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5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53690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乐陵一中乐陵一中 2013201320142014 学年高中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学年高中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物理试题物理试题(时间:(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命题人:XXX 审核人:XXX 时间:2013.11.03 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5050 分)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速率、加速度、力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路程、时间、重力2.一个皮球从 5

2、m 高的地方落下,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 2 m 处被接住,则 这段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为 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7 mB小球的位移为 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7 mC小球的位移为 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3 mD小球的位移为 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3 m3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所以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B在同一地点,同一物体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其运动时所受的重力不一样C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形状规则的物体(例如正方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处4. 物体由静

3、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 1 秒末的速度达到 4 m/s,则第 2 秒内物体的位移是( )A.2 m B.4 m C.6 m D.8 m5.某航母跑道长 200 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 6 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 )A.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6.某战车以大小为 4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则刹车后 5 s 内战车通过的路程为( )A.40m B.75m C.80m D.100m27.一物体自t=0 时开始做

4、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 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mB.在 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mC.在 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7.5m/sD. 45s 内,物体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8.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能够发生的有(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的方向向东,加速度的方向向西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 2H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

5、度为H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大小为2gHD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2110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前 10 s 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后 10 s 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B前 10 s 内甲在乙前,后 10 s 乙在甲前C10 s 末两车相遇D相遇前,在 10 s 末两车相距最远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050 分)分)二、实验题(共 10 分)311(10 分)在一次演示实验中,一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小球滚动的距离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t/s0.250.51.02.0 x/cm5.020

6、80320 (1)由表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 x 和小球滚动的时间 t 的关系式为(k 为常数) _ Axkt Bxkt2 Cxkt3 D无法判断 (2)小球的运动为_ 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A、B、C、D、E、F 为相邻的 6 个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0.1 s,用刻度尺 量得 AB1.50 cm,EF3.10 cm,可估测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由此可进一 步求出打下 B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m/s.三、计算题(本题 4 小题,共 38 分)13.(8 分)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产生明

7、显的滑动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某汽车刹车后至停止的加速度大小为 7,刹车线长2/m s为 14m,求:(1)该汽车刹车前的初始速度的大小;0v(2)该汽车从刹车至停下来所用时间 ;t14.(8 分)一列列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个人在站台上观察列车,发现相邻的两个 10 s 内,列车分别从他跟前驶过 8 节和 6 节车厢,每节车厢长 8 m,且连接处长度不计,求火 车的加速度 a 的大小和人开始计时时火车的速度大小 15.(10 分)从离地 125 m 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 g10 m/

8、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小球落到地面; (2)从开始下落的时刻起,小球在第 1 s 内的位移和最后 1 s 内的位移;16.(12 分)一列货车以 8 m/s 的速度在铁路上行驶,由于调度事故,在后面 600 m 处有一列快车以 20 m/s 的速度在行驶,快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合上制动器,但快车要滑行 2 000 m 才能停下来试判断两车会不会相撞乐陵一中乐陵一中 2013201320142014 学年高中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学年高中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物理答题卷物理答题卷411. (6 分) 12.(6 分) 13(8 分)乐陵一中乐陵一中 2013201320142014 学年高中一年级期

9、中考试试题学年高中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物理答题卷物理答题卷14.(8 分)5物理答题卷物理答题卷15.(10 分)座号6物理答题卷物理答题卷16.(12 分)7乐陵一中乐陵一中 2013201320142014 学年高中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学年高中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物理参考答案物理参考答案1 C 2A 3C. 4.C. 5B 6.C.7BC 8.AD9.D 10.AD11. (6 分)解析:观察表中数据:时间t从左到右依次是 2 倍关系,对应的距离x从左 到右依次是 4 倍关系,所以xt2,可判知小球的运动为v0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1)B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2.(6 分

10、)解析:由题意知x11.50102 m,x53.10102 m,t0.1 s,由xx5x14at2得,a0.40 m/s2,A、B中间时刻的速度v1,B点的速度x5x1 4t2x1 t为vBv1a ,解得vB0.17 m/s.t 2 答案:0.40 0.1713.(8 分)解析:(1)汽车刹车过程可看做反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02 = 2ax 座号8解得:v0 = 14 m/s (2)由 v0 = at 得 = = 2s t0v a 14.(8 分)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x2x1at2可得,列车的加速度为:a m/s20.16 m/s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

11、tx2x1 t268 8 102at2得人开始计时时列车的初速度为v01 2x112at2 tm/s7.2 m/s.8 812 0.16 10210 答案:0.16 m/s2 7.2 m/s15 .(10 分)解析 (1)由 x gt2,得落地时间1 2t 5 s.2x g(2)第 1 s内的位移:x1 gt 1012 m5 m;1 22 11 2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 4 s内的位移为:x9 gt 1042 m80m.1 22 91 2 所以最后 1 s内的位移为:x10xx9125m80 m45 m.答案:(1)5 s (2)5 m 45 m 16.(12 分)解析:判断两车能否相撞,要看两车速度相等时,快车能否追上慢车快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0.1 m/s2,v12 2x1202 2 2 000假设经时间t快车减速到 8 m/s,则由vv0at解得t120 s,120 s 内货车的位移x1vt8120 m960 m,快车的位移x2t120 m1 680 m,v0v 2208 2因x2x1720 m600 m,所以两车在 120 s 前就已相撞答案:两车会相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