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区(2012级教师版)(AAAAA)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550495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工业区(2012级教师版)(AAAAA)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传统工业区(2012级教师版)(AAAAA)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传统工业区(2012级教师版)(AAAAA)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传统工业区(2012级教师版)(AAAAA)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传统工业区(2012级教师版)(AAAAA)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工业区(2012级教师版)(AAAA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工业区(2012级教师版)(AAAAA)(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的概念,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纺织、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鲁尔区位置,德国地形图,鲁尔区位于德国的中西部,莱茵河下游, 面积4595km2占全国1.3%,人口570万占全国9%,工业产值曾经占全国40%,包括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 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有近200年的工业发展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百余年来一直是德国的煤铁工业基地,被称之为

2、“德国工业的心脏”,是德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工业区及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多次提到的钢铁康采恩克虏伯公司1811年建于埃森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和资源对德国发动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克虏伯公司在二战中积极从事军火生产,为纳粹制造武器。蒂森公司在二战中成为希特勒政府的财政支柱。 战后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鲁尔区年煤产量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钢产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鲁尔区密集着炼钢、轧钢、制铁、炼油、汽车、造船、机器和电气设备制造等工厂。 兴起19世纪中叶 衰落20世纪50年代后 复兴20世纪60年代后,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案例:德

3、国鲁尔工业区,(1)鲁尔区的兴起(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1)鲁尔区的兴起(优越的区位条件),距离铁矿产区较近:法国东北部的洛林铁矿,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鲁尔区,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1)鲁尔区的兴起(优越的区位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 水源丰富,德国以及西欧工业发达,鲁尔区本身就是消费中心。,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1)鲁尔区的兴起(优越的区位条件),广阔的市场德国、西欧,丰富的煤炭资源,丰富水源,电力工业,机械工业,煤炭工业,运入铁矿石,钢

4、铁工业,煤化学工业,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资料: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广泛应用,煤炭需求量有所减少。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50万以上的矿工。从60年代起,鲁尔区煤开采量逐年下降。同时,技术的发展使钢铁、汽车、造船业工作岗位人减少。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起开始下降,到1996年已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就业人数减少2/3。70年代后,大工业衰落趋势已十分明显,80年代问题越来越大,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自从70年代末期,这个工矿之都再也不敌随后崛起的日、韩和拉美等

5、国,钢铁价廉倾销,快速走向经济衰败之路,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闭。,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2)鲁尔区的衰落,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基础,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2)鲁尔区的衰落,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及能源利用率提高,导致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业衰落。,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2)鲁尔区的衰落,产钢、出口钢国家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受到世界性钢铁过剩的冲击,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2)鲁尔区的衰落,由于过度集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工业部门改变传统生产和组织方式,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

6、长点,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3)鲁尔区的复兴(综合整治),(1)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等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部门;发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

7、业 (2)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发展科技和教育,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植树造林。 (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中国) (7)加大科技投入,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更新陈旧落后设备。(中国),鲁尔区煤矿的综合整治,鲁尔区大学,莱茵河谷,田园村庄,废墟展览馆,练习,A,B,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 A被称为“法国工业

8、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B,A,练习,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A,D,练习,5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 A B C D 6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9、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铁矿资源不丰富。 辽中南工业区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接近市场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典例1】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解析:该问题为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要求从自然、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具体分析时心中一定要有其位置。通过对区位各要素的梳理,可以得到下面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 距铁矿区近,有大冶铁矿; 能源充足,有葛州坝和三峡的水电,距华

10、北能源基地较近; 水源充沛,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 地势平坦开阔; 工业基础好; 水陆交通发达,有长江及汉江水运,京广线纵贯南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地理区位优越,中部经济区中心,区域协作条件好,市场广阔; 科技文化较发达,劳动者素质较高。,【典例2】 天津发展海洋化工的优势条件 解析:该问题为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要求从自然、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具体分析时心中一定要有其位置。通过对区位各要素的梳理,可以得到下面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 原料充足: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能源丰富:附近有开滦煤矿、华北油田等,且有统一电网; 地势平坦开阔; 沿海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人口、城市密集,接

11、近消费市场; 依托京津,背靠“三北”,区域协作条件好; 国家政策支持。,【典例3】试从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分析武汉市发展的条件 一、自然因素 1、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农业发达。 2、武汉市地处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河湖密布,水源充沛。 二、经济因素 1、靠近大冶铁矿,发展钢铁工业 2、交通发达,有发达的内河航运,京广线通过,有利于对外联系。 3、积极发展高科技、旅游业,三峡工程的建设为武汉发展注入活力。 三、社会因素武汉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鞍钢的区位,宝钢的区位,原料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整治前的发电厂,整治后的发电厂,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衰落的原因,三、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3.1 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3.2 合理调整区内生产力布局 3.3 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3.4 加强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保证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3.5 完善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综合开发 3.6 开发工业传统资源,拓展区域产业新功能 3.7 完善环境管理和建设,重塑田园都市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