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54321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萧红,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伟大与深刻的另一面是,平和,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赴日本留学,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他发表著名中篇小说阿正传。1927年10月起定居上海。1930年,他发起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3月,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1932年,他与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年10月19日病逝。,鲁迅简介,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

2、“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杂文集: 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创作背景:自题小像诗本无题,系鲁迅于1903年在日本东京弘文书院求学时,剪辫题照,赠 给他的挚友许寿裳的。 鲁迅于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

3、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自题小像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重写。在30年中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这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标灯和旗帜。,鲁迅 ,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鲁迅”笔名的来历 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亡友鲁迅印象记.笔名鲁迅)这就是对“鲁迅”这个笔名最权威的解释。,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

4、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先生 “写给亲属”的七条遗嘱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 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 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你的事情,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鲁迅死,许广平(1898-1968),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笔名景宋,祖籍福建,189

5、8年2月12日生于广东番禺一个败落的官僚家庭里。,周海婴,1929年9月生于上海,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 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周海婴出生于1929年9月。在他将出世时,一度出现难产的迹象。当医生为此征求鲁迅意见是留大人

6、还是留孩子时,鲁迅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也许鲁迅认为这孩子是意外 的收获,为了孩子的坚强,他对新生命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爱。海婴这个名字,鲁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婴儿这一意思。他对海婴的教育完全按照他于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尽量创造机会让海婴自由地成长,希望海婴成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鲁迅后人全家福,朱安,1878年6月生于浙江绍兴。祖上做过知县一类的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朱安,虽然识字不多,但懂得礼仪,性格温和,待人厚道。鲁迅的母亲决定娶来给自己的大儿子鲁迅做媳妇.这婚事是母亲安排的,他只能默默承受。结婚后他很少向外人诉说自己的婚姻生活

7、,仅对好友许寿裳说过这么一句沉痛的话:“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她性格和顺,与人相处并不困难,婆婆鲁瑞对她十分喜爱。她的遗愿是葬在上海鲁迅墓旁,这当然未能如愿;她的葬礼按许广平的意思举行,下葬在北京她婆婆鲁瑞的墓旁,坟上没有任何标记。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没用。看来我这一辈子只好服侍娘娘一个人了,万一娘娘归了西天,从大先生一向的为人看,我以后的生活他是会管的。,画忆萧红,萧红故居,作者介绍,萧红(19111942),现代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原名张乃

8、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她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1930年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于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

9、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另为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关于回忆录,回忆录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

10、的生活或所熟悉的历史事件,也有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的。回忆录主要就是对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拿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是一篇回忆录。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萧红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作为作家的鲁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鲁迅。鲁迅先生属于他所处的时代,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走进鲁迅,鲁迅重要文章的解读,祥林嫂 人性的残忍,“咀嚼人的灵魂” 药 启蒙的结果是被启蒙的

11、对象活活吃掉 阿Q正传 “精神胜利法”“民族的劣根”,呼唤生命的强者 狂人日记 吃人的文化,打破“瞒”和“骗”,在酒楼上 平庸对人的吞噬,绝望的反抗 肥皂 对意淫的伪君子的幽默讽刺 社戏 对纯正善良的人性的呼唤 纪念刘和珍君 对生命的人道主义关怀,对革命的反思 论“他妈的” 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卑劣心理,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

12、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9、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0、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1、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2、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 14、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15、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16、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秋夜),谈谈

13、对鲁迅的整体印象,冷峻,严肃,刻薄,深刻,孤独,敏感,70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位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那么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以前大家都学过不少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到底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否真的理解和喜欢鲁迅?,鲁迅被誉为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

14、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

15、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鲁迅的“朋友”,闰土 胡风 冯雪峰 萧红、萧军 瞿秋白 藤野 张天翼 郁达夫,鲁迅的“敌人”,周作人 徐志摩 梁实秋 林语堂 胡适 郭沫若 周扬 一生最痛恨的人,对鲁迅的人身攻击:与周作人的反目;不宽容,心胸狭窄。 “ 叫我来评判鲁迅,很简单,三段话便可概括:鲁迅的人格,是渺小,渺小,第三个渺小;鲁迅的性情是凶恶,凶恶,第三个凶恶;鲁迅的行为是卑劣,卑劣,第三个卑劣。更以一言概括之,是个连起码的 人 的资格都够不着的脚色。 ” (苏雪林我论鲁迅,转引自王锡荣苏雪林为什么骂鲁迅?,收入鲁迅生平疑案,上

16、海辞书出版社),鲁迅轶事 1.“在厦门大学教书的时候,鲁迅对我祖母深怀思念。不料,却有头猪当着他的面啃相思树叶。鲁迅一时气极,就和那头猪展开了一场搏斗。” 2、而周令飞还曾听父亲说起,鲁迅50多岁定居上海的时候,曾经一路转着圈踏着华尔兹的舞步入座吃饭,逗引得满桌哈哈大笑。 3、“夏日的深夜,他喜欢开着窗子伏案写作。有时候,看到有人溜到自己楼下的墙角里来尿尿,他就会用橡皮筋和纸团做成弹弓,弹在那人的屁股上。”,4、鲁迅是一个不太讲究穿着的人。他爱穿长袍,相对他瘦弱的身材来说,似乎袍子比西装合适。但他确实是太不修边幅了一点,经常穿着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感觉竟有点像他笔下的落魄人物孔乙己,于是便闹出了笑话;在电梯里经常被认为是可疑人物;许多人见了他以为是有幸发现了鸦片鬼;有时去买药,竟然连药房里小伙计都鄙视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