应于 A 和 B 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N 的上表面 A 处向上凸起B N 的上表面 B 处向上凸

15、起C 条纹的 cd 点对应处的薄膜厚度相同D 条纹的 d、e 点对应处的薄膜厚度相同【考点】: 光的干涉【专题】: 光的干涉专题【分析】: 薄膜干涉形成的条纹是膜的上下表面的发射光干涉产生的当两反射光的路程差(即膜厚度的 2 倍)是半波长的偶数倍,出现明条纹,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出现暗条纹,可知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即明条纹处空气膜的厚度相同【解析】: 解: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即明条纹处空气膜的厚度相同条纹的 cd 点在直条纹处,故 cd 点对应处的薄膜厚度相同,从弯曲的条纹可知,A 处检查平面左边处的空气膜厚度与后面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知 A 处凹陷,B 处检查平面右边处的空气膜厚度与后面的空气膜

16、厚度相同,知 B 处凸起,故选:BC【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薄膜干涉形成的条纹是膜的上下表面的发射光干涉产生的以及知道薄膜干涉是一种等厚干涉8 (3 分) (多选)a、b 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束如图所示用 a、b 两束光( )8A 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由此确定光是横波B 先后照射某单缝实验装置,若 a 光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则 b 光也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C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 b 光不能进入空气,则 a 光也不能进入空气D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 光的反射角比 b 光的反射角大【考点】: 光的折射定律【专题】: 光的折射专题【分析】: 由折射率的定义,可确定光路中 a 的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