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人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547868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人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阴市青阳中学 丛地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珠三角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国家有条件地区,相互促进,推动力,优惠政策,珠三角,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思考,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地理条件,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调整,探究一,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有何影响,探究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良好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探究,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前店后厂),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中国第一侨乡江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

3、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考,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地理条件,活动1:完成表4.3,区位、侨乡,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活动2:根据上题结果,你认为珠三角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是什么?,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起步,外向型是它的主要特点。,19791990年,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 侨乡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

4、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第二阶段: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比值在快速上升,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1990年以后,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5、1990年以后,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工业化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阅读: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城镇数量猛增 2.城市规模扩大,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问题探究,起步,发展优势,两次机遇,例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 煤、石油等资源丰富A B C D ,练一练,B,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 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B原材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D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问题与对策,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