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5法制案例知识学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534634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0405法制案例知识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0405法制案例知识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0405法制案例知识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0405法制案例知识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0405法制案例知识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0405法制案例知识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0405法制案例知识学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 法制知识学习设计部门:政教处 2016年4月6日,法制知识学习提纲,拉帮结派斗殴致轻伤,【基本案情】2014年3月31日,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学生黄某与同学胡某发生口角。下晚自习后,胡某和黄某各自邀约数名同学帮忙打架。被老师发现后,两伙人回宿舍途中,胡某与喻某、程某等人殴打黄某,黄某边退边挥舞折叠刀乱刺,事件造成一人重伤,3人轻微伤。,【裁判结果】法院依法以犯故意伤害罪,判处黄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缓刑1年6个月;以犯聚众斗殴罪,判处胡某有期徒刑1年5个月,缓刑两年。,【相关法律】根据刑法第134条规定: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

2、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典型意义】通过该案学生要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避免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该案例中受伤最重的不是冲突双方,而是围观者,提醒学生在校园中遇到类似事件,应尽量避免起哄、围观。,【知识拓展】怎样区分打架还手和正当防卫? 一般说来,打架还手的一方,不属于正当防卫,这是因为正当防卫的第一个条件是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行为主要是指犯罪行为,如杀人、强奸、抢劫、防火等。对这些行为,如果不果断采取防卫行动,使其停止非法侵害,将会对社会、对人身等造成重大危害。打架还手就不同了,甲动手打了

3、乙,乙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比如报警等,还可以报告老师来解决,没有必要动手还击。动手还击引起互殴,不论何方被打致伤,还手的一方一般不算正当防卫。不论是先动手造成的还是后动手造成的,双方都要依法律负应有的责任。所以,避免打架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遭到对方的非法暴力侵害,比如先动手的用棍子或凶器施暴,你就应尽快躲开,脱离危险,并报告老师或派出所,但却不可以正当防卫为借口打人,把事情闹大。,勒索八毛钱,判罚八千元,【基本案情】沈华,男,16岁,因没钱挥霍,就与朋友王某预谋“抢几个钱花花”,2006年3月6日18时许,被告人沈华伙同王某将日照市某学校的学生陈某、安某拦住,采取殴打、语言威胁等手段跟其索要

4、钱财,不料翻遍陈某、安某全身只搜的8毛钱,沈某、王某甚是气愤,又继续殴打陈某和安某,3月16日沈某和王某抓获归案。,【裁判结果】鉴于两人未成年、初犯、认罪态度较好等情节,依法减轻处罚,法院作出判决,沈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八千元。,【相关法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之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典型意义】沈华因贪图不义之财,最终锒铛入狱,不但判了刑,而且依敲诈勒索罪判处了

5、数额一万倍的罚金,这小小的8毛抢劫案再次提醒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遵纪守法才正确。,【知识拓展】 在校学生往往容易受到沾染恶习的学生或外校人员索要钱财的情况,如果不给就说“见一次打一次”诸如此类的恐吓语言,他们就是利用了同学们胆小怕事,不敢对抗他,给了钱和物免得以后找茬的心理。对此事如何解决呢?1.大声拒绝,不行,凭什么给你!正气要压住邪气;2.看看周围有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人,记住千万不要胆小,软弱在此一文不值。不要动手,容易吃亏,毕竟寡不敌众。3.找机会迅速离开,如果不能离开,就说报警,如果他打你,那就犯了罪,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学生容易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几种情形,2005年8月28日第

6、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范、约束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同样该法也与人们的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由于该法某些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有些过去认为不是违法的行为,现在却规定违法。有些过去处罚轻的,现在处罚却重了。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现依据发生的几起案例,列举学生容易违法的几种情形。,2006年8月,某学院学生赵某与刘某的同寝室女同学王某开始交往,10月王某以感情不和提出与赵某分手。赵某认为是刘某从中挑拨,遂通过手机短信息等途径向刘某发送侮辱恐吓内容的留言。刘某认为赵某的行为干扰了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向保卫科报案,保卫科

7、将这一情况及时反馈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依据新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的生活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以下罚款)对赵某的行为给予了罚款处罚。在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之前,对于短信骚扰的处罚是一个“盲区”,无论短信内容和条数如何,违法人员都很难受到处罚,发骚扰短信将被罚款,只要行窃即可拘留,在当前违法犯罪中,盗窃案件占了很大比例,学校发生的案件也如此,学生之间的内盗近些年来也呈上升趋势。有些学生认为拿人家几百块钱、拿个手机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思想上不够重视,孰不知处罚法已加大了对盗窃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治安管理处

8、罚法第49条的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今年3月1日,公安局依据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盗窃价值90元自行车的张某处以治安拘留5日、罚款100元的处罚,而按照原先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这种情况一般仅处以200元以下罚款。,醉酒闹事,罪责难逃,醉酒之后,神志不清,打人闹事,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以前这种行为多是被劝阻和宽恕,可是今后,醉酒闹事也会触犯法律。该法第十五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

9、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有些法规观念薄弱的,总以为喝了酒,头脑不做主,控制和辨认能力减弱,就可以为所欲为,不负法律责任。,“吓人”将受罚,不要以为没有干坏事就不会被警察找上门,随便“吓人”也可能受到治安处罚。处罚法规定,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的:制造“诈弹”的;扬言要放火等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都可能被处以500元以下罚款。写恐吓信;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其他报复的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处5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同学们因生活学习在一起,彼此关系融洽,偶尔也会开些玩笑,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玩过火,搞恶作剧,这样往往也会违法。,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