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52624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惠州市实验中学惠州市实验中学 2012-20132012-201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校男子足球队 16 名队员的年龄如下:17 17 18 18 16 18 17 15 18 18 17 16 18 17 18 14 ,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 ( ) A.17 岁 B.18 岁 C.17.5 岁 D.18.5 岁 2一个年级有 12 个班,每个班有

2、50 名学生,随机编为 150 号,为了解他们在课 外的兴趣爱好。要求每班是40 号学生留下来进行问卷调查,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 是( )A分层抽样 B抽签法 C随机数表法 D系统抽样法3. . 为了调查某厂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随机抽查了 20 位工人某天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的分组区间为45,55,55,65 , 65,75 , 75,85,85,95由此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1,则这 20 名工人中一天生产该产品数量在55,75的人数是( )A11 B12 C13 D14 4 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的逆命题是 ( )A “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2B

3、 “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C “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D “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5 “0x ”是“0x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数学测验中,某小组 14 名学生分别与全班的平均分 85 分的差是:2,3,-3,-5,12,12,8,2,-1,4,-10,-2,5,5,这个小组的平均分是( )A97.2 B87.29 C92.32 D82.867. 某程序框图如图 2 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的值是( )A4 B5 C6 D78在长为 10 cm 的线段AB上任取一点P,并以线段

4、AP为边长作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 积介于 25 cm2与 49 cm2之间的概率为 ( ) A.103B.51C.52D.549. 某单位有职工 100 人,其中青年人有 45 人,中年人有 25 人,剩下的为老年人,用分层 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 20 人,则各年龄段分别抽取多少人 ( ) A7,5,8 B9,5,6 C6,5,9D8,5,710命题:p若, a bR,则1ab是1a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函数12yx的定义域是 , 13, ,则 ( )A “p或q”为假 B “p且q”为真 Cp真q假 Dp假q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满分分,满分 20 分分 )11. 从10个篮球中任取一个,检验其质量,则应采用的抽样方法为_。 12. 某单位 200 名职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 3,现要从中抽取 40 名职工作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将全体职工随机按 1200 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 40 组(15 号,610号,196200 号).若第 5 组抽出的号码为 22,则第 8 组抽出的号码应是 。若用分层抽样3方法,则 40 岁以下年龄段应抽取 人. 13.阅读图 4 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m=4,n=3,则输出 a=_,i=_。(注:框图中的赋值符号“” ,也可以写成“”或“:” )14给出下列命题“ab”是“a2

6、b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lgalgb”是“a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 x, yR,则“|x|y|”是“x2y2”的充要条件;ABC 中, “sinAsinB”是“AB”的充要条件其中真命题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本题满分 12 分) 为了了解某中学学生的体能情况,体育组决定抽样三个年级部分学 生进行跳绳测试,并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5). .已知图中从左到 右的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 0.1,0.3

7、,0.4,第一小组的频数是 5. . (1) 求第四小组的频率和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人数; (2) 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几小组内? (3) 参加这次测试跳绳次数在 100 次以上为优秀,试估计该校此年级跳绳成绩的优秀率 是多少?频率次数49.5 74.5 99.5 124.5149.5416.(本题满分 12 分)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 6 个小球,其中 2 个红球,记为A1、A2,4 个黑球,记为 B1、B2、B3、B4,从中一次摸出 2 个球.()写出所有的基本事件;()求摸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17 (本题满分 14 分)惠州市在每年的春节后,市政府都会发动公务员

8、 参与到植树活动中去林管部门在植树前,为保证树苗的质量,都会在 植树前对树苗进行检测现从甲乙两种树苗中各抽测了 10 株树苗的高度, 量出的高度如下(单位:厘米) 甲:37,21,31,20,29,19,32,23,25,33 乙:10,30,47,27,46,14,26,10, 44,46 (1)根据抽测结果,完成答题卷中的茎叶图,并根据你填写的茎叶图,对 甲、乙两种树苗的高度作比较,写出两个统计结论;(2)设抽测的 10 株甲种树苗高度平均值为 ,将这 10 株树苗的高度依次输x入如图程序框图进行运算,问输出的 S 大小为多少?并说明 S 的统计学 意义18. (本题满分 14 分)设函数

9、),(, 0),6sin(3)(xxxf且2与为最小正周期。(1)求)0(f的值( 2 ) 求)(xf的解析式(3)已知59)124(f,求sin的值519.(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ABC中,E、F分别是1AB、1AC的中点,点D在11BC上,11ADBC。 求证:(1)EF平面 ABC; (2)平面1AFD平面11BBC C20. (本小题满分 14 分) 求2210axx 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题号12345678

10、910答案BDC CBA BAB BB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617.(本题满分 14 分)解:(1)茎叶图如图.4 分 统计结论: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小于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 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长得更整齐; 甲种树苗的中位数为 27,乙种树苗的中位数为 28.5; 甲种树苗的高度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且大多数集中在均值附近,乙种树苗的高度分 布较为分散.8 分 (2) 27,S35 12 分x S 表示 10 株甲树苗高度的方差,是描述树苗高度离散程度的量 S 值越小,表示长得越整齐,S 值越大,表示长得越参差不齐 14 分 18. (本小题满分 14 分)720(本小题满分 14 分) 证明:(1)0a 时为一元一次方程,其根为1 2x ,符合题目要求;3 分(2)当0a 时,为一元二次方程,它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判断式0 ,即440a, 从而1a 。.6 分又设方程2210axx 的两根为12,x x,则由韦达定理得121221,xxx xaa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