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完整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32314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完整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胸中有个大桃子,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打一人体器官),谜底:心脏,猜猜看,心脏位置:,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形态大小:,形如桃,大小如本人拳头。,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室间沟,房室沟,形似桃子,拳头大小,观察与思考,观察人的心脏模型,思考下列问题: 1、心脏有几腔?心脏各腔之间是否相通? 2、心脏各腔的厚薄是否相同?为什么? 3、心脏内哪里有瓣膜?它们有何作用? 4、心脏的各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通?,P61,1,2,3,4,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心 脏 解 剖 图,心脏的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同

2、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不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不相通。,3,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心 脏 解 剖 图,构成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的心脏壁厚薄情况。,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上节课我们在讲什么知识时也讲过瓣膜?,静脉瓣有什么作用?,防止血液倒流。,想一想,静 脉 瓣,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房室瓣,房室瓣,这些瓣膜能开能闭,控制着血流方向。,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有什么作用?,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3、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心脏的四个腔分别连通什么血管?,左心室主动脉,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上腔静脉,肺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下腔静脉,上房 下室房静 室动,动脉、静脉有什么作用?,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房室瓣,动脉瓣,肺静脉,心脏的结构,肺静脉,1.心脏内部有 腔,分别是:_、_、_ _。 2.心脏的内部只有 侧相通。即:上下相通,左右不通。 3.心脏与血

4、管相连,心室与 相连,心房与 相连。左心室与_相连;右心室与_相连;左心房与_相连;右心房与_相连 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 ,其作用是:_。 5.在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方向是:,试讨论归纳:心脏结构,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动脉,静脉,瓣膜,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不倒流。,四,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1. 在心脏中A、B、C、D依次为 ( ) (a)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b)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c)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 (d)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A,B,C,D,C,2.和心脏相连的E、F、G、H的血管依

5、次为 ( ) (a)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下腔静脉 (b)肺静脉、主动脉、肺动脉、下腔静脉 (c)主动脉、肺静脉、肺动脉、下腔静脉 (d)肺静脉、肺动脉、主动脉、下腔静脉,E,F,G,H,a,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1、由心肌构成。,2、有瓣膜。,3、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房室瓣: 房室瓣: 房室瓣: 动脉瓣: 动脉瓣: 动脉瓣:,开放 关闭,关闭 开放,开放 关闭,心脏的工作示意图,血液循环的路径,1、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2、体循环的起点是什么?终点是什么?肺循环的起点是什么?终点是什么?,一.血液循环的路径,动脉血:,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少、颜色鲜红的血

6、。,静脉血:,含氧少,二氧化碳多,颜色暗红的血。,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各级动脉,各级静脉,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结果:,动脉血,静脉血,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 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肺泡,(氧气),(二氧化碳),结果:,静脉血,动脉血,右心房,主动脉,全身毛细 血管网,组织细胞,氧、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废物,上、下腔静脉,肺动脉,肺部毛细 血管网,肺泡,二氧化碳,氧气,肺静脉,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肺循环,体循环,静脉血 动脉血,动脉血 静脉血,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级静脉,体循环与肺循环是进行的

7、,并且通过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同时,心脏,1.你认为,“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 如不对,请举例。,不对,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体循环开始),左心房,主动脉,肺静脉,肺动脉,毛细血管,上腔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右心房,右心室,各级静脉,各级动脉,下腔静脉,血液循环途径,左心室,(肺循环开始),(体循环止),(肺循环止),2. 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这个红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脏?在回到心脏前,它还可能到达脚趾吗?当它再度从心脏出发,它有可能到达脚趾吗?,左心室,主动脉,身体上部的 毛细血管,上腔静脉,

8、右心房,活学活用,某同学患急性肠胃炎去医院打吊针(手臂静脉点滴),药物是如何到达患处的?(提示:手臂静脉点滴先进入上腔静脉) 药物最先回到心脏的哪个腔? 药物到达患处之前要经过几次心脏?,思维拓展:,某人脚背发炎,医生在他的臀部肌 肉注射消炎药物,此药运至足部的途径 是什么?(请用图表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血液循环的途径:,各级动脉,各级静脉,组织细胞,肺 泡,(氧气和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氧气),(二氧化碳),心率是指单位时间(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心率和脉搏(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

9、搏动)的次数是相同的。,二、心率,正常心率75次,2000多年前,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就已经用切脉方式诊断疾病。,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而不同。如:出生婴儿一般120130次/分,三岁以内一般大于100次/分,总的讲,女性心率快于男性,缺乏锻炼的人快于经常锻炼的人,同一个人,在安静、睡眠时的心率比运动、激动紧张时的心率慢。 正常变动范围:60-100次/分 如果心率 100次,心动过速。,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若心率为75次/分,计算一下: 1.你体内的全部血液循环一遍需要多长时间? 2.一天(24小时)之内循环多少遍? 3.一天

10、内由你的心脏泵出的血液总共有多少?,4000/(7075)=0.76(分钟),2460/0.76=1895(次),70756024=7560(升),算一算,三、冠脉循环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进入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冠脉循环是给心脏本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虽然心脏里充满了血液,但是心肌的血液供应却不能直接依靠心腔中的血液,而是通过冠脉循环。,小知识,四、出血的初步护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喷射状,平静地稳流,渗出或稳流,指压或止血带 近心端,指压 远心端,消毒伤口,一、选择题 3、流过主动脉的血是( ),流过肺动脉的血是 ( ),流过上、

11、下腔静脉的血是( ),流过肺静脉的血是( )。、动脉血 、静脉血 4、从左心室出发的血流向( ),从右心室出发的血流向(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A,A,B,B,A,B,5.肺循环的途径是( ) A.右心室 肺动脉 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B.右心室 肺静脉 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左心房 C.左心室 肺静脉 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 A.左心房 肺动脉 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右心室,A,6.血液经肺循环后,成分发生了变化,结果是( ) A.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B.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C.养料少的血变成了养料多的血 D.含二氧化碳少的血变成了含二氧化碳多的血,B,7、

12、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若做示踪调查,那么最先应在心脏哪一个腔中发现这种药物? (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A,8、人体内某血液循环图解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右心室 A B C 左心房(1)这是人体的 循环图解。 (2)C、D代表的结构分别是 和 。 (3)B与D在结构上的相同之处都是由一层构成。 (4)血液从A到C,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原因是因为B与D之间进行了 与 的交换。,肺,肺静脉,肺泡,上皮细胞,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氧气,二氧化碳,D,1、使体循环和肺循环连在一起的器官是( )A:肺 B:心脏 C:组织 D:毛细血管,2、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是在什么位置?( )A:头部的毛细血管网 B:心脏C: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D:下肢的毛细血管网,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A、只有肺循环 B、只有体循环 C、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