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534800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的理论与实践,政治与行政学院 张新平,参考资料,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列 宁:怎么办? 列 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现代世界政党,求实出版社 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 林尚立: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 顾俊礼:欧洲政党执政经验研究 王立新:苏共兴亡论,目录,引言 一、当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政党制度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看中国的特色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思考,引 言,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

2、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自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一、当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政党制度,一、当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政党制度,(一)关于政党及政党的功能 美国百科全书:“政党是个人或团体为在某项政府制度内,通过控制政府或影响政府决策,以期行使政治权力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一、当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政党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列宁:“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毛泽东:

3、“政党就是一种社会,是一种政治的社会。政治社会的第一类就是政党,党是阶级的政治组织。”,一、当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政党制度,政党的政治功能1:西方政党的职能1)治理政府和充当忠诚的反对派2)为选民简化了选择3)征召和遴选公职候选人4)重要的进身渠道5)政府的职业介绍所6)人民意愿与政府最终采取行动之间的纽带,2、一般意义的政党功能:1)提供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和、协调机制,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2)提供政治参与的有效渠道;3)促进政治社会化,传播和灌输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知识;4)在公共政策形成和执行中发挥作用。,一、当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政党制度,*(二)关于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指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进

4、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有关政党运作某些规则,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运作的传统和模式;既包括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各个政党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形成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的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一、当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政党制度,*形形色色的政党制度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1)一党制:法西斯政党2)两党制:美国、英国3)多党制:法国、意大利A、多党联合执政B、一党执政或一党独大的多党制C、两个半政党制(两极化的多党制),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1)一党制:前苏联、东欧2)中国共产党领导

5、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一、当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政党制度,*(三)关于政党政治所谓政党政治,是指由政党组织政府、执掌政权,并在社会政治生活、国家事务和政治体制运转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政治形式。它是随着政党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体制运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政党政治涉及的主要是政党介入政治的方式、准则、状况和结果,以及法律和社会对这一切的认同程度。从政治的类型看,政党政治属于民主政治。从民主的角度看,政党政治属于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国近代历史实践宣告多党制在中国行不通 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的历史

6、演进中,各种力量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舞台上奋斗博弈,演出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事件,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没有在中国土壤上开花结果。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多党制在中国第一次失败 双十协定被毁,多党制在中国第二次失败,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在20世纪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制 度,无论是多党议会制,还是一党专政 制都是行不通的,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 作出的重要结论。今天的多党合作制度 正是中国人民在逐步否定以上两种政党 制度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奋斗 才创造出来的。,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7、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1、抗日根据地各级民主政权”三三制“包含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雏形;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我国政党制度形成;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机构:在6名国家副主席中,党外人士有3名. 在56名政府委员中,党外人士占了近一半 在4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2名. 政务院32个部级单位的正职领导中,党外人士占13名,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1956年起,毛泽东明确表示不赞成苏联的一党制,提出”两个万岁“的口号:一个是共产党万岁,另一个是民主党派万岁,资产阶级不要万岁,再有两三岁就行了。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

8、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1226名人大代表中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558人,占45.5;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13人中,民主党派、民主人士8人,占67.5;在国务院35个部长主任中,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13人,占37.1。,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4、1979年10月,邓小平首次把多党合作提升到政治制度的高度认识。1982年,中共12大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同”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连起来,成为新时期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5、1987年10月,中共

9、13大正式提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概念,(1989年1月将”下“字删除);,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6、198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成为基本制度; 7、14大写入党章,1993年八届人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写入宪法序言,15大纳入党的基本纲领,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8、2005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文件着眼于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这是多党合作建设的

10、里程碑。2007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形成的。,附录:,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 1、(民革)1948年成立 2、中国民主同盟(民盟)1941年成立 3、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1945年成立 4、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1945年成立 5、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1930年成立 6、中国致公党(致公党)1925年成立 7、九三学社,1944年成立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1947年成立,三、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看中国的特色,三、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看中国的特色,(一)西方政党制度产生的依据 1、西方政党制度是西方历

11、史发展的产物,在西方国家已经运行了几百年的历史; 2、西方国家政治体制设计对其政党制度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3、社会结构对政党制度形成的影响。包括阶级、宗教、种族、族群、语言、地域、教育水平等,尤其是前三者; 4、西方政党制度是西方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三、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看中国的特色,(二)西方政党制度的缺陷 1、西方政党制度的第一大弊端是短期行为。比如美国的大选政治就是明证; 2、西方政党制度的第二大弊端是金钱政治,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如美国最近一次大选就花费了24亿美圆;伊拉克战争背后是军火和石油等

12、;日本的经团联与自民党; 3、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日本的政治改革与政局变化。由于西方政党标榜自由、民主,因而有其存在的土壤。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接受不接受西方的政党制度与这一制度符不符合符合西方国家的国情是两个概念。,三、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看中国的特色,(三)中国政党制度产生的依据 1、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如前所述); 2、中国的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政权结构的性质以及阶级结构的状况决定的; 3、中国的政党制度符合中国文化特点; 4、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中外政党制度

13、比较看中国的特色,(四)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化是最现实的事情,正如严复所说:”其进弥聚、其途弥险、新者未得、旧者已亡、怅怅无归、或已灭绝“。所以不尊重传统的政治浪漫主义只具有批判性意义,不具有建构性价值; 2、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3、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亨廷顿语:“在现代化中国家,多党制与高水平的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安定是不能共存的。在现代化中国家,多党制是软弱的政党制度。”,三、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看中国的特色,4、有利于促进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声音

14、。大家知道,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对民主人士,我们要让他们唱对台戏,放手让他们批评,如果我们不这样作,就有点像国民党了。”,四、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思考,四、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但要坚持就必须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四、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思考,(一)必须最大限度的增强多党合作制度的包容力,以适应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二)进一步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

15、化水平;(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一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二是从合法性的角度加强党群关系建设,三是加强党政关系建设。方向是党自身的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四、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思考,(四)吸收借鉴国外政党制度的有益成果;(五)培育民主的、法治的政治文化,提高党员和群众的政治素质,这是一项根本性的工作。我们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任务,这里包含有提高全党的政治素质的因素。,结 语,随着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日益发展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也将不断发展。坚持和完善这项基本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要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展和完善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