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第二单元第五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34146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部分第二单元第五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第四部分第二单元第五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四部分第二单元第五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四部分第二单元第五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四部分第二单元第五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部分第二单元第五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部分第二单元第五课(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对应学生用书第165页) 1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高频考点)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高频考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高频考点),本课在高考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常结合本省市或某地经济发展、关注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知识进行分析,预计2012年仍会延续这一趋势。,(对应学生用书第166页),(对应学生用书第166页) 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的起源 从意识的

2、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3)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2意识的生理基础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不可能

3、有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1)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2)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但有了人脑,意识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产生

4、意识。 (2)错误的意识也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人们意识中的那些错误的思想、片面的认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只是这种反映是歪曲的,有时甚至是虚幻的。,【典题例证】 (2010年重庆,30)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着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习俗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材料表明( ) A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人们心中的“美人鱼”形象以“美人鱼”雕像为基础 C人们对“美人鱼”认识的差异性,源于一定的主

5、客观条件 D安徒生心中的“美人鱼”是其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解析: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主观意识,A表述错误;B说法错误,人们心中的“美人鱼”形象应该以客观事物为基础,而“美人鱼”雕像也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形象;C正确,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差异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D说法错误,即使虚幻的反映,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答案为C。,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典题例证】 (2010年山东文综卷,24)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

6、世界,解析:本题以漫画形式考查学生对意识的理解。在本题中,首先要弄清楚这是对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反映了意识能动的认识作用,排除A、D项;其次,明确意识、认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推知出B项说法错误。答案为C。,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意识能动性的表现,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方法论要求: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

7、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1)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需借助实践促使事物变化。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前者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约,是第二位的。同时,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

8、反之亦然,否则就会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唯心饕宓拇砦蟆,【典题例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近几年来,尽管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审设问: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审材料:提出并实

9、施“文化强省”战略;安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新引擎。 知识链接:意识的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思维过程: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即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和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是要针对材料组织答案,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答案:(1)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2)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 (3)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

10、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掌握这一问题时,要注意克服以下几个误区: (1)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2)认为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1、(3)认为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典题例证】 (2010年江苏卷,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审设问: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建设学习型政党依据。 审材料: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提高党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政党。 知识链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按规律办事。 思维过程:审清设问的限制要求“

12、唯物论”,把握设问的关键信息“学习型政党”,调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依据材料中“重视和善于学习”“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信息点,分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组织答案一定要用观点统率材料。,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是什么 坚持一切从

13、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 (2)是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的要求。 (3)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怎么办 (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4、,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典题例证】 (2010年上海卷,35,节选)城市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表1)。与此相适应,我国选举法对各级人大中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的规定,也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表2)。 表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2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 人口数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注:“81”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口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

15、额,城市则每10万人口就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它类推。,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审设问: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材料。 审材料: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注释中“81”。 知识链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思维过程:审清设问的限制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和要求。解读材料中“城市人口比例”与“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变化的实际状况,扣哲理分析。,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选举法的多次修改,符合我国不

16、断变化着的实际。说明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是个过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高考重中之重,选择题和主观题皆有,近年来,漫画题在本部分增多,应引起重视。备考中应全面理解这一原理,既能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分析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分析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性;又能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食龇凳虑笫恰,(对应学生用书第168169页) 1错误的思想意识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提示:从意识的性质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当人们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反映总会有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因而,在性质上,就形成了正确与错误两种性质不同的意识。,第一,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指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意识,如科学概念和原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等等;错误的思想意识是指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如以主观想象作出的判断,脱离实际的决策,以及宗教中的鬼神观念,等等。 第二,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它的根源不在天上,而在人间。但宗教观念对“某种原型”的反映是不真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