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江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23524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江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物】江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物】江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物】江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物】江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江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江西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西省吉安一中 2013-2014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人体内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 ATP 直接提供的B. 在成熟的红细胞中,ATP 产生的场所不可能是线粒体C. 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 ATP 的含量非常多D. 一分子 ATP 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 ADP 转变为 ATP 需要:A. Pi、酶、腺苷和能量 B. Pi、能量C. 能量、腺苷和酶 D. Pi、能量

2、和酶【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DP 转变为 ATP 需要 Pi、能量和酶,故选 D。考点:本题考查 ATP 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3.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只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只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 3 支试管中(如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够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通气,再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和相关的酶(萤火虫尾部提取物),发光最强的是2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确定4.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由

3、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B.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乙醇C.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ATPD. 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无性生殖【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鉴定二氧化碳的,根据其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故 A 正确。乙醇的产生需要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进行鉴定,故 B 错误。ATP 的产生在此无法鉴定,故 C 错误,对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也无法鉴定,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5.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

4、分别为 25和 30,如图为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如果将温度提高到 30,则a、b、c、d 的变化情况是3A. a 点下移 B. b 点右移 C. c 点右移 D. d 点下移力。6. 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A. 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 H等的积累,光反应速率减慢C. 合成 ATP 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 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暗反应要利用光合作用的产物 ATP 和H,暗反应抑制后它们作为产物进行积累导致光反应速

5、率也会下降,故选 B。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不会改变,故 A 错误。合成 ATP 酶的活性没有影响,故 C 错误。光反应中的水主要来源是体内,不是依赖于暗反应产生的水,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7. 下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4A. 图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而增大B. 图乙所示的结构来自图甲中的C. 中含有 4 种色素,其中叶绿素 b 含量最多D. ATP 的合成场所是,分解场所是8. 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物质交换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细

6、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扩散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扩散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9. 多细胞生物在由一个受精卵形成复杂生物体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 细胞分裂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增殖 D. 细胞分化【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受精卵形成复杂的生物体,

7、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不相同,起决定作用的是细胞分化,故选 D。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510.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 细胞坏死最终以细胞膜破坏,胞浆外溢而死亡C. 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D. 在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11. 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B. 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C. 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

8、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D. 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凋亡和癌变都受基因控制,故 A 错误。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后代谢增强,故 B 正确,癌变后膜黏着性下降,故 C 错误。细胞癌变细胞周期缩短,细胞凋亡无细胞周期,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区分应用能力。612. 孟德尔通过长达八年的豌豆杂交试验,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述哪项不是孟德尔在遗传学上获得成功的因素A.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B. 重视基因对蛋白质的决定作用C. 遗传因子都刚好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9、D. 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试验数据13.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F2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的内容14. 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称为两性花。开两性花的植物在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去雄。下列关于去雄及与之有关的说法

10、不正确的是A. 待花完全成熟后进行去雄B. 对作为母本的植株需要进行去雄C. 去雄后需要及时套袋,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 去雄一定要做到彻底,不能遗留雄蕊715. 将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基因型为 BB 和 bb 的玉米个体间行种植。豌豆和玉米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F1的基因型分别是A. Aa、Bb B. aa 和 Bb、bb C. Aa、aa 和 Bb、bb D. aa、bb16. 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 4 种表现型,数目比为 58:60:56:61,已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 AaBbCC B. AABbCc C. a

11、aBbCc D. AaBbCc17. 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 AABB 高 50 厘米,aabb 高 30 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 F1,再自交得到 F2,在 F2中表现 40 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不可能为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818. 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则正确的是A. 该性状可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 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1/16C. 子代白花植株的

12、基因型有 3 种 D. 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 1:119.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A. 1 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 4 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C. 2 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 2 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0. 将雌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 DNA 用15N 标记,然后转入不含15N 的环境中培养,产生的卵细胞与一个不含15N 的正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连续分裂两次,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15N 的有A. 1 或 2 B. 2 或 4 个 C. 4 个 D. 不能确定

13、【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因为 DNA 的半保留复制,卵细胞中的染色体中都含有标记,受精后进行的有丝分裂,因为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是随机的,故不能确定,因9此选 D。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 DNA 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1. 下图中的甲、乙、丙是来自某哺乳动物同一个体 3 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图 1 是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的含量变化。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丙图中,DNA 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1:1:2B. 图 1 中的 BC 段可对应于丙,CD 段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 甲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丙是初级精母细胞D. 丙

14、图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图的子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22. 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 5 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DNA 分子数依次为( )A. 5、10、5 B. 5、0、5 C. 10、20、20 D. 10、0、101023. 下列对于男性精子中有 23 条染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 来自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C. 全部来自父方 D. 全部来自母方24.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1866 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1903 年萨

15、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1910 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B.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C.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D.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提出遗传定律是运用假说-演绎法,莎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故选 C。考点:本题考查科学方法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25. 有人在不同的温度下培育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棒眼果蝇,统计发育出来的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结果如下表:温度/15202530雌

16、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214Z&X&X&K122812411雄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27016012174以上实验表明,棒眼果蝇在发育过程中( )A. 温度和性别影响了基因的转录B. 温度和性别对复眼中的小眼数目是有影响的C. 影响小眼数目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D. 温度和性别都是影响小眼数目的根本因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50 分)26. (8 分)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 pH 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 2mL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试管内加入 1mL 质量分数为 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 1mL 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